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稻褐飞虱田间药效试验初探

2016-10-21阮宏卫

农民致富之友 2016年8期
关键词:呋虫胺吡蚜粒剂

阮宏卫

1 试验目的

由于近些年水稻褐飞虱对一些常规药剂已经产生了抗性,从而导致防效下降。探索不同药剂在防治水稻褐飞虱的防治效果,为以后在大田防治上提供科学依据。

2 试验条件

2.1 试验对象、作物和品种的选择

试验对象:稻飞虱

试验作物:水稻,品种:皖稻90

2.2 环境条件

试验地安排在安徽南陵县弋江镇四连村张永笛的单晚稻田里进行的,前茬为小麦。土壤为水稻土,ph值6.3,有机质含量为2.6%,水稻采用直播方式种植,各小区栽培和管理水平一致。

3 试验设计和安排

3.1 药剂

3.1.1试验药剂

50%呋虫胺水分散粒剂、60%吡蚜酮·噻嗪酮可湿性粉剂。

3.1.2对照药剂

25%吡蚜酮。

3.1.3 试验处理与设计

试验共设8个处理,不设重复,随机排列。除药剂因素外,其他管理措施一致。药剂用量与编号,清水空白对照见表1。

3.2 小区安排

3.2.1小区排列

3.2.2 小区面积

小区面积:每区面积150 m2,

3.3 施药方法

3.3.1使用方法

用华辉HBD-16型电动喷雾器,每亩喷药液量为50公斤,均匀喷雾水稻下部,施药时田间保持适当水层,用药量按实际每小区喷施面积折算。

3.3.2施药器械

用华辉HBD-16型电动喷雾器,

3.3.3施药时间和次数

10月2日上午施药,水稻灌浆期;七(5)代稻飞虱为中等偏重程度发生,试验田稻飞虱虫龄较整齐,主虫态为中低龄若虫,试验用药一次,施药当天天气晴好。

3.3.4使用容量

亩用药液50公斤

3.3.5 防治其它病虫害的药剂资料及气象资料

试验期间没有用其他任何藥剂进行防治稻飞虱。试验期间天气晴好,其中10月4-5日,7日-8日有降雨。

4 调查项目,时间和方法

4.1.1 调查时间和方法及次数

施药前调查虫口基数,药后1、3、14、21天按田间药效试验准则要求开展药效调查。调查每个处理内的稻飞虱数量,每个处理采取对角线五点取样,每点1平方尺,共计调查5平方尺虫量,用40*30cm白瓷盆,前后调查取样的点不重复。原始调查数据见附表1.

4.1.2 药效计算方法

5 结果与分析

50%呋虫胺水分散粒剂、60%吡蚜酮·噻嗪酮可湿性粉剂防治水稻稻飞虱试验结果

效果评价:

试验药剂50%呋虫胺水分散粒剂亩用8、10、12克,在稻飞虱中低龄时使用,可以有效地进行防治。药后14、21天治虫效果最好,药后14天分别达到91.81%、94.54%、96.07%,药后21天分别达到94.27%、96.35%、98.00%,试验药剂防效明显高于对照药剂7处理的25%吡蚜酮每亩20g的防效。建议50%呋虫胺水分散粒剂亩用8-12克,在稻飞虱低龄若虫高峰期使用,水稻前期可使用8克,后期用10-12克。

60%吡蚜酮·噻嗪酮可湿性粉剂亩用20、30、40克,在药后14天防效分别达到61.69%、69.43%、83.42%,在药后21天防效分别达到65.16%、80.19%、85.19%,亩用20、30克低于吡蚜酮防效,亩用40克防效比较理想,建议亩用30-40克,稻飞虱发生重时亩用40克。

安全性评价:

通过药后3-7天观察,药剂处理区和空白对照区水稻长势基本一致,没有明显药害现象发生,说明试验药剂对水稻是十分安全的,可以大面积推广应用。

对天敌稻蜘蛛、黑肩绿盲蝽没有明显影响。

猜你喜欢

呋虫胺吡蚜粒剂
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剂的配方研制
新烟碱类杀虫剂呋虫胺的研究进展
新烟碱类农药呋虫胺对映体选择性研究进展
20%三氟苯嘧啶水分散粒剂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研究
80%烯酰吗啉水分散粒剂防治马铃薯晚疫病效果初探
75%醚苯磺隆水分散粒剂的制备
25%呋虫胺·嘧菌酯·种菌唑种子处理悬浮剂液相色谱分析方法
控制释放农药颗粒剂吡蚜酮防治稻飞虱田间药效试验总结
过硫酸钾氧化降解呋虫胺的动力学研究
50%吡蚜酮水分散粒剂防治水稻白背飞虱效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