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林下养殖土鸡前景
2016-10-21李光明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得到不断提高,生态养殖,特别是林下养殖的土鸡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本文就从林下养殖土鸡的经济优势来阐述.
关键词:生态养殖;土鸡;经济优势
为了满足广大消费者日益增长的需求,同时来提升养殖业的经济效益,大力发展林下土鸡 养殖是一项不错的脱贫致富途径。
1 林下养殖土鸡的现状1.1认识不够,投入不足
地方政府和畜牧部门对林下养殖、林畜结合,开发林下资源生产优质生态畜产品的认识不够到位,科技人员对林下生态养殖的研究不够深入,以至多年来引导性的资金投入较少,金融和社会资金投入得不到有效拉动。
1.2畜禽良种化程度不高
养殖户对优良品种不够了解,长期按习惯进行选择,良种化程度低,出栏率低,效益不高。
1.3技术欠缺
对不同林地下饲养土鸡密度如何定,如何饲养才能发挥好的经济效益,如何进行疾病预防,如何饲养、饲养多长时间才能达到优质生态等无直接经验,都有待进一步摸索。
1.4零星规模小,产业化程度低
养殖户靠自发饲养,产品量少,知名度低,没有相应的企业或经济组织帮助开拓市场,饲养出来的优质生态鸡,饲养周期长,养殖成本高,优质不能优价,甚至养出来找不到合适的市场。
2 林下养殖的意义2.1 有利于优化畜牧业结构当前畜牧业已进入绿色健康发展阶段。在禽产品市场供应丰富和市场大流通的背景下,永平镇畜牧业特别是林下养殖土鸡暴露出养殖规模偏小、缺乏自身特色、市场竞争力不强、经济效益不明显的弊端。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积极调整优化畜牧业产业结构,立足本镇、县市场,发揮永平镇林业资源多的自然优势,提高禽产品的自给率和市场竞争力。
2.2有利于促进效益畜牧业的发展,增加农民的收入
土鸡生态养殖采取“林(果、)—鸡”的放养方式,天然草料和人投料相结合,采食自由,不仅节省饲养成本,而且土鸡肉质鲜美细嫩,卖相极好,市场上十分畅销。农户利用山坡林地的有利条件放养土鸡,生产优质无污染的绿色鸡肉和土鸡蛋,土鸡的养殖效益明显提高,既满足永平镇居民对鸡肉鸡蛋的需求,也增加了农民收入,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3实现林禽共生双赢
利用林果、林虫、树叶、草等供土鸡采食,鸡粪便和吃剩余的草渣混合,快速分解利于植物吸收,起到及时补充土壤养分的作用。林地可以营造出空气清新、凉爽舒适的环境,适宜土鸡生长,增强机体抵抗力,减少药物使用量。同时土鸡可以吃到林下“活食”和新鲜的野草,减少饲料消耗,降低饲养成本,还能生产出生态环保、健康无公害的禽产品,实现“鸡-粪-林”的良性循环,有效减少养殖业对环境的污染,实现林畜共生,两相得益
3 发展林下土鸡养殖的对策
3.1加强宣传引导
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宣传栏、印发宣传资料等,对发展林下养殖土鸡的意义、技术、模式及成功典型进行全面、深入的宣传,让更多农户了解、认识林下生态养殖发展前景。激发群众发展林下生态养殖土鸡的热情和积极性。
3.2因地制宜,科学规划
合理布局、突出特色,把发展林下生态养殖与畜牧业内部结构调整结合,深层次挖掘林下养殖的发展潜力。
3.3引进企业,示范带动
引进或培植具有一定实力的企业或养殖土鸡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带动农户发展林下养殖,建设生态养殖基地,开拓生态禽产品市场,开展生态禽产品加工,发挥“龙头”带动作用。打造地方特色品牌,促其上档次、成规模,做大做强禽产品“生态”品牌。着力发展一批基础强、潜力大、机制新,规模化、组织化程度高,发展能力强的示范场(户)。加快提升林下生态养殖土鸡的综合生产能力,促进种养平衡,实现清洁生产,全面提高全镇禽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
3.4强化技术服务
组织县、乡畜牧科技推广技术服务队,整合技术服务资源,深入实地搞好服务,开展各种林下养殖土鸡培训,为林下养殖土鸡从业者送去实用的畜禽养殖技术,做到面对面交流、手把手指导,针对性解疑答惑,努力提高养殖户的科技素质,培育养殖能手和养殖致富带头人;不断总结林下养殖的经验,增加科技含量;加强市场研究建立完善预警分析平台。通过网络手机短信等方式发布市场行业信息,引导养殖实时销售,及时补栏等。
3.4确保政策性资金投入
各级财政应把发展生态养殖,促进畜牧业发展,减少环境污染,减轻环保压力纳入财政预算,随着财政的增长而逐年增加投入,引导其它资金的投入。按照“自愿发展,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充分运用市场机制,以农户自筹为主,银行贷款和政策扶持为辅,加大对林下生态养殖的扶持力度。积极落实用足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专项优惠贷款、财政扶持、养殖用地等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对林下生态养殖生产、加工、流通企业的贷款规模和额度,创新贷款担保机制,切实解决养殖业融资难、用地难的问题。通过各种渠道筹措资金,协调各部门对生态养殖的投入。
作者简介:
李光明,1976-,男,彝族,云南景谷,兽医师,大专,林下养殖土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