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高中生作文写作水平的策略

2016-10-21覃小燕

成长·读写月刊 2016年7期
关键词:高中语文作文教学

覃小燕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重要标尺。到了高中阶段,由于学科的增多,课程特别是理科课程的加深,学生作文的时间和精力大大减少;同时因为学生本身生活面的狭窄,大都局限于学校和家庭,而这些素材早在初中及小学时期都写得差不多了,所以,学生作文很多时候都是重复以前的,没有新东西可写,于是就不再有作文的兴趣了,即使勉强作文,也多是平淡乏味,缺乏新意。

为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提升学生的作文水平,作为高中语文教师,这些年,我探索出一套高中作文教学的方法。

一、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作文先做人,于漪老师曾经说过:“作文不只是一种写作技巧,而是一种表情达意的手段。要做好文章,首先要在做人上狠下工夫——内心必定要充实,人生必定要有所追求。”为了应试作文得高分,许多高中语文教师只讲究写作章法和技法的教授,甚至按照范文要求学生进行模式化的训练,这种教学很容易让学生作文进入死胡同,最终适得其反。当然,我们不否定技术训练的重要,但作文教学,不仅仅是教给学生写作知识,更要教给他们思维方式,帮助他们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二、指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广泛阅读

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指导学生观察和广泛阅读是两个基本环节。在新课标背景下,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是我们的教学任务之一,而创造性思维的内涵之一就是敏锐的观察能力。我所教的高中生文化基础较差,加上生活面窄,一旦作文便没有东西可写。我要求学生留心观察身边的人和事,特別是观察他们的老师和同学,抓住他们的特点,要从平凡中透出不平凡。好多学生没有观察留意生活的习惯,我就指导他们“观察、观察、用心观察”,有目的、有计划地感知事物。要做到:眼到——细心看;心到——联想、类比;手到——记下观察的事物和感受。观察人物:注意年龄特征,职业习惯,音容笑貌,举手投足;观察事物:注意色、形特征,注意相类联想。我教授完《纪念刘和珍君》一文后,我就引导学生写自己周围的一个人,并在作文课上交流,这样一个个有血有肉的父亲、母亲、老师的形象就展现出来了,而且大都质朴感人。

阅读与写作是语文教学的“一体两面”,他们互参互补,相得益彰。《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高中阶段语文教学的目标之一就是通过广泛的阅读,培养学生一定的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素养和科学文化素养,为终身学习和个性发展奠定基础。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等古话告诉我们,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和借鉴。当然,高中语文教材有很多课文本身是传世名作,如《再别康桥》、《滕王阁序》等它们文质兼美,脍炙人口,要求学生多读,多背。每上完一些重点课文后,我就要找一些和课文相关联的文章或读给学生听,或做成PPT让学生自己看。我还利用寒暑假,让学生有计划地看高中生课外阅读推荐书目。如《论语》、《哈姆莱特》等等。学生通过广泛阅读古今中外不同风格和流派的优秀作品,包括文史哲等书籍,汲取丰富的写作营养,再来指导写作,就可谓是“水到渠成”了。

三、让学生勤摘抄,勤写片段,提高写作水平

由于高中生学习任务重,要迎接的考试科目多,每周都写800字左右的大作文不大现实,因此勤摘抄,勤写片段就成了学生常态化的训练途径。

古人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不动笔墨不读书” ,因此,收集整理便成了积累素材最重要之事。我根据近年来高考常涉及的话题,有计划、有步骤地规定他们摘抄相应话题的片段文,再添上自己或他人的评论,并要求他们每周交给老师阅读。这样,书面表达能力提高了,写作起来就不会感到无话可说。

当然,写作的根本途径是勤练笔;懒于动笔,写作能力是不会提高的,因此,学生勤写片段就成了常态。我所任教的学校不时有专家来作报告,比如感恩大师张经纬走进学校作讲座,我让学生听后写一段话,可以记叙,也可以谈自己的感悟。我有时会根据教学内容,适时安排片段训练。比如,我教授完《故都的秋》之后,让学生写一段秋景的片段,并有意学习郁达夫的写法,景物描写中融入自己的独特体验,让景物活起来。与此同时,我还会找一些有关社会热点、焦点话题的新闻材料,让学生谈谈他们的观点,并写上理由。片段训练后,我要安排一节课让学生先在小组内交流,然后组内推选2到3个人到班上交流,这样就充分发挥了好片段的辐射示范作用,使得片段训练收益最大化;在互动中学生还可同时提高思辨能力,激发写作热情。

四、作文评改方式灵活多样

叶圣陶先生曾说:“作文教学要着重在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又说:“改与作文关系密切,改的优先权应该属于作文本人。”可见,叶老已明确告诉我们:作文教学应立足于学生,着重培养他们的作文自改能力,并使学生逐步养成自改的习惯,这样可使学生终身得益。

在两周一次的专题作文训练时,学生完成大作文后,我会给出一节课让学生先后进行自评和互评。评改的内容及步骤我会让他们记在笔记本上。如果是材料作文的立意训练,我会着重强调:立意是否正确(发展等级:立意是否深刻,立意是否新颖)。 评语均不少于50字,互评要写上评者姓名。在此过程中,学生如有疑惑,我则向学生作简单的提示,引导他们去思考怎样写,为何要这样写。最后,作文本再统一交上来。我除了评价作文本身外,更要看“自评”与“互评” 是否得当。 然后,选择较好的作文及评语在班里宣读,并张贴在“学习栏”里,激发学生的写作和评改兴趣。对作文中毛病较多、问题较大的文章,我就将其制成PPT幻灯,师生共同修改。当然,课前我已把修改的文字和评语准备好,并制成PPT幻灯,课上充分发挥我的启发、引导作用。

这样,学生既可吸收口头信息,也可吸收书面信息;既可吸收来自同学的信息,也可吸收老师的信息;既可以借鉴成功的经验,也可吸收失败的教训;既可看清自己作文的优点,也能认识自己的不足,这就能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此外,老师还可以指导学生把自己的作品放到网络论坛中,让更多的人关注、点评,从而提高自己的鉴赏水平和写作水平。

提高学生作文能力,尽管训练方法多种多样,但每种方法都不可能一蹴而就。只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坚持不懈地留心观察、多读多摘、多写片段,写起作文才能得心应手,妙笔成佳章。

猜你喜欢

高中语文作文教学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