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管齐下,提高中学室内体育课堂教学效果

2016-10-21吴冬杰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6年9期
关键词:方法措施中学体育

吴冬杰

【摘 要】体育课由于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和自由性,而深受广大中学生的喜爱。但体育课堂也需要通过学习提高对体育的认识,让学生明白锻炼身体的科学方法和道理,而且有时因为天气的影响,体育教学任务中室内课程也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文主要从室内体育教学的形式、手段以及教学内容的设计等多个方面对室内体育教学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并结合笔者经验提出了具体的方法措施,仅供参考。

【关键词】多管齐下;中学体育;室内教学;方法措施

中学体育教学课程改革应该以实现多元化体育教学为基点,从而为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新时代下,中学体育教师应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素养,不断进行自我完善,并及时解决学生在课堂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准确把握新课改的要求;积累更多的健康知识和体育技能,筛选合适的内容教授给学生,本文主要对中学室内体育课堂教学进行思考和讨论。

一、收集丰富的资料,完善教学内容

室内不同于室外教学,其教学内容需有所转变,针对中学室内体育课程教学动少静多、教师讲的多,学生练习少、体育器械少而徒手多的特点,传统的体育教学手法已经不再实用,需要采取更加新颖的教学手法。多年来相关体育工作者总结出室内体育教学的特点:题材广泛,内容丰富。依据多名同仁的室内体育教学经验,其教学内容可以安排为以下五点。

1.教师应具有丰富的卫生保健基础常识,对各项体育竞赛的玩法规则有明确的掌握,自身应有过硬的运动技术和丰富的运动知识,从而更好提升中学室内体育课堂的教学效果。

2.室内教学内容需对学生的各项素质进行提升。身体素质的有效练习,可以通过俯卧撑、俯卧挺身等直接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还可以举办“扳手腕”等简单易行的小比赛实现学生肢体力量的有效提升;速度素质的提升可以通过仰卧蹬水车、快速小步跑等来提升,至于其他灵敏性、柔韧度以及协调性方面是素质也可通过相关简单易行的方式进行有效提升。

3.适时举办一些室内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室内游戏诸如“丢手绢”、“托球接力”、“打靶比赛”等,教师依据学校现有资源做出适当调整。

4.一些较为柔和的教学内容也应有所考虑,例如徒手操、健美操等,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教授一些轻器械操,如哑铃操、球操等。

5.室内教学内容还可以包含舞蹈的基础教学,如舞蹈的基本步型、手型,不同舞种的基本舞步等;还有我中华的瑰宝——武术,室内教学中教师可以进行一些基础的武术教学,如五禽戏、太极、冲拳、马步、弓步等都是室内体育教学很好的内容。

总之,中学体育教师应依据新课标中对提升学生素质的要求,对室内体育教学进行合理的编排,极大地丰富和完善室内教学内容。

二、创新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1.加分汇报教学法。此法目的在于激励学生不断进步,力争上游。首先,教师应为每位学生设立一本有“特殊用途”的计分小册子。小册子设三个栏目:姓名,时间,实际表现情况。对于平时体育课上积极帮助同学,遵守课堂纪律,认真练习教师布置任务的学生给予适当加分;对于积极帮助教师收发体育器材,课堂积极练习,取得较大进步或取得优异练习成果的给予适当加分;对于破坏课堂纪律,不经批准擅自离开练习场地的学生给予适当扣分,一个月公布一次成绩,对于得分较高的同学给予适当奖励,日常成绩经折算计入期末总成绩中。如此,可极大激发学生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促使学生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同时,将同学们的日常表现情况及时的反馈给班主任和家长,让班主任和家长能及时掌握学生的日常情况。这种激励方式不仅适用于课堂之上,教师还可与家长取得联系,及时掌握和了解学生在课堂之外的情况,做到教师教育和家庭教育的一致性和全面性,既达到教师的教育目的也能满足学生们渴望为外界肯定的精神需求。

2.荣誉奖励教学法。针对小学生多变、好奇等特点,在加分汇报教学法的基础之上创立了荣誉奖励教学法。当学生在某方面的得分超过一定值,我们颁发“守纪标兵”、“运动健将”等荣誉奖状。例如某学生体育成绩优异,课堂表现突出,经累计超过规定值,则颁发“运动健将”荣誉小旗,一方面能够激励该同学更加积极的进行体育锻炼,另一方面也能激发其他同学的斗志,形成一种你追我赶的课堂竞争氛围,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3.动态考核教学法。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日常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调用各方因素促使学生不断进步,所以传统教学模式中的“一考定终身”应被替换为动态考核法。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能力,设立不同的考试要求,除了日常成绩外,在考试学生只要觉得自己有进步的空间,有提升的潜力,教师鼓励学生随时进行测试,直到获得一个满意的成绩。如此一来,体育课上学生都能积极参与,测试结果处在不断变更当中,会有更多进步的同学得到表扬和肯定,最终使全班的成绩得以不断刷新和提高,教师高兴,学生自信。

三、推进体育教学改革,尊重学生课堂主体地位

无论是文化课还是体育课,学生一定课堂教学的主体。重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動性,让学生自发去学习和掌握知识。学生主体地位的树立一般经过五步:①教师应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②选择一些实际生活中有正能量的内容进行教学,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③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了解班级中不同学生的兴趣,尊重学生个体间的差异;④对体育教学理论的充分阐述,确定每个学生都能充分了解体育技能的原理,进而在课堂实践中有效掌握体育知识和技能,提高课堂效率;⑤适时举办一些学生感兴趣的体育比赛,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其中,体会到体育运动的魅力,进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四、总结

思想观念的创新是教学创新的关键所在。教师应以学生实际能力为基点,对教师模式进行不断研究和实践,才能找到合适不同人群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自己迸发学习的激情,感受体育运动的魅力,并从中得到提高和锻炼。体育既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平台,同时也是使学生获得健康人格的落脚点。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机制,重视课堂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体育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杜英.《浅说室内体育教学的一些方法》.学生之友,2009年第11期

[2]黄健波.小学体育室内课的有效开展[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4年02期

[3]任志林,奚卫兵等.谈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J].体育教学,2012(11):47-47

[4]绿金刚.浅析如何有效开展小学体育室内课教学[J].体育时空,2014(16):73-73

猜你喜欢

方法措施中学体育
完善制度建设,提升队伍战斗力
篮球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形势下如何改善中学体育教学
谈谈如何提高中学生的耐力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