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方法
2016-10-21高士林
高士林
【摘要】高中《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要求高中体育教学应以终身体育为主线,向学生传授体育的价值观念、知识与技术,教会学生如何学习,使学生学会选择学习对象、机会及锻炼方法,同时培养学生终身不间断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与能力。
【关键词】高中体育 体育教学 终身体育
一、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意义
体育意识是指人们从事(参与)体育实践的产物,是人们对体育实践,体育运动内容、形式、方法、手段以及各种内外关系等方面的精神活动的总和。体育意识是指人们在体育活动中自觉认识体育意义与作用的基础上所产生的能动的心理活动,表现为对体育的重视程度和参与体育活动的自觉性。也就是说从自身的需要出发, 按照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自觉、自发地参加体育活动。
在体育教学中, 学生的自我体育意识就是对自身存在的审视, 即对自身的认知, 这方面的认知既包括生理因素、心理特征、运动能力以及与他人之间的相处。自我体育意识就是自己对于自身身心状况的认识。体育教学与终身体育的目的都是为了增强个体体质, 发展人的身体素质, 提高人们适应外界环境的能力和克服困难的毅力。相比两者就可发现体育教学是学习和传播体育知识, 运用合理的体育锻炼的方法,提高身体素质,提高运动水平, 而终身体育则主要是保持健康, 增强体质, 丰富生活, 前者为后者的意识培养起到积极的作用, 为了能使学生的体育意识不断增强,通过老师的指导和教育可以使学生在学习到相关体育的基本知识的同时还能增强体育技术和自我锻炼的体育意识。
学校中进行的体育教学对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启迪和桥梁纽带作用, 在学校体育教学中, 学生的体育意识对培养其终身体育意识也有着基础之作用。学生的体育意识不但有助于学生参与相关的体育活动、培养体育行为,提高技术水平, 还可以使学生在日后离开学校走向社会之后能根据自身主观和外界客观条件的变化, 自觉地调整运动手段、方法、时间等, 从而适应环境变化和满足自身的需求, 可以在保证自己的体育爱好和锻炼习惯的连续性的同时实现与终身体育的接轨。
二、在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在体育教学中, 对于如何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我认为在完成教学目标的同时,还需要从实际情况考虑,根据当地条件及学生性格和爱好等方面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可以感受到体育运动所带来的快乐和自信
1. 转变学生的思想观念,提高学生对于体育的认识。
要想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必须先从转变学生的思想观念开始并提高其对于体育的认知。在教学中可以通过看电视、体育录像、比赛直播等方式观看体育教育影片、纪录片等等,讲解古今中外的体育趣闻、体育的起源与发展,扣人心弦的体育赛事等培养和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了解体育锻炼的意义和目的。另外,还可以向学生介绍本校组织的各种体育活动,以及在各种比赛中获得的荣誉,并展示比赛时的照片和获得的。学生通过视觉感受而增强了集体荣誉感,激发了体育的热情。
2、社会环境对培养学生体育意识的影响
从学校和教师层面,首先要认识到体育在学生生活和学校生活的重要性, 体育课程是一门必开的文化科目,其次要给与体育运动提供充足的时间保障,响应课改要求,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参加体育活动。在家庭方面,家长应该充分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 要让孩子得到身心体质的全面发展, 更应该懂得学生繁重功课需要拥有健康的身体来保证。实践证明, 要想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 需要学校、家庭与社会的相互配合, 充分发挥体育宣传的导向作用。老师和家长对体育的态度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体育意识。如果家长对体育有正确的认识, 在家中或是学校里有相当丰富的体育话题和体育用品, 并支持学生参加各种体育活动, 就能使学生受到良好的影响, 形成对体育的正确观念和积极态度, 从而形成良好的体育意识。
在家长重视学生体育教育的同时,学校体育老师也应当以身作则,体育教师要以自己娴熟的运动技能,丰富的体育知识以及严谨的治学态度,让学生产生积极的体育愿望和体育羡慕感,成为学生们的榜样。
3、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 形成坚持锻炼的好习惯
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基础, 运动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因此, 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 不管是教学内容的确定还是教学方式的改变都要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特别是在初高中阶段,让学生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并感受到来自体育活动带来的巨大快乐显得尤为重要,学生参与体育活动激发其兴趣和爱好最重要的是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式学习等方式, 让学生体验经过团体活动活动、合作活动和自主学习获得结果的过程, 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和运动学习能力。教师对于每一节课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内容的选择、教法与学法的运用以及学习评价等各个环节都要把学生全面的发展放在中心地位, 充分调动和发挥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 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和能力,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学生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是体育与健康课程要达到的重要目标,因为学生只有真正地形成了锻炼习惯, 他们才能自觉地坚持锻炼, 才能切实地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才能使体育锻炼成为生活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使学生形成体育锻炼习惯的过程中, 不仅要使学生明确体育锻炼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形成运动的积极情感, 体验成功的乐趣, 培养学生对运动的兴趣和爱好, 这样才能真正养成自觉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
4、在体育教学中,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每个人都有自尊心,学生的自尊心可以使他们总是争先进、争上游, 总有一颗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好胜心, 他们不甘落后, 自觉、主动地进行体育锻炼和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 所以,自尊心在体育教学和竞争中对学生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教学中, 老师应该尊重学生的意见、设想和创造精神, 正面引导学生, 启发学生, 不断加强和培养学生的自尊心。
自信心是青少年成长以及成人后最不可缺少的重要的心理品质。假如一个学生很自卑, 看不到自己的优点, 总是认为自己不行, 对于设定的体育教学中的任务也很难完成, 久而久之就会形成消极心理趋势, 这将对掌握体育技能和基础知识带来不良的影响。因此在体育教学中, 尤其是对体育成绩较差的学生, 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必须帮助他们建立起自信心。 只有让学生树立起了自尊心和自信心, 才能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力量, 才能增强学生的运动兴趣和爱好, 才能培养学生的自我体育意识, 并为终身體育意识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朱慕菊.走进新课程.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2]季浏.体育( 与健康) 课程标准. 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2.
[3]西安市教育局教研室汇编. 课程改革知识百问.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