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轴辐式与点对点及混合式的快递网络对比分析

2016-10-21冯梅吴细刚

科技风 2016年8期
关键词:收件运量点对点

冯梅 吴细刚

摘 要:快递网络是快递企业生产活动的网络基础,也是快件公司取得竞争优势的关键。本文分析了快递的基本作业流程及快递网络的特点,研究了轴辐式快递网络、点对点网络以及轴辐式网络与点对点混合网络的结构、优缺点、适用范围等方面,为快递网络的优化奠定基础。

关鍵词:轴辐式;点对点式;混合式;快递网络

快递是指快递企业收取寄件人托运的快件后,按规定时限要求将其运至寄件人指定的地点,递交收件人的过程。快递对象主要是函件或包裹,快递需求具有小批量、方向多和时限性强等特点。

快递网络是快递生产活动的网络基础,是决定快递的送达时间和送达成本的关键,合适的快递网络能以较低的成本将快递准时运送至指定地点。

快递网络由快件集散网点、客户服务分点以及连通这些网点的网络构成。

与目前快递业的发展情形相比,人们对快递的研究远远滞后于实际的发展,相对比较成熟的研究主要是商业网点布局方面。叶耀华、王律、杨文涛等(2004)对省际转运网、市内转运网和特快邮件投递网进行优化设计[ 1 ]。

徐艳会(2010)对银行ATM机的布局进行了研究,她对ATM机进行了实地的调查,并根据城市道路网络情况对道路进行了划分,找出了各网络中包含的 ATM 机数量以及使用情况,验证了实际应用中选址模型的可操作性[ 2 ]。

而国外对快递服务网络的研究一方面集中于应用轴辐理论进行快递网络的布局与选址优化,如文献[ 3 ],另一方面对快递运送路径、车辆的开行方案以及班次的选择等展开优化,如文献[ 4 ]。

快递网络特征分析是进行网络布局和优化的前提,而目前对快递网络的特征进行分析的文献比较缺乏。

快递网络按其特点可分为轴辐式网络(Hub and Spoke Network)和点对点直达网络(Peer to Peer Network),或者为这两种结构的混合形式。倪玲霖对点对点快递网络与轴辐快递网络的成本与网络耗时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 5 ]。

本文拟通过分析快递的基本作业流程及快递网络的特点,分析轴辐式快递网络、点对点网络以及轴辐式网络与点对点混合网络的结构、优缺点、适用范围等方面,为快递网络的优化奠定基础。

1 快递作业流程及快递网络的特点

1.1 快递作业流程

快递基本业务流程见图1。

1.1.1接单

客户寄件一般有多种与快递公司的联系方式,如拨打客服电话、网上下单、微信下单等。联系好快递公司后,快递客服记录寄件客户以及快件的基本信息。

1.1.2下单

客服确认信息后,通过电话或下单系统(顺丰公司采用巴枪)将收件信息发送给相应区域的收件员,随后收件员上门收取客户所寄快件。

1.1.3收件

根据下单信息收件员进行快件的收取。

1.1.4交件入仓

收件员收回快件后,将快件送回其所在网点,同时与点部仓管交接快件相关单据,仓管员进行分拣,并进行发件操作(根据中转场的中转班次进行)。

1.1.5分拨

区域内各点部将收取的快件运输至中转场,在中转场根据快件配送的区域来进行分拨操作。

1.1.6转运

将快件运送至目的地所在区域,此时应选用最佳的运输方式。

1.1.7分拨

根据快件的详细地址(如城市分区、街道)进行再次分拨。

1.1.8快件出仓及派件

派件员根据快件配送地址派送自己所负责区域的快件。及时送到客户手中。

为了能更快捷地服务客户,保持较高的服务水平,网点分布势必广泛且紧密。

但出于成本与利润两方面的考虑,网点规划不能随意。网点布局对于快递企业来说至关重要。

1.2 快递网络特点

1.2.1网点多,网络规模大

我国土地面积广阔,全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区域。以顺丰快递为例,其在1993年成立,每年都投入巨资完善其网络,覆盖范围逐步扩张。

目前,顺丰快递在中国大陆已建有7800多个网点,覆盖了大陆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300多个大中城市及1900多个县级市或县区。

