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羊腐蹄病的发生原因、临床症状和防治措施

2016-10-21吴立章

现代畜牧科技 2016年5期
关键词:发病原因临床症状防治措施

吴立章

摘要:羊腐蹄病是一种传染病,由于感染结状梭形杆菌和坏死梭杆菌而引起,主要患病特征是导致蹄部组织出现炎症或坏死,临床上往往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跛行。触摸病羊的蹄部发热、肿胀、化脓或者坏死,如果没有及时采取有效防治措施会导致患羊行走不便,使其采食困难、体质突然变差,容易继发其他疾病而死亡。

关键词:羊;腐蹄病;发病原因;临床症状;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S858.26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9737(2016)05-0141-01

1 发病原因

饲养管理:羊只饲喂的草料中钙、磷比例失衡,导致蹄部角质变得疏松,发生变形;圈舍或者运动场地面过于泥泞,且没有及时进行清理,在低洼沼泽地进行放牧,导致蹄部长时间浸泡在泥浆或者粪尿中,造成局部组织明显软化而感染病菌;蹄部和蹄间软组织被枯草杆、石子、铁钉、玻璃碴刺伤,病菌经由伤口侵入蹄部而发病。

细菌感染:坏死梭杆菌和节瘤拟杆菌是引起该病的病菌,如果羊只饲养管理不合理,使其蹄部抵抗力减弱,较容易感染坏死梭杆菌。该病的原发性病原菌是节瘤拟杆菌,其造成的炎性损害非常小,但是能够生成活性较强的蛋白酶,消化角质,从而损伤蹄部表面以及基层,并在坏死梭杆菌等病菌的共同作用下,导致蹄部损伤。

2 临床症状

病羊早期表现出轻微的跋行,蹄部略有红肿,触摸感到疼痛,经过2~3天导致跛行不断加重,造成发病肢蹄拒绝负重,且头部在走路过程中上下摆动,在放牧过程中容易掉队,部分拒绝站立,往往卧地不起。病羊通常是单肢患病,个别有两肢患病的情况。如果病羊前肢患病往往跪地爬行,后肢患病时往往将患肢收到腹下。随着病情的恶化,会导致病变蹄部发生溃烂、化脓,表现出严重跛行,只能够卧地不起,且有脓汁不断从创口排出,症状严重时甚至蹄匣会发生脱落。对病羊进行临床检查,往往能够发现有硬物划伤冠部和趾间,从而引起炎性反应,在蹄部用力按压或者用手术剪、镊子进行敲击,对疼痛非常敏感,蹄叉、蹄踵、蹄缘和蹄冠发生显著肿大,部分甚至发生皮肤坏死。对病变蹄底进行清理,能够看到小孔或者创洞,且有液体或者坏死组织从里面流出,且散发恶臭味。

3 治疗

清除创伤:用来苏儿溶液、高锰酸钾溶液或者新洁尔灭液清洗病变蹄部,如果症状非常严重可用双氧水进行多次冲洗,接着对蹄部进行修理,将上面附着的杂污和坏死腐烂的组织清除干净,通过扩创使创面充分暴露,接着再使用碘酊或者碳酸溶液进行多次冲洗,再使用消毒药棉将其擦干,最后使用药物。

外敷药物:加热桐油,煮沸后添加适量的血竭,熬制呈膏状涂抹在患处;直接在患部撒布青霉素粉;取适量的乳香、冰片、白芨、没药、樟脑、龙骨、轻粉、儿茶、红花、朱砂、血竭,全部磨成细末后进行充分搅拌,涂抹在患处;取适量龙骨、冰片、轻粉、碘仿、青黛,全部磨成碎末,充分搅拌后在创面涂抹;取适量的血竭、陈石灰、轻粉、没药、乳香、黄丹、熟石膏、冰片、枯矾磨,全部研成细末进行充分搅拌,并涂抹在患处;取适量的天花、山乌龟、白芷、雄黄、野芋头、大黄等,混合后进行捣烂,再添加少量的棕片、白酒包裹在患部。另外,可根据药性特点,每天进行重新敷药或者经过3~5天直接拆除。例如,病羊蹄部发生红肿或者出现轻度破溃,可按照20∶1的比例使用清水稀释浓度为0.01g/mL的聚维酮碘溶液,使用药棉蘸取药液涂抹在患部,再涂抹适量的油剂普鲁卡因青霉素注射液,每天1次,连续使用3~5天。同时,病羊肌肉注射适量的阿莫西林,并配合使用中药双黄连注射液,连续使用3~5天。如果病羊蹄部已经腐烂,要先用手术刀或者剔刀将坏死组织剥去,使用药物治疗,每天1次,连续7~10天;或在患部直接灌涂高锰酸钾粉末,连续7~10天。

內服药物:取泽泻、熟地、绿豆、甘草、川芎、木香、防风、木通、白芍、陈皮、腹毛、桂枝、连翘、白芷、金银花、香附、天丁等药物,加水煎煮后给病羊喂饮或者灌服,每天2次,直到完全治愈。

4 预防

羊舍要求:羊舍选择建设在背风向阳、地势干燥、排水良好、冬暖夏凉的地方,座北朝南,禁止在排水不良、过于潮湿和地势凹陷的地方建设。如果羊场条件允许,圈舍可建成楼式,即双层圈舍。雨季羊只应饲养在木条搭成的楼上,确保蹄部保持干爽。注意木条间距要适度,不能够过宽,防止将羊脚夹伤。

加强饲养管理:羊群的饲养密度要适宜,确保每只羊平均具有1m2的面积,避免过于拥挤而造成羊只相互践踏导致蹄被踩伤,尽量不在潮湿、低洼的地区进行放牧。羊舍保持卫生良好,及时将积粪清除,避免受到能够引发该病的各种因素的刺激。补饲含有多种微量元素的羊专用舔砖,确保摄取营养平衡,冬季早春要适时补饲适量的精料,促使机体抗病能力增强。适时进行修蹄,发现蹄部出现外伤后要及时进行处理,防止滋生细菌。

定期消毒:全场定期使用癸甲溴铵、氢氧化钠、月苄三甲氯铵、戊二醛、聚维酮碘等进行消毒,一般每月进行1~2次,注意交替使用消毒药物。

猜你喜欢

发病原因临床症状防治措施
水稻稻瘟病发生原因及防治方法探究
恙虫病60例临床分析
丙种球蛋白无反应性川崎病药物治疗临床分析
浅析建筑地基不均匀沉降问题的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