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感的培养

2016-10-21雷漫云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2016年7期
关键词:语感小学语文教学重要性

雷漫云

摘要:语感作为人们对文字的敏锐的感知力,在小学阶段,正是培养一个人语感的重要时期。主要介绍了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感的重要性,并进一步分析了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感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 语感 重要性 策略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感的重要性

良好的语感可以帮助学生透过字面意思从而产生丰富的联想,获得强烈的情感共鸣。在具体展开写作的过程中,展开联想有助情感更顺畅地表达,从而形成独特的个人写作风格。学生平时应注重对词语的积累,增强对文字触感的敏锐度。在文章中出现的描述性语言会让学生在脑海中产生丰富的联想,即心理学上所定义的形象思维方式,经过整理和加工,对语言进行总结、概括,从而达到一种理性的认知,这就是逻辑思维方式。语感作为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的结合,是提升学生认知能力的良好因素。

语感作为一种来自心灵的感觉,在小学的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重在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审美、高尚的审美价值体系。语感和人的情感有着诸多的联系,它是人们长期生活实践沉淀下来的产物。实现对学生的语感培养,可以有效地丰富学生的内在文化,提升学生的精神追求。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语言作为人们的沟通工具,贯穿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作为语言的一个主题,在日常生活中会进行各种各样的语言活动,其意图也多有不一。在诸多的交往意图中,是否拥有对语言意图的感知能力,这与语感有着巨大的联系。所以,提升学生的语感水平,教师加强对学生语感塑造,有助于学生将来在人际交往方面发挥一定的优势,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感的培养策略

1.加强对学生的阅读指导

小学语文的阅读,需要教师为其提供更多的空间,让学生在具体的阅读过程中可以有所感悟,受到更多情感的熏陶。阅读作为语感的文本内化形式,是学生积累语言材料的良好手段。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充分的阅读时间,以阅读构建丰富的语文课堂。但是,在当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当中,很多教师认为学生年龄不够,不具备独自阅读和分析的能力,所以就采用满堂灌的形式,将阅读课片面地讲成了分析课,将一堂本属于学生的课堂转变成了属于教师的课堂。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突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拥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去阅读,让学生在阅读中进一步感悟,在感悟中求解,从而形成较强的语感能力。

2.加强口头表达的训练

如果说阅读文本是一个吸收的过程,那么口头表达就是一个将吸收内容输出的过程。经过一定时间的学习,小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语言基础之后,会积累一些语言材料,教师要有意识地去引导学生进行表达训练,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来表达自己对词句的理解。例如,在学习《荷花》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在学生对课文有了一定感知的基础之上,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去分析这些课文,谈谈自己的见解。例如,对于“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这样一个句子,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谈谈自己对“挨挨挤挤”这个词的理解。这样学生就不会将理解停留在这个词的字面意思上,他们会去寻求这个词更深刻的含义,渐渐会联想到,这里将荷花拟人化了,用这个词语会显得荷花十分富有生机。利用这种教学方法,学生会有较强的发言积极性,从中掌握真正的词语含义,由此将一个外化的感受转化成为了内化的体验,让学生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见解,这对于学生今后的积累、语感形成都有一定的作用。所以,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提供更多可供学生发表见解的机会。

3.引导学生熟读课文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坚持以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为教育的出发点,灵活地采用多用教育手段与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好的语感要拥有大量的语文词汇,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利用词汇抒发个人的间接,才能够更好地理解课文。所以,在培养学生语感的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反复诵读,达到熟读成诵的效果,这样才能够让学生积累更多的好词、佳句。在背诵课文的过程中领会文章的精妙之处,懂得文章的立意之新奇,遣词造句之精辟。熟读的作用不言而喻。具体来说,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一些方式方法。首先,要选好教材,让学生进行背诵。我们当下使用的语文课本都是文质精美的作品,十分适用于小学生,所以可以选取其中的片段让学生进行背诵。其次,要积极利用课外资源,讓学生去摘抄好词好句。在教材上的资源毕竟很有限,课外读物很多,涉及内容之广泛是小学生无法想象的。所以,教师可以多多鼓励小学生读一些课外读物,鼓励学生摘抄好词好句,最好达到熟读成诵的效果,在帮助学生开拓视野的过程中,也渐渐增长了学生的知识。最后,要定期与学生进行交流。教师要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这不仅仅是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同样也是实现资源流动的一种方式,在彼此交流之间让学生和教师都共同进步。

4.加强学生的写作训练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应不断丰富自身的教育素质,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在当下的应试体制下,教师在课堂上的大多时间都以传授知识为主,这一情况导致学生在学习数学上缺乏创造性,很多学生的思维都会随之变得越来越僵化。写作训练是除了口头表达之外将语感能力变为实践的另一种形式,通过写作训练,不仅可以有效地掌握学生的语感水平,同时也可以从中发现相关问题,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培养和锻炼。对于小学生的语感训练,通常都是从课文脉络讲起,进一步引申到写作的方法、层次结构上,然后进行模仿,最终实现独立创作。

阅读与写作是相辅相成的,阅读是写作的前提条件,而写作则是阅读的实践形式。所以,我们要加强二者的贯穿教学,让学生对脑海中的素材进行整理加工,明晰写作过程是一个积极思考的过程,它不是简单的堆砌,其中有着诸多的情感和思想,有着作者的独特见解。通过具体的写作训练,可以让学生在日常积累下来的东西有用武之地,让生活中的材料转化为自己的语言。最简单的教学方法,可以从读后感开始培养。每篇文章都凝聚着一定的情感,也有一定的写法的借鉴之处,教师在引导学生完成阅读后,鼓励学生进行读后感创作,有助于学生在知识方面的自我吸收。

三、结语

语感作为一把标尺,可以衡量一个文学作品的措辞是否准确,同时也可以衡量作品的描述是否得当,对事物的理解是否拥有一定的逻辑性。小学生的学习过程,需要有主体性的发挥,在这方面,需要教师有充分的引导。发挥教育的引导作用,鼓励小学生在学习时有一定的积极性,让小学生参与到阅读活动当中。在小学阶段,教师应注重多学生语感的培养,通过背诵、阅读、写作以及口头训练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语感,强化学生在分析、内化和吸收方面的能力。语感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工作,而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需要教师耐心地指导。教师也要不断的提高自身的文化底蕴,才能自如地运用语言文字,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参考文献:

[1]阮彩伟.实施语感诊疗 提升语文素养——《多元语境下小学生语感生成及失范诊疗的实践研究》中期研究报告[J].科学大众,2014,(03):81+75.

[2]游丽清.“读”出来的语感——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语感的探究[J].科教导刊,2014,(08):146+195.

[3]陈文波,蒋秋兰.迁移语感 发展个性——浅谈小学生语言个性化的培养[J].才智,2009,(21):22.

猜你喜欢

语感小学语文教学重要性
浅谈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重要性
论变更管理对项目效益的重要性
“读”辟蹊径 助培语感——指向语感培养的朗读教学策略
语感培养和语文学习
强化师生互动, 保持课堂活力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小学语文教学要返璞归真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谈谈对语感的认识
语言与言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