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改革探析

2016-10-21崔大勇

现代交际 2016年16期
关键词:形势与政策高校改革

崔大勇

[摘要]《形势与政策》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当前,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形势错综复杂、快速变化,全球思想文化交流交锋日益频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重中之重。《形势与政策》课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国家的政治、经济形势,以及国家改革与发展所处的国际环境、时代背景,正确理解党的基本路线、重大方针和政策,正确分析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增强其民族自信心和社会责任感,把握未来,勤奋学习,成才报国。但当前我国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课程体系建设和教育教学效果还存在诸多问题,有必要对其进行改革,使教学真正达到预期目标。

[关键词]高校 形式与政策 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16-0188-02

自1987年高校开始设立《形势与政策》课,就形成高校思想政治课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自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各大高校积极推进形势与政策教育,严格按照教育部的要求,以马克思列宁主。这门课以常规性课程或者专题讲座等形式进行教学,再大学生正确认识国情,正确理解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提高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觉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积极的作用,取得很大的成绩。但是,在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中,逐渐凸显一些问题需要解决。本文主要探讨目前大学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改革的意义、目前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一、《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改革的意义

高校是培养高层次、综合人才的重要阵地,必须帮助大学生正确地认识国际国内形势,理解党的各项方针政策,提高思想觉悟。《形势与政策》课作为大学生思想教育的重要载体,必须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地进行改革与探索。

(一)适应国际国内形势变化

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如何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面前把握发展的方向,看清复杂问题的本质,是年轻的大学生面对和解决的问题。而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逐渐深化的过程中,社会的转型充满了机遇和调整,如何把握机遇、迎接调整,也是大学生需要面对的问题。在复杂的形势面前,大学生充满困惑、疑问是可以理解的,需要特别加强思想教育,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帮助他们提升认识问题的高度,提升看问题的视野和广度。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是帮助大学生提升思想认识、适应国际国内形势变化的重要载体。

(二)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

年轻的大学生充满活力,对未来的世界满是疑惑、未知,带着探索求知的热情融入这个世界,但是同时他们敏感、辨别力不强,容易被各种思潮影响。《形势与政治》课程教学改革,使这个课程更加贴近社会现实和学生的思想,既对国际国内形势与政策及重大事件进行梳理、分析、阐释,又针对大学生的思想现状进行理论指导,帮助大学生正确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形成正确的认知,正确地分析和把握现实中存在的问题,有分辨是非的能力,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从这个角度讲,《形势与政策》课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促进大学生自身成长

大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可塑期。在复杂多变的形势下,大学生的自身发展也呈现出一些不协调的状况,如对事物反应敏锐但分辨是非能力较弱、知识技能过硬而道德修养略显欠缺。如要解决这些情况,需要不断地改进《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更新教学内容,使其更符合教学规律和人才的成长规律,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准确把握国际国内形势,实现自身全面协调发展。

二、现阶段“形势与政策”课存在的问题

《形勢与政策》课程开课已将近20年了,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方面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但是客观事物总是处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改进和完善,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下面简单探讨目前《形势与政策》课程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的针对性不明显

《形势与政策》课程一般采取集体备课形式,备课内容大致相同,但是所教授的学生是不同年级的,课程内容却没有明显区别。这种备课方式,对于国际国内形势分析是可以的,但是对于常规性的内容不太适合。

(二)授课内容缺乏连贯性

《形势与政策》课程的内容丰富,授课方式灵活,广受大学生的好评。但是存在着课程连贯性不强的问题。学生在几个学期都开设此门课程,但是学到的知识有雷同之处,也有重复和滞后的现象,需要在教学内容上进行系统性和连贯性方面的改进和加强。

(三)授课方式简单

目前此门课程的教学方式,大多采用“一对多”的方式进行,个别学校开设讲座,或是邀请外籍人士授课,讲授国际形势,或是带领学生走出去,进行第二课题教学。但是以上的方式,人力、物力及授课内容把握等都存在问题,所以还需要探讨更多有效且切合实际的灵活的授课方式,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四)仅在本科生阶段开设了此课程,忽略研究生阶段的形势与政策教育

目前大部分高校,仅在本科生阶段开设《形势与政策》课程,而硕士和博士研究生阶段,思想政治方面的管理比较宽松,没有开设此门课程。有人认为研究生在本科阶段已经接受了系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那么研究生阶段就没有重复此课程的必要性,但是这种说法有不确切之处,从研究生培养的现状来看,有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五)课堂过大,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授课效果

应教育部的要求,各高校均开设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并且日益收到重视,大学生的思想活动也向上向好,展现了积极向上的状态。但是实际上,因为师资力量的限制,很多高校从节约教师资源的角度考虑,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大班授课现象凸显,甚至有一个阶梯教室装满学生,仅一个老师授课的现象,师生比例严重不符合要求。这样大班授课,只是单纯地老师在讲台上讲课,学生在下面一味听课,无法实现师生直接的课堂互动,严重地削弱了《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效果。

