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性护理对初产妇纯母乳喂养的护理干预效果

2016-10-21张晓英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6年5期
关键词:综合性护理初产妇

张晓英

【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方案对初产妇纯母乳喂养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6月期间于本中心系统管理的初产妇80例,按照隨机数字表法将所有入选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产妇给予临床常规产科护理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产妇的纯母乳喂养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喂养知识知晓率、喂养技能掌握率,护理满意率及纯母乳喂养的比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有效改善了初产妇对喂养知识的认知,提高了喂养技能,进而提高了护理满意率及纯母乳喂养比例,为初产妇母乳喂养的护理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综合性护理;初产妇;纯母乳喂养

初产妇对于母乳喂养,多因疼痛不适、喂养知识欠缺、喂养技术不熟等因素,导致母乳喂养失败[1]。良好的护理干预能够改善纯母乳喂养比例。为了提高纯母乳喂养比率,本文分析了综合性护理干预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1月至6月期间于本中心系统管理的初产妇80例。纳入标准:均为初次生产,足月妊娠,产妇无其他妊娠合并症、无精神疾病或家族史、无母乳喂养禁忌证、能够良好的沟通、新生儿健康状况良好、无早产或过期产,且新生儿Appgar评分,为8~10分,发育状况良好,体重≥ 2500g,无新生儿畸形或其他疾病,患者知情同意。排除标准:妊娠期合并症、新生儿畸形、早产或过期产产妇及非初产产妇、无母乳喂养产妇。80例产妇,年龄20~31岁,平均年龄(24.6±2.3)岁,孕周36~41周,平均孕周(38.5±1.2)周,新生儿体重2562.5~4138.6g平均体重(3251.6±461.3)g,正常分娩58例,剖宫产22例。将所有产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产妇一般资料之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孕期产检及产前产后护理,给予母乳喂养常规宣教,讲解母婴早接触、早吸吮等,嘱注意喂养卫生,并指导正确的哺乳方式。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结合综合性护理干预进行护理。具体包括:1)心理护理:初产妇由于经验不足,哺乳疼痛等,产生排斥、焦虑、恐慌和紧张等心理,护理人员应针对患者心理状况,给予适当指导,缓解并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情,增强母乳喂养的信心,帮助婴儿与产妇进行皮肤接触和吸吮乳头练习,对产妇加强产褥期保健。2)健康教育:产前给产妇详细讲解母乳喂养相关知识,并实施母乳喂养的培训和模型训练,让产妇熟悉母乳喂养技巧。3)母乳喂养姿势的护理:指导产妇喂养前洗净双手,保持温暖,并彻底清洁乳头部位,取坐位、侧卧位或半坐位,婴儿充分含住乳头及大部分乳晕。4)特殊情况护理:若乳房胀痛,可用50~60℃的热毛巾,交替热敷,每侧乳房1~2min,总共热敷8~10min,避免温度过高导致烫伤,以产妇可忍受的温度为宜;此外可通过一手固定乳房,另外一只手以乳头部位为起点,顺时针螺旋状按摩全乳。若乳头皲裂,应及时纠正哺乳姿势,让婴儿吸吮住大部分乳晕,减少每次喂奶时间,20分钟为宜,喂奶完毕,待婴儿口腔放松后,轻轻拉出乳头;此外,哺乳时,从疼痛较轻的一侧乳房开始,交替改变哺乳时的抱婴位置,增加哺乳频率,哺乳后,给乳头及乳晕上涂抹少量乳汁,并晾干燥,可通过阳光照射,促进杀菌和愈合,剧烈疼痛时,可暂停哺乳。乳头凹陷或平坦时,注意清洁,并通过乳头伸展练习,予以纠正。首先将食指、拇指放在乳头两侧,向下按压乳房,并逐渐按向中间位置,待乳头部位露出于指间时,捏住乳头,并以适当力度向外拉,以力度可忍受为宜,重复进行多次,共持续5min。若产妇泌乳不足,可通过增加婴儿哺乳次数,加强吮吸刺激,促进泌乳,并指导产妇增进营养,保持愉悦心情,多进食汤汁等,以增加奶量。给予适当乳房按摩和热敷等护理,使产妇产后快速恢复并能母乳喂养。

1.3 观察指标

通过调查,对比分析两组产妇的母乳喂养知识知晓率、母乳喂养技能掌握比率、护理满意率及母乳喂养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当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喂养知识知晓率、喂养技能掌握率,护理满意率及纯母乳喂养的比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3 讨论

初产妇由于对生产知识、产后个人护理和胎儿母乳喂养技巧的不熟悉,或因对哺乳疼痛的不适等因素,可能导致拒绝母乳喂养[2]。然而,纯母乳喂养是新生儿最佳的营养来源,可保证出生后6个月内全部的营养需求,并能够有效增强婴儿体质,提高免疫力。此外,母乳易吸收,哺乳可减少产妇的产后出血,增进母婴感情[3]。

本中心通过综合护理干预,给予初产产妇心理护理、健康教育、普及母乳喂养知识、增强喂养的信心,此外通过喂养姿势的指导护理,对乳房胀痛、平坦或皲裂等细致护理,都旨在提高纯母乳喂养的比例。结果显示,观察组喂养知识知晓率、喂养技能掌握率、护理满意率及纯母乳喂养的比率均高于对照组,综合护理干预取得了良好的护理效果。

综上所述,综合性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产妇对喂养知识的认知不足,提高喂养技能,进而提高了护理满意率及纯母乳喂养比例,为初产妇母乳喂养的护理提供了参考。

参考文献

[1]刘松林.综合性护理干预对初产妇母乳喂养的效果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5,20:28702871.

[2]陈娟慧.信息支持伴行为干预对初产妇母乳喂养自我效能的影响[D].南华大学,2013.

[3]於爱文.提高母乳喂养效果分析[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1,27(03):8385.

猜你喜欢

综合性护理初产妇
临床护理路径在自然分娩初产妇中的应用价值探析
分娩球联合自由体位在初产妇助产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聚焦解决护理模式在初产妇产后出血护理中的效果
无保护会阴接生法降低初产妇会阴侧切率的效果
妊娠期连续细致化护理对高危妊娠初产妇不良情绪及对剖宫产率的作用
分析自由体位护理在初产妇阴道分娩中的应用效果
综合性护理对膝关节骨折术后关节僵硬预防效果
血液透析中应用永久性深静脉留置导管的护理效果评价
综合性护理措施对前列腺炎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干预效果
综合性护理干预对腹腔镜高龄前列腺癌根治术患者心理状况及并发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