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通过新教材教学 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2016-10-21王机智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6年9期
关键词:转变学习教材

【摘 要】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新课程理念强调要培养学生采用全新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变被动为主动学习。学习方式的转变,目的就是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激发学生能力的发展,同时能力的发展,也会促进知识的理解、迁移。

【关键词】教材;学习;方式;转变

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改变原有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自然成为这次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

新课程理念强调要培养学生采用全新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变被动为主动学习,不只关心学生掌握了那些知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能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情感,使学生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就新课标化学教材的教学中如何改变学生学习方式谈点自己的认识。

一、通过教材内容引导学生自主创新的学习

新的教材内容丰富,图文并茂。但在内容上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在课堂上学生与教师一起学习的内容;一部分是科学探究、思考与交流、科学视野、科学史话等内容,这些内容要由学生自己独立学习。而这些内容可以开阔学生视野,开拓学生思维。充分利用好这些栏目,对于改进学生的学习非常有益,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选择性、计划性、自主性,能促进学生对学习动机、学习策略、学习结果等进行自我认识和调控,也可以使学生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内容将为学生自主创新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二、由单一问题转变为多形式,多渠道的问题

问题是科学研究的出发点,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没有问题,就不会有解释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和知识,所以说,问题是思想方法、知识积累和发展的逻辑力量。是生长新思想、新方法、新知识的种子。学生学习同样必须重视问题的作用。没有问题也就难以诱发和激发求知欲,没有问题,感觉不到问题的存在,学生也就不會去深入思考,那么学习也就只能是表层和形式的。高中化学知识内容多,遇到学习问题也比较多,就不能只有通过课堂学习这一种学习形式,要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去分析,去解决。如果能对所学习的内容能展开独立思考,进行多向思维,能从多种角度去认识同一事物,并善于把它们整合为整体认识,能创造性地运用所学到的内容去适应新的情况,探索新问题,使自己的视野不断拓展。

如在讲了氯气的水溶液氯水,通过分析已知道新制氯水中多种成份,溶液中存在Cl2、H2O、HClO、H+、Cl-、ClO-、OH-等多种微粒,在此基础提出下列问题:(1)加入硝酸银溶液有什么现象?(2)加入镁条是跟H+反应?还是与Cl2反应?(3)加NaOH与酚酞混合液,红色褪去的原因有哪几种?试设计简单实验证明这些问题,激发了学生从多角度,多渠道的去思考,去解决。从而得到问题的答案。

三、由重结果转向重理解,重过程

新课程教学中,要重视让学生在探究中获得知识。新教材中增加实践活动、科学探究栏目,突出体现了这一目的,分析新教材中的这些栏目,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一是在重要规律得出前,插入讨论题,让学生对重要结论的得出有一个探索、研究过程;二是通过科学探究实验,让学生自己完成从实验现象到结论的推理分析过程;三是在原有概念进行重新定义时插入思考与交流,让学生自己扩展认识提出建议等。

这就需要教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自己去探索的机会。教师千万不要包揽代办,简单地把结论交给学生。这样做就等于剥夺了学生思考的权利。这就要求我们在使用新教材进行教学时,要充分运用好教材中的思考与交流、科学探究、学与问栏目。给学生创设畅所欲言的课堂氛围,形成生生问,师生问中以互相交流的民主学习气氛,让学生在对待问题的探索过程充分感悟获得知识的心理历程,使学生在相互走来、争论的过程中不断激起思维的碰撞。

四、注重由课本转向课本外,联系现实生活

化学科学是生动有趣的,联系现实生活,生产实践是展示化学科学趣味性和实用性的一条重要途径,新教科书为学生跳出课本,联系现实生活提供了很好的条件。教师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跳出课本。

新课标化学教材特别强调联系现实生活,社会生产实际。新教材中有许多联系实际的内容,从课本插图到科学探究实验的设计以及实践活动。从课本中心内容到科学视野,资料卡片都突出了联系生活实际问题。如在学习第三章第三节,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之后的一个实践活动是否应停止使用铝质饮料罐。如科学视野未来金属钛,火箭为什么能上天,这些活动都可以把学生求知的触角伸向课外。

另一方面,在学习某些重要知识点时,也可以引导学生向课外延伸。像SO2它的化学性质是表现为酸性氧化物的性质,具有还原性和氧化性,有漂白作用,每条性质都有具体的运用,就要引导学生从联系实际的角度去分析,从中提高运用有关性质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再如引导学生分析SO2是否相同,以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充分利用上网学习

由于知识的不断更新,化学知识中的新方法,新物质不断出现,课本知识永远滞后于知识发展的步伐,在高中化学学习中掌握网上学习方式,可大大开拓知识视野,也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提高学习效益的一条好途径。在教学中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些与学习有关的网站,让学生带着课后习题到网上查找有关资料、信息、化学前沿科学到网上去学习。

总之,在用新课标化学教材的过程中要积极引导学生从事实验活动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切实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方式的转变,目的就是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激发学生能力的发展,同时能力的发展,也会促进知识的理解、迁移。

【参考文献】

[1]中学化学教学参考《陕西师范大学杂志社》

[2]新课程有效教学疑难问题操作性解读《教育科学出版社》

[3]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

【作者简介】

王机智,本科学历。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中学化学教学。

猜你喜欢

转变学习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试论在高校“产、学、研”中发展现代传统手工艺文化
浅析我国对外贸易的转变及对策
小学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家庭习得环境对初中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研究
创设探索情境,让学生在“探”中“学”
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