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例分析安保工程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2016-10-21杨年广

科技与企业 2016年9期
关键词:协调发展环境保护

杨年广

【摘要】随着我国交通工程大力发展,对于公路工程中的生命安全防护也越来越被重视。2014年由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的意见》(国办发[2014]55号文),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公路安全生命防护。紧接着于2015年交通部办公厅组织专家根据近年来我国普通公路安全保障工程的经验,出台了《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实施技术指南 》(试行)(以下简称“指南”),来指导我国国省干线公路安全保障工程的实施。根据《指南》要求,以“安全、有效、经济、实用”为原则,结合我市山区道路景观特色,用“S322宣城段安保工程”为例,阐述如何将安保工程与与环境保护相结合,在保证行车安全的同时,又可体现出我市特有的自然景观。

【关键词】安保工程;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项目概述:

S322宣城段安保工程起于宣州区水阳镇,止于泾县燕子岭,全长143.8公里。项目坚持“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理念,以“完善设施、促进安全、保障畅通、提升效率”为目标,按照“安全性、地域性、自然优先性、生态适应性”的原则,实现“生态、环保、环境优美的省际绿色通道”的建设目标。

首先为了保证行车安全,防止长时间疲劳驾驶,提高公路交通安全水平和服务水平,景观台的设置考虑到了路段通行情况和现场风景,均設置在邻水地段,做到有景可观。值得注意的是景观与安保工程要兼顾,首先要从行车安全角度作为出发点进行考虑,在保证公路行车安全的基础上再尽可能的考虑到自然景观及其生态效应对交通安全的促进作用,从行驶者的角度出发,通过周围景色,设置景观台提供休息场所来缓解驾驶员的疲劳,从而达到行车安全,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根据《指南》要求,在考虑停车区及观景台时,还应考虑到充分利用路侧可利用土地,沿线公路管理站点、共建单位服务站点等现有条件,修建停车区,配置基本的服务设施服务公路使用者。在路侧风景优美的地方可结合停车区设置观景台。在设置停车区和观景台时,必须进行充分的风险评估,宜设置在视距、线形良好的路段。在急弯陡坡视距不良路段、长大下坡底端等风险较高的路段,不宜设置停车区和观景台。设置停车区和观景台的路段,宜进行提前预告,一般宜设置两级信息提示。停车区和观景台的驶入、驶出车道宜线形流畅,视距良好,减少对正常交通流的干扰。在S322宣城段项目中,全线在风景秀丽、视野开阔处结合停车港湾共设置了4处观景台,以便为驾驶员作停车休息。如在K10+450处设置了水阳观景台。此处地段较开阔,有设置停车休息平台的条件,而且这里是观看水阳江风景的最好位置,河岸对面便是大型造船厂,自然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此处观景台主要以自然景观为主,其中还增设部分园林景观,在观景台上设置了部分停车休息区及人行道和护栏,在欣赏景观的同时可适当休息。并且针对水阳镇的地方特色,在城墙式护栏上用具有地方特色及文化底蕴的图画进行饰面处理。可以让人在休息的同时又了解到地方的文化历史。

在公路安保中程当中良好的安保结合当地景观可以让公路使用者身心轻松,减少由长时间驾驶所产生的身体和心理上的疲劳,因此对于公路安保工程当中可以从景观角度出发,对于沿线防护进行优化,能够使公路防护成为愉悦使用者身心的优质景观的一部分,起到防护和观景的双重功能。在S322宣城段泾县境内的K120+200处设置了文化墙。由于泾县是宣纸的生产基地,景观重点展现了宣纸文化的魅力,该处路段的文化墙以宣纸卷轴为造型,利用线条的韵律感表现宣纸的层次感,结合公路文化,向全社会彰显公路行业“修路修身、养路养心”的核心价值理念。在文化墙的设置过程中要注意尽量利用沿线建筑,文化墙的设置不能阻碍主线上交通使用者的视线,内容符合社会主义价值观,对于墙体应首先保证安全性,要考虑到当地环境对文化墙可能造成的损毁如山体滑坡、泥石流等。

在S322宣城段项目中位于K143+600处的明洞也相应的进行了美化且根据需要设置了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并在洞口左侧规划一个停车区。该停车区避开了主线交通,对主线交通无不利影响,且出入方便,停车区、休息区布置合理,满足区域与区域、景点与景点之间的停车休息需求。为保证安保工程的可持续发展,在明洞周边绿化主要以与自然环境相协调,恢复山体植被为原则,尽可能利用自然条件,来完成安保工程。在明洞顶至填土坡面保证净高在1.5米,以防止有人为攀爬,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并在土坡面反向设置了5%的坡度与山体进行对接,形成一个整体的U形边沟,在U形底部设置浅碟形边沟,然后对整个裸露坡面撒草籽绿化,并在中间种植乔灌木,其中浅碟形边沟沟底采用浆砌卵石硬化处理,并顺接至路肩边沟。在明洞挡土板外侧种植攀缘植物,如红(绿)色爬山虎、紫藤、葛藤等,攀缘植物可沿面板向上攀爬,并沿面板内侧向下攀挂,避免沿横梁向中间攀爬。在明洞外侧紧密种植一排带刺灌木,如构骨、火棘等,防止人为攀爬明洞发生危险。为反映当地人文气息,在明洞两侧端口处设置了具有突出当地文化色彩的建筑,明洞名称在中间端墙顶部有注明,且明洞名称以地方取名——燕子岭明洞,并在明洞左右侧端均有墙书。分别采用横向仿木桩式和纵向仿木桩式对原城墙式端口顶进行装饰,在纵向仿木桩式内侧种植耐旱性盆景植物。对端口边坡采取适当削坡,设置3米高挡墙,并用采用仿石式饰面,挡墙以上坡面采用喷播绿化。为保证行车安全,在距离明洞两端道路上设置了必要的视线诱导设施。

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宜采取“主动”的预防措施和容错措施,必要时辅以“被动”的防护措施。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还应尽量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公路安保工程设置应与实际的交通运行状况以及地方环境保护政策相匹配。在进行安保工程设计之前,应对设计路段周边环境情况进行详细的调研与收集,分析、确定如何将安保工程与环境保护有效结果,综合分析,确定方案。在保证交通安全情况下,做到安保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实施技术指南 》(试行).

[2]梅运明,邓烈华,国朝耀,陈蓉.《宜昌安保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科技创新导报》.

[3]林伟明,黄锐冰.《公路安保工程实施效果评价》《广东公路交通》.

猜你喜欢

协调发展环境保护
广东省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之重大(点)工程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政策
“一带一路”背景下重庆港口与经济的协调发展研究
河南省“四化”协调发展评价研究
人口老龄化与经济协调发展探究
以协调的发展理念助推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
新《环境保护法》4个配套办法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