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对策分析
2016-10-21卢庆欣
卢庆欣
摘要:在我国现阶段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上存在着教师讲课缺乏创新,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导致的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的问题。这与历史学科本身存在大量知识点记忆和历史本身的厚重感有着一定的关系,同时教师的教学方法也也影响着历史课堂教学的效率。根据这种情况,如何才能有效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率,激发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本文主要就提升初中历史课堂效果的有效对策,进行相关的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初中历史 课堂教学 效果提升 对策
根据《新课程改革标准》的要求:学校教育中,每个学科在向学生传授特定知识与技能的同时,还要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这次改革中,初中历史课程发生了重大变化,历史教师无论是在教学观念上还是教学方法上都有了巨大转变。初中历史教师要据此改革教学方法,改变传统枯燥的教学方式,因材施教,有效地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率。[1]
一、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现状
1.教师采用灌输式的传统教学方法
虽然新课改的提出已经有好几个春秋了,然而有些;历史教师仍然我行我素,固执己见,坚持认为自己的教学没有问题,导致在历史课程上学生和老师各自为营:老师滔滔不绝地讲课,学生昏昏沉沉欲睡。这样的教学模式,势必不能激发学生对历史课程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课堂效率当然不能提高。[2]
2.教学内容机械、枯燥
初中历史课程标准的性质与价值,论述了研制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并对设计课程标准的总体思路作了简单的介绍。 “课程目标”部分规定了学生通过初中历史课程学习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个方面应达到的总体目标。内容标准把初中历史课程分为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現代史六个学习板块,每个学习板块又分为若干学习主题。教师需要按照课程大纲要求进行备案。而有些教师是“一招走遍天下”。教学文案多年不变。没有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诉求进行教学内容的改变。甚至有些老师完全按照应试教育的标准进行授课,课堂上只讲有关考试内容的部分,严重背离了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的目标。[3]
二、提升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对策
1.吸收先进的教学观念,创新历史教学模式
在初中阶段设置历史学科,根本目的是为了通过介绍各类历史知识来帮助学生能够分辨善恶忠奸,使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初中历史教学还要教会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学习方法,使学生逐步的具备分析和归纳历史知识的能力以及综合运用知识和语言表达的能力。那么教师就必须与时俱进的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创新现有的课堂教学手段,明确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制定对学生大格局培养的策略,教师和学生之间能够进行良好的沟通和交流,采取互动式教学和情景教学的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
三、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1. 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现代化教学手段是与传统教学手段相对而言的。传统教学手段主要指一部教科书、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几副历史挂图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是指各种电化教育器材作为直观教学道具应用于各学科教学领域。在初中历史课堂上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可以改变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认识事物的过程,把感知、理解、巩固、运用融合为一体,有形有声,直观地引导学生直接揭开事物的本质和联系,更容易理解知识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能力。
2.进行情境教学
在历史课堂上采用情境教学法,教师在课堂上创设一个特定的历史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该情境,使学生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当初的历史事件和人物活动,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其中多媒体技术能够以色彩鲜明、图形逼真的动态图像刺激学生的眼睛,加上情感饱满的音效感染学生,使学生有种身临其境的感受,极大程度的引起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
比如在讲述七年级上册《三国鼎立》一课中,教师可采用PPT和音频展示的方法进行教学,将学生带入到东汉末年时期的场景中。首先很多学生会看过《三国演义》小说或者影视作品,教师在课堂上首先引入罗贯中的小说《三国演义》的中词句:滚滚长江东逝水,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开头便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其次开始介绍东汉末年时期的各国首领,曹操、孙权和刘备,一一分析当时的局势以及人物特点:曹操最开始“挟天子以令诸侯”,重用人才,重视农业,垦荒屯田,在和袁绍的官渡之战中以少胜多奠定了其王侯基础,刘备则因手下三名大将:诸葛亮、关羽和张飞等齐力相助在巴蜀建立了蜀国,孙权则在公元222年称吴定都建业,建立吴国,自此形成三国鼎力的局势。教师在进行授课的过程中,可向学生展示当时有关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影视作品,将学生带入带当时烽火连天、硝烟弥漫、英雄辈出的时代,以课本所不能展示的直观性拉近学生和历史的距离,学生仿佛置身其境,对这些历史知识产生一种参与的意向,从而激发学生对历史课程的学习兴趣。
3. 引导学生掌握历史认知规律
认知规律体现在教学上,是由对教师的教学研究转向对学生学习的研究。教师在初中历史教学课堂上怎样引导学生掌握认知规律呢?第一可以采取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比如在讲到1789年法国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掀开法国大革命的序幕,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原因。学生可以在课本中找出答案:当时巴士底狱例关押的都是反对封建制度的政治犯,打开监狱,释放犯人,烧毁监狱,引起全国轰动,说明新兴势力想封建势力发起猛攻。这样一来,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激发对历史课程的学习兴趣。
结语
总而言之,初中历史的教学工作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也是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的,因此,教师应该想法设法提升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效果,制定出科学合理并且具有针对性的教学对策,同时还应注重历史课堂与其他学科知识的相互渗透,将与历史学科相关的各科知识与其紧密地联系起来,不断拓展学生日常学习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从而真正地提升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陆琴芬.初中历史有效教学策略研究[D].苏州大学,2013
[2]杨利芳.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谈初中历史教学设计[D].河北师范大学,2014
[3]李辉.浅析情感教育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学习,201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