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游戏教学法提高初中体育生素质
2016-10-21刘同刚
刘同刚
摘要:在新的教学模式下,学校教学均提倡素质教育,体育学科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应不断提升教学理念,转变教学模式,从学生的全面发展着想,在教学中添加体育游戏环节,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竞争意识、团队合作意识和遵纪守法等品质。
关键词:初中体育 游戏教学 素质
在提倡素质教学的今天,体育教学越来越受到学校的重视,体育教学的目的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在新课改下,学生通过体育学习除了增强自己的运动技能和体制外,还要在学习中培养学生遵守纪律、团结互助的集体主义精神。
一、培养学生健康的心态和心理素质
教师在小学教学阶段,利用游戏教学比较多,初中阶段的体育教师往往更注重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而忽视心理素质的培养。其实初中生处于心理素质形成的重要阶段,此时,教师除了锻炼身体素质,更应该注意学生形成正确的心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竞争意识、团队合作意识和遵纪守法等品质。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个性比较强,争强好胜心理重,接受不了失败,因此在生活和学习中易和其他学生发生争执。有些学生心理不能接受失败,对平时的比赛存在胆怯的心理,不敢参加任何集体活动,教师要抓住这一时期学生的心理特点,选择合适的游戏,在游戏结束后,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进行开解引导。
例如,我在教学中,针对此时期学生爱指责其他学生的心理,设计了一个“有错你就说”小活动。游戏规则:将所有学生分为四排,围城一个正方形,教师站在中间,后面的同学用手搭着前一名同学的后肩。用数字代表方面(1代表向前,2代表向后,3代表向左,4代表向右),教师在中间喊口令监督游戏进行。当喊完口令之后,学生根据口令进行动作,犯错的学生要主动举手示意,并且大声的对其他组员说“对不起,我错了。”
这个游戏主要锻炼学生方位的辨别能力,同时也让学生敢于面对错误及时承认做出道歉,得到大家的原谅。让学生形成勇于承认错误和易于原谅别人的心理。
二、促进学生乐于交往意识,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现在的学生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思想独立,不易于和其他学生交往,缺乏团队合作意识。之前在进行游戏分组时,会发现有个别同学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自己只是坐在旁边观看,这类同学性格比较孤僻,不爱参加集体活动。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操场宽阔的场所,通过游戏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使学生乐于交往,与其他学生积极合作,增强信心,融入到集体中。
例如,为了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和学生的组织领导能力,我设计了一个“情有千千结”的游戏,现场学生根据学号分为四组,每组围成一个大圆圈,每个学生记住相邻的两位同学,教师发布解散的命令后,四组学生开始自由走动,打散原有的组合,当教师喊“停”之后,学生开始找原来自己相邻的同学,重新牵手。最快的小组获胜,落后的小组则需要受到惩罚,集体表演节目。
三、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提高学生思想品德水平
初中生接触事物比较多,教师在选择游戏的时候选择一些带有情节性,难度高一点的游戏,这类游戏能够激起学生的参与欲望,刺激学生的想象力。在体育游戏中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是最好的时机。如学生在游戏中遵守规则、公平竞争,反对投机取巧,团结同学,互相帮助,共同进步,最后取得游戏的胜利。
例如,为了增加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我设计了一个“搜捕逃犯”的游戏。一个学生当逃犯,另一学生当公安民警,用眼罩蒙住双眼,然后带两名学生分别站在乒乓桌两个对边中间上。然后教师发令開始,两个人围着桌子摸着桌子边一逃一追,自行选择是向右或者向左逃跑,“民警”想要抓捕“逃犯”,“逃犯”想要躲避追捕,学生就会绞尽脑汁,蹑手蹑脚以免发生声响被对方发现自己行踪,由于双方不能清楚对方所在的位置,最终可能稀里糊涂的撞到一起,引发其他学生阵阵欢笑。抓到之后则换领一组进行。其他学生只可以发出笑声,不得暗示。学生看过演示之后,纷纷积极参加,遵守游戏规则,发散思维,怎样才能快速抓捕和躲避抓捕。
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素质教育要求下,不管是哪个学科教学都要重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一项创新活动的完成,需要有充沛的体力、饱满的精神和乐观的情绪。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通过多种游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比如安排一些健身性、趣味性和实用性的游戏,使学生热爱体育活动,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创造能力。
在素质教育中,我们在传播知识的同时,更应该让学生在教学中发现自己的优点,发挥自己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用体育游戏,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唐立锋.浅谈体育游戏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