(六)授课重心尚不明确

高校所开设思想政治课程是一个系统性的课程,由多门学科组成,其中《形势与政策》课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但是目前大学生思想政治课程存在交叉重叠的问题,各学科的交叉和重叠导致很多学生厌学,甚至对上课产生逆反心理,或有的学生误会这是老师水平有限,而失去对《形势与政策》课程的兴趣,甚至出现旷课的现象。

三、应对问题,分析解决

事物是不断发展的,出现问题解决问题,是发展的必然过程。任何一门成熟的学科,都是在不断的探索中成熟和完善,《形势与政策》课也不例外。下面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粗浅地探讨解决方式。

(一)注意授课内容总体上的连贯性与时效性

《形势与政策》课在不同的年级开设,要考虑其与大学生思想政治课等其他课程的关联及针对不同年级学生授课的连贯性与时效性。

1.造成《形势与政策》课在授课内容上的针对性、连贯性与时效性不足的原因有三个方面。

第一,课程内容时效性不强。此门课程开设时间较短,因此,很多高校没有培养专门的教师来教授这门课程,很多老师是兼职教授,平时还担任其他的教学任务,分身乏术,必然业务不够精湛,对时效性的内容把握存在欠缺。而时效性是《形势与政策》课程重要的灵魂,国际国内形势动态发展,如果教师不注意知识的更新,那么也即失去了《形势与政策》课程的价值,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了。

第二,备课方式存在问题。关于备课的方式,有些高校同一年级同备课,部分高校是几个年级的授课教师一起备课,课程没有针对性。

第三,高校的教学计划一般是在学期初统一下发,但是教学计划是针对不同年级不同专业来划分的,对于公共课来说,大部分是针对年级划分,也会考虑专业性。但是部分高校的思想政治课教学计划,没有针对不同的年级制定不同的计划,这样使得同一届学生在所学习的内容上缺乏连贯性。

2.解决措施。针对以上问题,主要从两方面入手解决。

第一,建立合格的队伍,明晰教学大纲。在有限的师资力量情况下,组织一支专兼职结合的师资队伍,由专职的教师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特点,统一制定教学大纲。大纲分为常规教学和时事教学两部分。

第二,加强培训,提升教师素质。教师队伍需要不断接受培训,交流和把握新的教学方法,尤其是《形势与政策》课教师,除了掌握更多更好的教学方法之外,还要了解和掌握国家的新形势、新政策,把握国际国内的时事动态,以充实和完善教学内容。

(二)增强教学方式的灵活性

教学方式灵活多变,方可吸引学生。将高校教学资源综合利用,知识共享。

首先,师资力量共享。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是综合性的大学,汇集各方面的精英人才。如果请进外来人才和带领学生走出学校有困难,那么可以换个思路,将本校的精英教师高效利用起来,改变教学方式,活跃教学气氛。比如,请经济学的教师面向部分或全体学生,讲授经济学方面的常识性知识,以达到活跃课题气氛、扩展知识面的目的。

其次,教学手段多样化。目前多媒体教学已是各大高校教学的重要手段,方便的网络沟通,扩大了教学的途径。高校除了利用多媒体进行课题教学,还可以利用互联网的方便条件,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势,比如定期或不定期进行纪录片或有教育意义影片的观看,或是根据某个專题在网络上或是课堂上进行讨论。利用网络拓展教学的途径。

(三)重视对研究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

大家普遍认为,研究生的本科阶段已经接受了思想政治教育,那么研究生阶段就不必接受再教育了,另外,研究生是本科生中的佼佼者,各方面均优秀,思想政治方面亦是如此。但是其实不尽然,研究生总体上是好的,他们的思想意识积极活跃,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比如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社会责任感缺失、心理素质欠佳等,这些都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给予密切关注。所以,我们应该在研究生阶段也开设《形势与政策》课。

(四)小班授课,强化授课效果

课堂人数过多,定会弱化授课的效果。尤其是《形势与政策》课,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十分重要,只有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参与互动,才能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教师也能够全面了解学生学习动态,从而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行教学,更好地因材施教。因此,小班授课是十分必要的。

总而言之,当代大学生的主流是健康且积极向上的,他们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坚决拥护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对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充满信心。然而与此同时,国际国内形势的瞬息万变,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获得了有利条件,也面临着严峻挑战。面对新形势、新情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不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者,我们必须深入贯彻党的各项方针政策,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己任,做好《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改革工作,竭尽全力为我国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事业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付雁,阳德青.增强形势与政策课育人功能实效性的探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4(12).

[2]杨继枝.试析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J].教育与职业,2014(09).

[3]谭书敏.“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的创新性改革与探索[J].思想教育研究,2010(01).

责任编辑:杨柳

猜你喜欢

形势与政策高校改革
TBL教学模式在形势与政策课程中的运用
浅析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现状及成因
新媒体技术在“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改革创新
改革创新(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