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天下观的三大原则
2016-10-21陈玲芬胡丹丹
陈玲芬 胡丹丹
【摘 要】“协和万邦、燮和天下”是中华民族根本精神和天下文明的政治价值目标。儒家天下文明的政治价值目标,是以追求“文化天下,仁覆天下,达到天下为公,最后实现天下大同。儒家天下文明的伦理政治秩序建构主要是通过“文明原则、王道原则、公平原则”等三大原则的推广施行,以实现天下无道向天下有道的转变,达到天下文明的理想状态。
【关键词】儒家;天下文明;王道原则;公平原则
中华民族天下文明主要体现在人与自然、人与自身、人与社会、人与世界的文明和谐发展。儒家的天下观其价值尺度蕴含了天下文明原则、王道原则、公平原则等三大原则;其价值目标是“以文明化天下,以王道仁覆天下,以公平正义达到天下为公,实现天下大同的文明理想社会。
一、文明原则
儒家天下文明的观念渊源于中华民族对于宇宙生命“天、地、人”合一的体悟。孔子弘扬《周易》“文明天下”的政治理想,如《周易·贲卦》彖曰:‘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说明了人文与天下文明之间的关系,以文化天下,体现了儒家文明天下的理论根基正是孔子所创立的仁爱之道,即仁爱天下的文明理念。
仁爱之道源于天人万物的交感、共振,贯彻到人际关系,从亲亲的血缘关系出发推至社会乃至天下所有人,所谓仁者爱亲爱人以达天下之爱。天子以仁义道德、公平合理正义的法则来治理国家,则天下人皆归之。儒家天下文明的价值尺度,是以追求“文化天下,仁覆天下,达到天下为公,最后实现天下大同的文明理想和文明状态。儒家的伦理政治秩序建构主要是通过“文明原则、仁爱原则、公平原则”在整个社会的推扩来实现天下无道向天下有道的转变。儒家“和者天地之大达道”;道家“知和曰常”与“太和万物”等都把“天下之和”作为追求天下文明的根本任务和治理境界。
我们的民族复兴不能以恢复以往“天朝上国”的荣光为目标,而是需要以一种在新的全球化时代对中国、对全体中国民众而言更为理想的生存秩序为追求。在此种背景下,重新理解中国政治领导层提出的“共同发展”的倡议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张,可以发现,它们并不是空洞的道德理想,而是既具有现实迫切性,又具有理论可能性的新的思想命题。习近平提出“要推动全球治理理念创新发展,积极发掘中华文化中积极的处世之道和治理理念,继续丰富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主张,弘扬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理念。”这就是对中华民族“协和万邦、燮和天下”的天下意识和天下文明思想的传承转化和创新。
二、王道原则
儒家推崇王道政治,以实行王道政治为理想的政治模式。王道之道指的是先王之道,其实质就是对先王行事方式和治国经验的总结,经过历史的沉淀而演化为以仁义道德为主的治国理念。
儒家的先王之道的标准就是“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这体现了先王之道的治国标准是以礼为先的,礼的重要价值就体现的以和为主,这奠定了中国历来的统治者贵和的政治思想核心。当然王道的另一面则是霸道,主要指春秋五霸所推行的治国之道。孟子是最早对王霸之道表态的人,孟子曰:“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国;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汤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认为“尚力”和“尚德”是王霸政治最根本的区别。孟子“政在得民”的仁政学说和“民贵君轻”思想,认为仁政是政治思想的核心。尧、舜、禹得王道政治可以无敌于天下,舜为法于天下,可传于后世。孟子推崇尧舜禹的王道政治,而王道之“王”,《説文解字》:“王,天下所归往也。”就是说王道政治的核心实质就是要使天下人所当归属的理想社会和治理秩序。即孟子所言的仁政思想:以“仁政”治天下、不以仁政,不能平天下。孟子推崇儒家王天下的“仁政”思想,以人人皆有恻隐之心之人性为善论为基础,主张以善德治天下。其主要路径就是实施仁政使天下人皆归王。他关注贫弱孤寡的弱势群体,重视养生丧死的民生问题,认为是王道之始。
