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教学中的“三忌三要”
2016-10-21辜伦
辜伦
语文教学,无论是小学还是中学,写作教学都是重要的一环,在各类考试中写作的得分高低直接决定着考试的成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要让学生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同时指出:“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因此,搞好写作教学,对于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语文素养至关重要。笔者结合自己从事语文教学近20年的经历,从作文教学实践中的得失入手,谈谈作文教学应注意的问题,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写作教学中的“三忌”
1.写作教学中忌模式化
笔者从事的是初中语文教学,在刚接触的初一新生作文中,经常发现学生的作文是“三段式”结构,我好奇地问学生为什么会这样,学生告诉我是因为在小学写作教学中许多学生作文不会分段,老师便教学生固定用“三段式”结构,原来如此。甚至有个别语文老师在考试前拿一两篇中考满分作文让学生背,然后在考试中原文呈现。所有这些做法显然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的原则是背道而驰的。
2.写作教学中忌闭门造车
在平时的教学中,有语文老师为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真可谓煞费苦心:为学生推荐必读作文有之;让学生订阅《满分作文》《高分作文》《创新作文》等有之;让学生课余时间泡在所谓“满分作文”的书海里,学生写作中哪里还有富有个性和创意的表达。学习优秀习作的写作方法和文笔本无可厚非,但写作重要的是用“我手写我心、我感、我悟”。殊不知,长此以往,学生的思维得到束缚,新课程标中指出:“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并且抵制抄袭行为。”这一要求根本无法落到实处。
3.写作教学中忌不让学生自评和互评作文
多数情况下,學生作文的评阅多由老师一个人进行。原因在于许多语文老师认为,现在的孩子小,作文水平不高,欣赏水平不高,让学生评改作文参差不齐,质量得不到保证。殊不知,让学生相互评改自己的作文同样是提高作文水平重要的一环。比如在评改中发现别人的错别字,能够帮助自己纠正错别字,发现别人的语病可以避免自己犯类似语病,看到别人优美的文笔也会给自己启示等等,相互批改可以让自己受益匪浅。这也是落实新课标“增加学生创造性表达、展示交流与互相评改的机会;要引导学生通过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的要求。
二、写作教学中的“三要”
1.作文教学应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写作兴趣的培养比一个学生写一篇好文章更重要。实际教学中,有学生一提作文就头疼,一上作文课就害怕。究其原因,学生没有写作的兴趣,我们何不从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入手,比如在作文课上放一段学生感兴趣的音乐,让学生谈谈听后的感受;放一段中学生感兴趣的视频;或者给学生推荐一篇美文,让学生对其中的人物谈谈自己的看法和评价,也可谈谈自己观看后的感受,久而久之,学生就会爱上作文课,爱上写作,写作文时有话可说,写作兴趣自然就有了。
2.作文教学应让学生亲近大自然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能抓住事物特征,有自己的感受和认识,表达力求有创意。”因此,让学生贴近生活、亲近大自然,不失为提高学生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的好方法。在教学中,不妨一个月中拿一节作文课放在教室外的校园中上,让学生感受一下校园中的鸟语花香,发现大自然的美,同时老师也指导学生看到美好的事物和景色你会想象到什么,用什么词语来表达你的所见所感。这样学生写作时就会觉得有话可说,遣词造句娓娓道来,离一篇好文章也就不远了。或者利用节假日、寒暑假和父母一起来一趟旅行,去感受社会生活,走近大自然,然后回家写出自己所见所感,这样的教学形式,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写好作文也就不难了。
3.作文教学应让学生说心里话、写真事
现在的学生作文,包括不少考场作文,表面上洋洋洒洒,实际上却假话连篇,多是空洞的说教或者是天马行空,不着边际。无论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还是中考、高考考试说明,都要求学生表达真情实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和套话。因此,在作文教学中,老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亲身感受,写出自己的心路历程,或学习感受、生活感悟,或对社会、对人生自己独有的看法。只有写出自己的亲身经历、亲自参与的人和事,写出来的文章才自然,感情才真实,才能真正地打动阅卷老师,和作者产生心灵上的共鸣,得高分就是很自然的事。
写作教学中的方法多种多样,教无定法,只要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搞好写作教学,教师都值得一试,从而探索出一套适合自己、适合学生的方法来。
参考文献:
王雪.初中语文微写作教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