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心理健康与学业成绩关系的研究
2016-10-21黄慧珍
黄慧珍
摘 要:为进一步加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促进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选取初中生为研究对象,通过发放和分析调查问卷,探究心理健康与初中生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从而指出心理健康教育在中学教学中的重要性,探索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些建议和做法。
关键词:初中生;心理健康;学业成绩
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关注。初中生大多处在13~16岁的年龄,正面临着沉重的学业负担和心理健康发展的双重考验。因此,研究初中生心理健康与学业成绩的关系,并使研究结论应用于初中教学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建瓯市徐墩中学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实例为基础,研究了初中生心理健康与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探索了心理健康教育运用于实践的一些方法和建议。
一、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文以建瓯市徐墩中学八年级的12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年龄介于12~15岁之间,主要目的在于通过对实验班学生的心理辅导和积极关注,分析初中生心理健康和学业成绩的关系,调查学生学习心理的形成和心理健康的状况,寻找心理辅导对学习习惯养成教育的有机结合点及方法。
(二)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对实验班2013级八年级(6)班和对比班八年级(5)班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诊断测验,进行实验和跟踪。对实验班的全体学生做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学生厌学心理形成的原因。
2.访谈法:召开班级座谈会,了解学生对教师、家长在学习方法指导方面的要求及评价。
3.个案研究法:建立厌学学生档案,对其不良学习行为,探究其心理原因,并对症下药,给予及时有效的心理辅导。
(三)问卷内容与数据处理
调查问卷内容由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冲动倾向八项内容组成,每项计分10分,得分越高,提示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越差。学习成绩根据上学期考试成绩分为学优生(成绩80分)、中等生(成绩在60~80分之间)、学困生(成绩60分)。2013级五班学优生21人,中等生29人,学困生10人;2013级六班学优生18人,中等生33人,学困生9人。其中,2013级五班的学优生在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等方面的得分分别为3分、5分、4分、3分,心理测验平均分数为23分;中等生在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等方面得分分别为6分、6分、2分、3分,平均分数为26分;学困生相同项目得分分别为8分、6分、6分、4分,平均分41分。2013级六班学优生在相同项目中的得分分别为2分、3分、4分、2分,平均分数20分;中等生5分、3分、2分、3分,平均分数27分;学困生8分、5分、4分、3分,平均分数38分。
二、结果分析
(一)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评价
在参与问卷调查的学生中,有76人的问卷得分低于30分,44人的得分超过30分。结果提示62.1%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良好,37.9%的学生存在一定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为敏感易怒、心理焦虑、人际关系不良、性格孤僻、自我封闭等问题。
(二)不同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比较
通过分析调查问卷可以看出,学优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明显优于学困生和中等生。通过个别访谈、心理辅导等方式进行心理健康指导,有82%的学困生学习成绩出现了上升现象,中等生的学习成绩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三)不同学生心理健康差异分析
调查结果发现,学优生与学困生在心理健康状况方面存在较大差异。通过比较,学优生与学困生在心理测试问卷的得分可以看出,学优生在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过敏倾向、冲动倾向等方面的得分均低于学困生和中等生。
三、讨论与建议
对于中学生来说,学业成绩是家长和老师检验学习效果的重要标准,而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学习成绩有着直接的关系。为了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教师在关注学生学业成绩的同时还应从以下方面开展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1)教师要在日常教学過程中关注学生的心理动态。教师从学生的日常行为、课堂表现、人际交往等各方面了解学生的外在变化,从精神面貌、言谈举止等方面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心理,从而帮助学生采取适当措施调整心理。(2)要与学生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教师要真正融入学生之中,和学生进行心灵的交流,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这就需要教师放下权威,以平等的身份与学生进行对话,做到尊重学生、理解学生,鼓励学生敞开心扉,树立积极健康的心态。(3)加强学生心理指导。教师引导具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走出不良状态,教育他们端正学习态度,树立远大理想。例如,针对一些学困生的厌学情绪,教师要帮助他们找到学习的乐趣,及时给予鼓励,帮助他们提高学习积极性。
在新课程背景下,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和分析问卷结果发现,中学生的心理健康与学业成绩是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
作为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更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极盛.中学生心理素质与学习成绩的关系[J].中国学校卫生,1999.
[2]梁执群.社交心理学[M].中国城市出版社,2000: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