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3元素”教学中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2016-10-21江晓艳
江晓艳
摘 要: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若能适时渗透化学学科思想,特别是化学学科的核心思想,则不仅可以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还可以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为此,在教学中只有树立和培养学生的学科思想意识,在教学过程中适时渗透化学思想,才能使学生的学科素养真正得到升华。
关键词:核心素养;深层质疑;思想方法
“老师说的”“书上写的”“中考不考,别问了”,我们身边常常会有这样的声音出现。一考定终身,让我们这些当老师的,做学生的,心中想的都是分数。老师,教死知识;学生,读死书。学生进入社会,忘却了所有的知识。究其原因还是跟我们平时的教学有很大关系。
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一般都以中考为指挥棒,强调知识的重要性,反复机械地训练,忽略了学生的能力培养,教学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学习知识,而是为了培养独立思考的人。为了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引导学生深层质疑,以疑问驱动思维的发展
在元素教学中,以生活中,春节晚会融入家庭的元素,时装设计中融入时尚的元素为例。它们共同的特点是——成分,从而引出化学上的元素。如果仅仅局限在“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即核电荷数)一类原子的总称”上,学生一定会感到突兀和抽象难懂。其实元素的本义是组成物质的基本成分之意,而“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即核电荷数)一类原子的总称”是化学上对于元素的定义,即化学元素的定义,但它仍然服从于物质基本成分的元素本义。
二、在思维的培养中,促进学生的发展
教学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学习知识,而是为了培养能独立思考的人。所以,发展学生的思维是我们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思维是对事物本质的一种反映,所以我们只有抓住知识的本质,才能发展学生的思维。在元素教学中,展示一系列粒子:学生活动,如何分类?为什么以质子数分类?通过这个活动,学生自己就能理清元素是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就教学现状来看,学科重要知识的教学进行较好而核心概念和基本观念的教学问题突出,集中反映在把核心概念和基本观念当作静态的知识来教,采用的方式以说教和训练为主,不能上升到建立认识和确立观念的层次上。例如,“元素”教学,如果通过简单的现象和科学事实告诉学生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然后进行大量的练习强化,这样的教学就是把“物质是由元素组成”仅仅作为知识来教学。如果作为观念来教学,那就要让学生能确信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并能用以看待和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也就是要持有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基本观点。这样,以上的教学要作较大的改造,即可分析过氧化氢溶液关于物质组成的思考并显现学生已有的看法,随之提供一些典型现象和科学事实让学生假说、解释或获得科学证据,以不断检验和修正原有看法,从而初步形成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观念。可见,核心概念和基本观念的形成是内生性的、建构性的,而不是外部的、强制性的。
学习了元素,我们对物质、物质的变化有了新的认识。从元素的角度看物质,物质是由元素组成;从元素的角度看物质的变化,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没有发生改变。
确立物质组成和化学变化中科学的元素观念,以深化概念。出示地壳中、海水中、生物细胞中、月球中、来自外星球陨石中元素分布,让学生体会到化学元素是组成宇宙万物的基本成分。通过对具体反应的讨论,明确世界万物虽发生化学变化但元素是不变的,从而升华和回归元素的概念。
三、提高学生的化学精神、思想、方法
学生在学校接受的知识,因毕业进入社会后几乎没有什么机会应用而失去价值,这些知识通常是在出校门后不到一两年很快就会忘掉。然后,不管他们从事什么工作,唯有深深铭刻头脑中的化学精神、思想、方法才能随时随地发挥作用,使他们终身受益。
在元素教学中,元素是物质组成的最基本成分,这种说法古已有之。早在战国时代,我国就有人把“金、木、水、火、土”看成构成万物的五种基本物质。公元前三百年左右,在古希腊广泛流行着万物由土、水、气、火所組成的四元素说。17世纪中叶,英国物理学家和化学家波义耳提出“物质是由一般化学方法不能再分解为更简单的某些实物所组成的”。
到19世纪初,道尔顿创立了原子学说,使化学元素和构成物质的原子联系在一起。至此,元素以科学概念出现在教科书上,元素的发展史不正是培养学生学科观念的良好素材吗?
科学素养也称科学素质,是人的一种内在品质,其重点在于是对科学的态度、观察和思考问题的科学性以及批判精神,同时也包括知识技能的获得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具体知识和办法。
19世纪,课程的经典问题是“什么知识最有价值”;20世纪,课程的经典问题是“谁的知识最有价值”;21世纪,经典问题成为“什么知识最有力量”。随着课程经典问题的转向,我们需要更多地思考如何让知识成为素养,让知识变成智慧,也就是说,只有能成为素养或智慧的知识才有力量。
初三化学是化学学科的起点,虽然从学科整体上看内容容量和难度相对较低,但是从学科启蒙的地位上看教学要求很高,而且现实存在的问题也很突出。学科素养是学科启蒙的主要内容,回归学科素养应该成为初中化学教学的主旋律。
参考文献:
[1]娄延果.课程标准案例式导读与学习内容要点:初中化学[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郑长龙.化学课程与教学论[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