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青年教师如何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2016-10-21李俊峰
李俊峰
青年教师是师资队伍中的生力军,针对刚刚走上讲台的青年教师,如何才能驾驭课堂,是摆在青年教师面前的一个棘手问题。我们也为之苦恼过,课本上的东西都懂,就是讲不好,有时候语无伦次,漏洞百出,课堂气氛不融洽,干燥、苦涩、死板,提不起学生的兴趣等等问题。怎么办?如何才能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呢?下面我談谈自己的观点。
一、吃透教材,扎实备课
能否正确处理好每节课的教学内容,反映了一个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教师首先要把握好课程标准,吃透教材内容,按照三维目标,突出重点,分散难点,有机渗透民族精神教育和生命教育;其次强调备学生,分析学生的知识基础、接受能力和学习态度、学习方法,有针对性地教学;再次强调选择合适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尽量使传统教学与信息技术教学有机整合。钻研教材,相互交流对教材的理解及对教学流程的分析,分析学生可能出现的困难,自制多媒体课件,共同切磋教学方法与步骤。这样,既能为上好一堂课奠定基础,又能使中青年教师在备课中得到提高。
二、多听课,多交流,多向老教师取经
针对刚走上讲台的青年教师,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教学经验的欠缺,为此,我们要珍惜自己身边的学习资源,多向我们身边的老前辈学习,多听听老前辈们的课,学习他们成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经验,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共同前进。多听课有利于青年教师学习老教师、骨干教师和优秀教师的先进教学经验,使自己能尽快地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多听课有利于良好教学风气的形成,促进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多听课能集他人之所长于一身,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多听课能使自己更加明智,使自己的教学实践更加富有挑战性,会使自己在不断反思中走向成熟。
三、借助网络,掌握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
世界是丰富多彩的,知识的获取途径也应该是多种多样的。因特网就提供了这个无限多样的发展空间。教师可以在网上找到自己需要的资源,利用因特网就可以学习、备课、研究乃至创新,这样的学习是最有效率的学习;同时也可以在QQ上,创建和加入××教师交流群(如:中学生物教师交流群),和全国的同专业的教师进行交流,对某一个问题进行讨论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实现优势互补。同样,我们还可以利用多媒体使抽象的问题具体化,使虚拟的事物直观化,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课堂的趣味性。网上可供学习的知识浩如烟海,这给教师提供了广阔的学习空间,为教师正确的把握教材提供了思路。
四、充满信心,大胆地走向课堂,消除心理障碍
新教师刚踏上讲台,往往心里非常紧张,言行拘谨,上起课来,不知所措,不敢正视学生。有些时候弄得课堂气氛非常紧张,令学生莫名其妙。要消除心理障碍。流利的普通话和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对任课教师的基本要求。有的新教师在日常生活中没有任何语言障碍,但是一到课堂,往往出现语言混乱现象。有的语无伦次,条理不清,逻辑思维混乱;有的在普通话中夹杂着地方方言;有时对知识的讲解缺乏逻辑,甚至出现错误;有时则是开场白后,一口气把所想说的话说完,下面无话可说,出现冷场现象。这些都是语言性心理障碍的突出表现。新教师从原来的学生身份变为教师身份,是人生的一个重大转折。在这个转折过程中,学校的教学管理部门要有意识地促使新教师实现由学生时代的被动状态转变为教师的主动状态,帮助新教师尽快适应角色变化,树立教师形象,以良好的姿态迎接新的挑战。
五、写好教学反思,课后及时回顾自己的优、缺点
教学后的反思具有批判性,能使教学经验理论化,并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评价和总结能力。在课堂教学实践后及时反思,不仅能使年轻教师直观、具体地总结教学中的长处,发现问题,找出原因及解决问题的办法,再次研究教材和学生,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而且是将实践经验系统化、理论化的过程,有利于提高教学水平,使年轻教师的认识能上升到一个新的理论高度。
一堂课下来,总会感觉有些地方上得很成功,引起了师生的共鸣,达到了预期的效果。青年教师应及时详细得当地把这些成功之处记录下来,为以后教学作参考。
六、建议学校确立师徒结对,为青年教师搭建学习平台
确定一对一的以老带新、对口帮扶的培养机制。师傅就要选那些教学效果好、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承担一对一的传、帮、带的任务。对青年教师的培养,不仅要组织他们学习老教师丰富的教学经验,更为重要的是要让他们掌握当好教师的基本要领,掌握教学艺术。此外,在新教师开课后,教学管理部门和承担传、帮、带培养任务的老教师要进行跟踪听课,及时发现新教师在课堂教师中存在的问题加以矫正,把新教师不符合教师要求的那些要求,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
总之,在我们的教育生涯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坑坑洼洼,难免会遇到让我们一时解不开的疙疙瘩瘩,让我们记着一首歌里唱的:“总有云开日出的时候,万丈阳光照耀你我。”是呀,黑夜就过去了,白天还会远吗?让我们笑对人生吧!
参考文献:
李晓舟,王林.浅谈大学青年教师如何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J].科技信息,20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