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农机维修网点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6-10-21孙丽敏

农民致富之友 2016年8期
关键词:问题对策

孙丽敏

[摘 要] 农机维修行业是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随着农业机械化事业的发展和我国一系列支农政策的出台,农机修配市场也日益壮大,农机修配网点应运而生,这些网点对排除机械故障,提高机械的完好率和生产效率,延长农机寿命,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农村经济繁荣,提高农民收入起到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 农机维修网点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 S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6)04-0215-01

由于受农机维修网点各方面影响,加之受行业管理薄弱环节的限制,农机维修市场仍存在着许多问题,这不仅扰乱了市场秩序,而且也损害了广大消费者合法权益。因此,加强对农机维修网点的管理,进一步规范农机维修市场秩序,强化农机生产者、经营者和使用者的质量意识和守法意识,切实维护农机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确保农机安全生产,促进农机化又快又好的发展具有深刻的意义。

1 农机维修网点存在的问题

1.1 农村农机维修网络服务体系建设在农村经济发展中一直没有放在适当的位置。基础设施差,设备简陋,在一些地方甚至交通不便,农机维修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有一定难度。农机维修网点短缺,不均匀分布现象一直存在。

1.2 农机维修服务网点设备简陋、规模小、维修厂网点急需升级改造,不能从事大型农业机械的大修保养,只能以换件维修为主,浪费巨大。农机维修行业人员专业素质低、知识陈旧,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机维修行业的发展。

1.3 三包期内的维修由农机生产厂家负责,但由于生产企业很多,三包维修站一般设在县一级农机销售单位,而镇村两级一般没有三包维修站,每逢春耕、三夏、三秋农忙季节,农机维修难尤为突出。由于时间紧,作业期短,维修站距离三包维修位置距离较远,企业三包服务人员大多数没有专用的交通工具,不能及时维修,农民需等待很长时间,特别是大型动力机械的三包维修只有一两个三包维修人员是根本解决不了的,必须借助于先进的农机维修设备进行检测。为修理农机,有时农民不得不付出很大的精力、财力,把机械拖到三包维修站去修理。不仅浪费巨大,而且往往会激化与生产厂家、经销商之间的矛盾,诱发社会不安定因素,三包期以后的农机维修问题表现更为突出。由于农机具品牌和配件品种多,更新换代速度快,而现有农机维修网点规模小,设备简陋,专业维修设备少,大多数农机维修以换件维修、手工维修、露天维修为主,维修浪费严重,维修质量得不到保证,修理时间较长,农机大修更是无力承担,使购机者的作业时间缩短,减少了作业收入。

2 加快农村农机维修网点建设的措施

2.1 加强各级政府对农机维修网点管理的重视,切实重视农机维修市场管理工作

财政部门要加大对农机维修市场管理财政支持力度,增加管理经费,改善执法条件,配备一定数量的技术检测人员、交通工具和先进的检测设备。定期或不定期的对维修质量及零配件进行检测。对于执法监察人员要配制标志服,以便于执法工作的顺利开展。

2.2 将农机维修网点建设列入农业机械化发展规划

各级农机主管部门应把农业机械的发展、农机技术推广、农机技术培训、农机安全监理以及农机维修网点建设摆在同等位置。在制订农机化发展规划时,应把农机维修网点建设列入规划。做到布置、检查、总结工作中有农机维修网点工作,使农机维修网点建设工作有专人抓,有专人管。

3 加强农机维修人员的技术培训

加强农村农机维修服务队伍建设,努力提高农机维修服务质量和技术水平。根据“农机培训阳光工程”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农机维修服务人员培训工作,努力提高服务人员的整体素质,使一项技术熟练,善于管理农机维修服务队伍,使农机维修服务工作纳入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各农机部门应在农机部门工作中对农机维修人员培训和农机驾驶操作人员培训工作一视同仁。每年应将培训工作的农机维修人员培训目标任务。在农机维修人员培训形式上应结合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结合专业技能测试,使学生获得技能、更好的就业和创业能力;与农业机械科学技术转化为村里的人一起工作,使农民可以在现场或附近的农业机械维修技术知识,即方便农民,而且也减少农民的经济负担。在农机维修人员的培训方法上,要把课堂教学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做到讲解、示范、引导,同时操作,让学生听理解,学会讲。

4 农机维修网点应合理布局

加快发展农机维修服务体系建设步伐,按着"重点扶持县级、逐步健全乡级、积极扩大发展农机维修网点、大力扶持不同形式、不同级别的农机维修网点,按区域优化发展建设一批功能齐全、设备先进、有一定维修能力的高新农机具维修区域中心"的要求,以推进农机维修服务体系社会化、专业化、产业化为目标,使农机维修服务成为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新亮点。

在农机维修网点的布局上,一是要本着便民、利民的原则,即农机维修达到"就地就近,少花钱,时间短,质量好"的要求;二是考虑农机维修人员的经济效益原则。即每搞一个维修网点建设,都应根据农业机械分布状况及农业机械的使用年限,进行维修成本估算和盈亏分析,应保证维修点有一定的经济效益。

5 加强监督管理和服务工作

各级农机管理部门要加强农机维修网点的监督管理,履行职责对农机维修网点的审定,修理工考核,维修质量等监督检查工作。同时,要转变工作观念,树立为"三农"服务的思想,做好各项服务工作。一是向农机维修人员提供信息服务,推广农机维修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修理设备和仪器。二是向农机维修人员传授、更新农机维修技术,帮助解决维修中的难题。农忙时随同他们一起,巡回田间地头维修机具。三是推广科学合理的农机维修制度,即推广季节性检修制度,对投入"三夏"、"三秋"的农机提前进行检修,把农机故障消灭在萌芽状态中,确保技术状况良好;推广农机技术状态检测维修制度,应用检测仪器对农机的技术状态进行及时的、定期或不定期的不拆卸檢查,根据其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维修。四是对农机维修人员进行农机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教育,使之遵纪守法,诚信为民服务。五是鼓励农村农机维修点实行维修与零配件供应一体化服务,建议农机生产厂家在农机维修点设立"三包"服务点,把农机维修服务工作阵地前移,方便农民。

猜你喜欢

问题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关于职工队伍稳定的认识和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走,找对策去!
避开“问题”银行股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