集箱、管屏工地组合降低生产制造及运输成本
2016-10-21黄燕尚敬元
黄燕 尚敬元
摘 要:随着国民经济飞跃增长,GDP的总体经济不断攀升,国内外的机电市场也呈现跳跃式的升温,生产组织管理工作量也呈爆炸式的快速增长。产品的生产组织任务重、周期短并任务量猛增,给生产组织管理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挑战。如何高效、优质、按时完成产品生产,减少和杜绝生产过程中由于生产场地紧张、工程生产周期短、生产资源有限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能否按合同准时交货,盘活生产在制品资金,提高现有紧张而有限生产场地的月吞吐量,是摆在企业生产线面前的一个巨大的挑战。文章主要分析和阐述如何通过集箱、管屏工地组合实现降低生产制造及运输成本,希望能够给相关人员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生产制造;运输成本;集箱;管屏
1 问题的提出
由于企业固定资产投入并没有与产品的承接成比例配增,出现了无论在设备、生产场地、专业工序人员及配套管理等级等与以产定销的产品任务有着较大的匹配差,结果是产品交货不能全面满足用户交货期,在不同程度上影响部分工地安装进度,尽管这种影响是微量但客观存在,特别是在锅炉安装顺序最先需要的水冷壁及包墙部套尤为明显一些。公司600MW及1000MW炉形成批量生产,新炉型多、所涉及到的新材料、新工艺复杂使得制造难度跨度从125-1000MW几乎囊括了目前所有电站锅炉种类,在其繁重的生产制造任务前使公司可利用生产资源捉襟见肘,要全面完成公司年度方针目标其难度和强度可想而知了,而所有600MW亚临界、300MW四角燃烧炉、200MW炉型中由于水冷壁、包墙部套均含有大量的集箱组合。
2 问题的分析
燃煤机组发电厂的主要零组件是锅炉,锅炉的主要部件是水冷壁套和包墙部套,水冷壁和包墙部套主要由管屏和集箱组成,亚临界及“W型”600MW及以下机组的管屏和集箱需分别生产好后在车间就地组焊合成,组焊合成的主要工序有:平台摆放、管屏与集箱找正、焊接、拍片、焊口消缺等,但由于车间场地有限(仅有26000平米),月场地吨位吞吐量仅为0.035吨/平米,同时往往因组合需占用大面积的场地、行车,占用关键设备时间长等,造成此单一工序上产品滞留时间过长而严重影响到前后工序的畅通,同时由于管屏与集箱组合后单一管屏超长(18米左右)、超宽(2.5米左右),装车时需要借助辅助工具,并且每个特种车皮职能装2屏超长管屏,极大地增加了申请车皮的难度,同时这些工序不利于现有车间工艺布局,后续问题还有随之带来的整体刚性减弱,在运输过程中需超长车皮并极易变形,这些变形在工地上并没有有效的设备及手段来校正。这些绕不过去的难点导致工序矛盾尖锐,产能下降,前后工序负荷不均衡,集箱与管屏组合工序产品产出的瓶颈,短时间扩大瓶颈需要时间和固定资产投入。表1为2003-2015年以来需组合的数量。
按现有场地参照以往经验数值每月最多组合10屏及280只焊口,这些工作量需要近53年,显然无法完成,满足不了工地紧张安装需求。
3 问题的解决
设备陈旧,场地有限,工艺布局落后,组合工序关键人员不够(需要具备全位置障碍高压焊工)、装车易变形,所需特种车皮多、申清特种运输车皮难、任务量急剧异常高攀、工地安装急需等这些焦点不能回避,开拓性地预见生产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将项目管理方法用于指导生产,既然首先是组合工序和装车,其次是运输是瓶颈,就要想办法突破这个难点,通过与车间、设计、工艺专业人员沟通、认真研究图纸与零件清单,安装现场调研,工地安装公司交流,了解到工地有资质的安装公司焊工证能够覆盖组合工序所需的范围,工地的组合场地较为宽阔,通过前期调研工作,尝试性地将部分组合工作转移至工地由安装公司完成,结果是工地因场地宽阔,起吊方便,就地拍片,无须校正,与制造车间相比,速度大大快于制造车间,本身管屏与管屏之间就要组合,只不过转移了组合焊口位置,均衡了管屏长度,避免超长管屏在运输过程中的剛性变形,每节普通车皮可装8屏管屏,较原来每节特车皮只能装2屏来比,大大提高了产品车皮装载率,有效缓解铁路运力紧张局面,最终决定在图纸及工艺文件上正式明确改为在工地组合,有效地突破了组合工序瓶颈,缩短了厂内生产组织周期,全面满足了工地安装进度,为国内电站事业快速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同时为制造业公司节约一定的制造费用。表2为2003-2015年以来合计节约费用。
不同炉型的组合平均有形费用:
(1)600MW锅炉机组(亚临界):工时费+焊材+拍片+车皮=68.2万元
(2)300MW锅炉机组(四角燃烧):工时费+焊材+拍片+车皮=25.2万元
(3)300MW机组(W型):工时费+焊材+拍片+车皮=15.2万元
(4)200MW锅炉机组(四角燃烧):工时费+焊材+拍片+车皮=23.8万元
4 实际应用效果
由于将生产中水冷壁及包墙与集箱对接断开,使得各部套产品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也使相关部套生产简化,但是产品结构改变必须在公司现有质保体系下有效运行,并不影响现有各部套原有设计参数,同时又不影响产品质量,通过集箱管、屏工地组合项目的应用在实际工作中收到良好的实效。我们针对产品结构跨度从200MW机组煤粉炉到600MW亚临界炉而带来产品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的特点,整合各车间生产资源,建立了一套符合生产实际,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极大缩短产品制造周期,激励和约束并举的新的生产组织管理运行体系。确保了年度生产任务并超额完成,关键工序的时间节点控制,为生产组织和管理工作提供了保障,月吞吐吨位量由原来的0.034吨/平方米提高到0.05吨/平方米(车间场地26000平方米),并为今后东方牌锅炉尤其是60万及百万机组锅炉的批量生产,开辟了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