1.2.2各节点运量相对不平衡

就我国境内来看,广州、深圳、北京、江浙一带网点快件进出量较大。

2 三种快递网络的对比分析

2.1 点对点直达网络

2.1.1结构

点对点直达网络(Direct Network)的每一个运输节点相互连接,形成网状网络。

大多数传统运输网络都采用这种模式。

其网络模式如图2所示。

2.1.2优缺点

点点直达模式是时限最快的一种模式。一则它能减少运输车辆的换装次数,二是能降低中转过程中货损货差,三是它能节省装卸次数和节约费用,四是能提高运输速度,因此能产生比较好的效率和效益。此为其优点。点点直达模式的缺点是:如果运输网点多,或者各网点之间的运量较小,或运量不平衡时,会导致网络不经济。

2.1.3适用范围

如果服务网点数量少,网点与网点之间的物流量能达到一定规模和数量,点点直达网络模式较为适用。

2.2 轴辐式网络

轴辐式运营网络(Hub-and-Spoke Network)的概念最早在1973年提出,它的产生来源于对航空运输网络的不断改进和完善。轴辐式网络类似于车轮的构架,它以枢纽为中转场,以大型中转场为轴(Hub),以从该中转场辐射出去的线为辐(Spoke),为旅客和货物提供转运服务[ 10 ]。“轴—辐”是一个“节点—路径”系统。

按照非枢纽节点和枢纽节点的连接情形,轴辐式网络可分为单一轴辐式和混合轴辐式两种网络模式。根据网络中枢纽节点的数量,又可以将其分成单枢纽和多枢纽的网络模式。

2.2.1结构

1)单枢纽轴辐式网络结构。单枢纽轴辐式的网络模式中枢纽节点只有一个,网络中的运输量在这唯一的枢纽节点集中。具体模式如图3所示。

2)多枢纽轴辐式网络结构。多枢纽轴辐式网络模式中有一定数量的中转运输节点,其他多个运输节点的运量在中转运输节点进行运量合并后再进行运输。具体模式如图4所示:

2.2.2优缺点

轴辐式网络的优点有是可以发挥中心节点的处理功能,实现最大程度的运量合并,产生网络规模经济效应。

轴辐式网络中很多货物必须经过中转站中转后再分发配送,因此产生了绕道成本、装卸成本,同时也延误了时间。

2.2.3适用范围

单枢纽轴辐式网络一般在网络规模较小,服务范围不大的情况下采用。

由于单一枢纽时枢纽流量拥挤,因此在运输节点数量众多,各节点间运量相对较少或不平衡的情况下多枢纽轴辐式网络较为适用。

2.3 混合式网络

单一“轴—辐”式网络中不同的节点之间不存在直接连路,所有节点上的流量都要通过中心节点(Hub)进行中转,而混合轴辐式网络中的连接除了节点和中心节点(Hub)之间的连接之外,节点之间可以直接连接,这些直接连路只往返于各个节点之间,但这种连接只占全部连接的少数,网络的整体结构依然表现为轴辐式网络特征。

3 结论

结合当前我国快递网络网点多,网络规模大,各个节点运量相对不平衡的情况,根据对点点直达网络模式和轴辐式网络模式的对比分析,采用轴辐式网络为较佳选择。由于在实际运营过程中,在某两节点间达到了运量的情况下,为减少中转次数,节省成本,也允许节点间的直接连接。

参考文献:

[1] 叶耀华,蒋怡乐,王律.一种省际邮件转运网络设计的模型与算法[J].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42(5).

[2] 徐艳会.ATM 机服务网点的区域布局和优化问题研究[D].河北.河北师范大学,2010,3,20.

[3] Seung -Ju Jeong,Chi -Guhn Lee,et al.The European Freight Railway System as a Hub -and -spoke Network [J].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A,2007,41.

[4] Cheng-Chang Lin,et al.The Multistage Stochastic Integer Load Planning Problem[J].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E,2007,(43).

[5] 倪玲霖.軸辐式与点对点及组合式的快递网络特征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0(20).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基于轴辐式网络理论的快递企业网络布局优化研究”(14C0813)

作者简介:冯梅(1985-),女,汉族,湖南岳阳人,中南大学在读博士研究生,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物流企业管理;吴细刚(1983-),男,湖南岳阳人,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内训师、湖南移动内训师,研究方向:移动通讯、移动互联网。

猜你喜欢

收件运量点对点
生猪“点对点”调运管理制度探析
通过镜头行近自然
全村唯一收件人
“轰炸式”营销等
基于虚拟电厂能量管理的点对点市场交易模型分析
农民工返岗复工点对点服务微信小程序上线
微商城使用说明书
论普速铁路整体平移更换交叉渡线道岔的施工技术方法探讨
借力行业指导创建校企合作新模式
准东铁路虎石站扩能方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