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桃主要病虫害防治措施
2016-10-21李新良秦玉玲
李新良 秦玉玲
[摘 要] 综合运用物理、化学、生物、营林技术等多种措施对核桃的主要林业有害生物进行防治,达到生产无公害优质核桃的目的。
[关键词] 核桃 病虫害 无公害 加强管理 增强树势
[中图分类号] S6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6)04-0115-01
核桃的栽植面积近几年在大荔县迅猛增加,核桃生产已逐渐成为农民致富的一条主要途径。核桃受病虫危害相对较少,所以生产中核桃的病虫害防治易被忽视,致使病虫危害严重影响了核桃产业的发展进程。为了生产无公害优质核桃,在病虫害防治上全面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在严格执行国家和省上规定的禁用农药有关规定的基础上,综合运用物理、化学、生物、营林技术等多种措施,改善树体生长环境,创造不利于病虫害滋生的环境条件,既能使病虫害得到有效控制,又能达到生产无公害优质核桃的目的。
1 主要病害防治
1.1 干腐病
1.1.1 加强水肥管理,尤其增施有机肥增强树势,秋冬季及时给树干涂白,预防日灼、虫伤和冻伤。
1.1.2 发病初期,有许多危害小斑点时,用氯化锌、甘油、95%酒精等量配成的合剂涂抹治疗。先用小刀在小病斑上划几次,然后用毛笔蘸药液涂抹病斑,每2天涂药1次,连续3次,可收到良好效果。
1.1.3 发病中后期,树干上已成较大块的病斑,可用刮治的方法,即用利刀彻底削去病组织,包括已变色的木质部,然后用波尔多液涂抹保护伤口。
1.2 黑斑病
1.2.1 选用抗病品种,如“元丰”、“西林2”、“西扶”等。
1.2.2 加强管理,增施有机肥,通过春秋深耕,夏季除草,间作绿肥等措施提高树体抗病能力。
1.2.3 药剂防治:发芽前喷3-5°石硫合剂,发芽后喷1:2:200波尔多液,每隔10-15天喷一次,连喷2次。5-6月份,选用50%甲托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每隔10-15天喷一次,连喷3次效果较好。
1.3 褐斑病
1.3.1加强管理,改善通风透光条件。
1.3.2 彻底清扫核桃园,及时清除病枝叶,深埋 或烧毁。
1.3.3 药剂防治:采用中草药杀菌剂奥力克靓果安500-800倍液,或50%退菌特800倍液,或1:2:200波尔多液,每隔7-10天喷一次,连喷2-3次。
1.4 枝枯病
1.4.1 加强管理,注意防寒,预防树体受冻,及时清理病害枝。
1.4.2 及时刮除病部,并用1%硫酸铜或40%福美胂可湿性粉剂50倍液消毒,再涂抹煤焦油保护。6-8月份,喷施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00-500倍进行防治,每隔7-10天喷一次,连喷3-4次,效果良好。
2 主要虫害防治
2.1 核桃举肢蛾
2.1.1 冬季通过清理树下杂草及枯枝落叶和深翻土壤来减少越冬虫源;幼果期及时捡拾落果虫果集中销毁,降低虫口密度。
2.1.2 用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雾,或用白僵菌喷粉防治,当田间虫口密度大时,为了尽快消灭害虫,可加入少量(1-2ml)除虫菊酯类农药,如速灭杀丁、功夫等。
2.1.3 化学防治:6-8月树冠喷2.5%溴氰菊酯乳剂3000—5000倍液,或20%氰戊菊酯1500倍液+5.7%甲维盐2000倍混合液进行防治。
2.2 核桃小吉丁虫
2.2.1 加强检疫工作,对带虫砧木、苗子或接穗应在25~26℃,每立方米用16 g的氰化钠室内密闭约1 h,作熏蒸处理。
2.2.2 加强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树体抗虫能力。
2.2.3 发芽后或采收前及时剪除虫害枯枝并集中烧毁以消灭虫源。
2.2.4药剂防治:5-7月成虫期喷10%氯氰菊酯2000倍液,2.5%联苯菊酯2000倍液,间隔10-15天,连喷2-3次。
2.3 草履蚧
2.3.1 早春在树干基部30cm处刮去树干老皮,用铁丝绑上塑料薄膜,上部翻下来以阻止若虫上树,也可用粘虫胶粘在树上,定期向阻隔在树干基部的虫体喷菊酯类杀虫剂灭虫。
2.3.2 2月初用6%柴油乳剂喷洒根部周围土壤以阻止初孵化若虫上树,每隔10天喷一次,连喷3次。4月中下旬,若虫上树危害时,用2.5%高效菊酯类1000倍液或胃毒内吸型药物如吡虫啉喷施树冠及树干基部四周,可杀灭树干及周围内的若虫。
2.3.3 秋冬季结合施肥挖除树干周围的越冬卵集中烧毁。
2.4 黄刺蛾
2.4.1 秋冬季节人工用敲、挖、翻等方法灭除越冬茧。
2.4.2 抓住低龄幼虫群居危害的特点及时摘除受害叶片,达到杀死幼虫目的。5-6月份成虫羽化时诱虫灯诱杀成虫,集中烧毁或深埋。
2.4.3 生物农药苏云金杆菌制剂100亿孢子/每克菌粉,或Bt制剂500-600倍液防治幼虫,发生严重地块可喷施1.2%烟参碱合剂1 000倍液,或用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效果很好。
3 总之,核桃病虫害防治应把握好以下原则
3.1 搞好预测预报,及时发现病虫害,治小、治早、治了。
3.2 加强水肥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树体抗病虫能力。
3.3 及时修剪病虫枝,集中烧毁以减少病源虫源。
3.4 保护天敌。
3.5 尽量使用生物源及矿物源农药,如用化学农药,必须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以保证人畜安全,提高商品的绿色食用價值。
3.6 农药要交替使用,以免产生抗药性。
作者简介:李新良,男,陕西大荔人,工程师,大专,从事林业有害生物的检疫和防治。
秦玉玲,女,陕西大荔人,工程师,大专,从事林业有害生物的检疫和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