儒家的政治理想是一种内源性的天下文明,这种内源性来自于人类内心深處对天下之道的深刻体验。《易》曰:“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任何一个政权都有一个存在的合法性基础,而儒家天下观认为政权合法性来源于“民心”,即“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孟子也十分关注得天下之民心,孟子曰:“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孟子清晰的认识到“民”在社会历史发展中所起的决定性作用,正所谓“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得民心也是历来统治者获得执政合法性的基础,也是执政规律的体现。孟子也强调国君好仁,则天下无敌。他极力反对霸道政治,认为五霸者,三王之罪也。春秋战国时代的霸道尚力,讲求耕战以富国强兵,以武力兼并来王天下。孟子痛斥:“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此所谓率土地而食人肉,罪不容于死。”由战争所带来的社会惨象因此,王道政治的核心就是儒家的仁道原则,以仁义反对穷兵黩武的理论依据。
儒家天下观以仁义为道德价值标准,追求天下文明秩序的复兴,因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竞争力,并深刻地影响中国历代政治形态的构建和政治理想价值目标的走向。人类正在努力对儒家天下观的“仁道”、“王道”政治理想在现时代高度上的创造性转换,力求构建一个行动的联合体和命运的共同体,用人类文明成果来发展自己的生活世界。这对当下构建和谐社会和构建世界新秩序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指出:“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正是由于人类越来越紧密地相互依存,人类的和平问题才能赢得各民族各国家的普遍重视,并从中形成衡量所有国家的文明程度与责任伦理的价值评价标准。
三、公平原则
公平正义是衡量一个国家或社会文明发展的标准,是人类文明的标志之一。中国古代的圣贤认识到古今治乱之道和执政规律的原则就是要保持一个基本公平、合理的政治规范。最能够体现儒家天下观政治公平原则的就是儒家在治国方面提出的义利之辩。
义利之辨主要就是讲统治者在治国平天下时所重视的面不一样,一是重义轻利;而是两者并重。利益、机会、效益等分配是否得当、均衡是公平原则最大的体现。儒家基本上的态度都是重义,但也不否定利的必要性。如孔子在《论语》中对于义与利之间的关系有:“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这主要泛指利益之意。“君子喻于利,小人喻于利。”这说明了君子重视仁义道德胜过对利益的追求,而小人则更关注现实的利益。“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这强调的是要利天下之百姓,对于孔子而言,合理的利是可以得的。孔子也提到公平思想对于家国的重大意义,即:“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而孟子对待利的问题没有像孔子那么乐观,他認为养心莫善于寡欲,认为利欲少的人,他的善性会保持的比较好,因此仁义之心也会多一些。孟子对统治追求个人私利、贪得无厌、唯利是图是极力反对的,他认为治理国家只要有仁义就够了,没有必要讲利。当然,这个利是针对于统治者个人的私利而言的。孟子反对的只是对个人的私利,而不排斥国家之利,天下百姓之利。孟子认为天下百工是天下之通义,若统治者能够照顾到社会各个阶层的利益并能够把邻国的人才物资也吸引过来,这是王天下最好的途径和方式。
孟子的义利之原则是适中的,他非常反对杨朱拔一毛而利天下的不为和墨子兼利天下的两重极端,孟子:“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子莫执中,执中为近之,执中无权,犹执一也。知杨墨之失中也,故度于二者之闲而执其中。”孟子认为对于天下之百姓,合理适中的利益有必要的。义利问题作为价值观的核心,最能体现人的道德修养。孔子的重义轻利,孟子的舍生取义,荀子的“义之所在,不倾于权,不顾其利,举国而与之,不为改视。重死,持义而不挠。”《荀子·富国》,这些重义轻利的思想都充分反映儒家圣贤在个人私利与天下国家公利面前的取舍,注重社会利益的均衡分配是儒家天下政治理想天下为公的直接显现。
先秦儒家的天下观体现了古代思想家以仁义道德至上的政治理想追求,他们构想的天下观更加符合仁道、公平、正义原则的政治,是一种尽善尽美的社会理想状态。这些传统的天下文明原则、王道原则、公平正义原则思想具有历史性和现实性的双重意义。对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构建和谐社会核心价值观和实现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和现实指向意义。
作者简介:陈玲芬,胡丹丹,女,中共浙江省委党校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