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教育中畅想幸福

2016-10-21马太俊

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16年1期
关键词:幸福教育实施策略内涵

马太俊

摘 要:我国是个教育大国,在教育改革的进程中,幸福教育已成为和谐教育的榜样。本文基于幸福教育的概述,阐述了幸福教育的内涵、特性及意义。进而针对幸福教育的意义,论述了幸福教育的实施策略,尤其是和谐校园、体验式学习方式的开展等都是幸福教育实施开展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幸福教育;内涵;意义;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8437(2016)01-0046-02

深化教育改革是推进教育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方面,幸福教育已成为践行改革精神的重要内容。幸福教育是立足于情感因素,把教育和谐化、道德化、责任化,让师生在教与学中,体会到教的乐趣、学的幸福感。学生在幸福感的牵引下,激发了学习的积极性,并保持着健康的学习状态。据此,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幸福教育的重要性显得更加的明显,幸福教育模式的推广,将对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 幸福教育概述

1.1 幸福教育的内涵

首先对于幸福,就有着不同含义上的阐述。托尔斯泰认为,幸福是人的主观意识形态,是自我存在下的幸福。马克思认为,幸福是一种内心的满足,把物质和精神联系在一起。而亚里斯多德认为,幸福是一种心灵活动下的体现。这些对于幸福的观点,虽然表述不一,但都落脚于人的内心,体现了人在物质和精神上的人本关怀。所以,幸福是人主观意识下的东西,能否感受幸福、能否满足幸福都是在认知和体验下进行的。

在幸福内涵的阐述下,教育立足于幸福面,把教育作为学生终身幸福的立足点,使得教育的价值取向更加的明确而富有感染力。从一定层面而言,教育与幸福有着相关的联系:

首先,把幸福的价值内涵作为了教育的追求,强化了教育的本质性,使得教育幸福化的意识在教学中“游走”,融洽了教学环境,创新性地实现了和谐模式的教育模式。

其次,教育是双边活动的过程,把教育的过程幸福色彩化,使得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幸福、感知幸福,直至最后分享幸福,这些编制成的幸福过程,是伴随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

对于这两点联系,主要立足于教学和幸福的价值取向。教育是有责任的职业,把幸福融入于教育之中,形成幸福教育是体现教育和谐化,形成乐观积极学习氛围的重要途径。幸福教育是延续学生情感和生活的纽带,是充分体现教育责任和服务的本质。

1.2 幸福教育的特性

(1)幸福教育的全面性。幸福教育的本质在于教育的全面性发展,教育的全面性表现于“培养全面的人和全面发展人”两个方面。这点是和素质教育相吻合的,并进一定深化了教育的实质。同时,幸福教育的宗旨仍是教育的全面性,把教育人的德育体美劳,形成心灵体验的过程,这样才能真正适应教育改革的需求。[1]

(2)幸福教育的整体性。教育是项复杂的系统过程,需要立足于整体性来统筹教育过程的建设。在教育过程中,教育双方的教育目标、形式和方法都贯穿于幸福的本质,使得教育的和谐性整体托盘而出。

(3)幸福教育的创造性。幸福教育是心理感受和认知的过程,这就强调了教育的实践性。在幸福教育中,要培养学生对于幸福的感知和判断的能力,进而更好地感知幸福。所以,在幸福教育中,教学多以学习劳动、学习合作等方式来促使师生间关于幸福的交流。

1.3 幸福教育的意义

(1)幸福教育完美地体现了教育的本质。教育是责任和活动的过程,并在过程中把教育体系的各元素进行统一起来,以构建“德智体美劳”的全面教育。而幸福教育的落脚点,就是整合于上述几点,把幸福感元素放置于德上、美上、劳上,这样形成系统性的教育过程。并且,幸福教育把教育的本质进行了拓展,把简单的教育过程与人内心的感知相结合,这样的教育才会朝着和谐的方向发展。同时,幸福教育是活动和感知的过程,从而在幸福之中,学生的成长状态发生了转变,对于教育的真善美有了更好的追求。

(2)幸福教育诠释了教育的发展趋势。我国在教育领域上,不断改革与发展,致力于教育的全面发展。我国在初等教育阶段,注重教育的和谐性和有效性,而幸福教育就是我国教育改革进程中,具有实质意义的模式。在幸福教育之下,教育的和谐性、责任性、道德性等得到了全面的诠释,使得素质教育的发展创新化,诸如教育改革效果在幸福教育中被体现、被深化,使得教育的改革前景更加的明亮。同时,幸福教育是在幸福感情的支配下而进行的,尤其是人性精神和道德品性在活动教学中得到有效的锻炼。[2]从当前的教育形势来看,幸福教育是秉承教育和谐性和责任性的关键,引导着教育朝着现代化方向前进。[3]

2 幸福教育的实施策略

幸福教育的本质是人性的回归,是对传统教育理念的拓展。在其实施的过程中,更加注重教育的延续性,把幸福元素在活动教学中体现,使得教育的本质得到深化。从实际的情况而言,幸福教育的实施主要立足于和谐校园建设、体验式教学开展等,以全面推进教学的组织。[4]

2.1 幸福校园的构建

幸福教育的开展,需要基于良好的外界条件,而和谐幸福校园的建设,就是全面开展幸福教育的重要因素。校园是幸福教育的主战场,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乐园,学校要建设和谐幸福的校园,以适应幸福教学的需求。幸福是内容,更是实在感知的东西,这就强调幸福教育要具备充分的空间,使幸福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同时感受幸福交流的过程。

关于幸福校园的建设,首先是和谐优美校园环境的建设。和谐优美校园体现在校园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建设方面,要以良好的文化气息来促进校园文化的建设。师生在优秀民族文化的熏陶下,可以更好地感知幸福,更有助于幸福教育的全面开展。只有在身心愉悦的环境下,学生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幸福教育之中,并激起学生良好的品德觉悟。这样,在环境的熏陶下,学生更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而环境在学生的营造下,更加“纯洁”和富有幸福感。同时,学生在幸福校园里,在处理师生关系、同学友谊上会更加自然和理性,尤其是在优秀校园文化的熏陶下,学生体会到了被教育的幸福感,学校感受到了实施幸福教育的成就感,这种相互的幸福感交织,使得幸福教育的实施更加深入而具体。[5]

2.2 体验式学习方式的开展

在新课改的大潮下,幸福教育的形式更加具体,发展构建的框架更加清晰,基于体验式学习方式的开展是践行幸福教育本质的重要实施举措。体验式学习方式主要立足于学生思维培养、体验和探究,遵循“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原则,让学生把自我的情感和主观意识在实践活动中尽情地释放,进而不断地调动学生在实践学习中的积极性。幸福教育的显著点是个性化教学模式的表现,教师以情感和知识去引导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在幸福感中体会到教师的“爱意”和学习的兴趣。这些情感因素的产生,又奠定了学生学习幸福感的基础,是一种相互交织的因素。

在体验式学习模式中,个性的体验学习,主要是着眼于学习的自主性、创新性、能动性和体验性。这就强调了幸教育中,要基于学生积极性的调动来引导学生健康地学习和成长。同时,在学习层面上,及时地给予鼓励或尊重,以带给学生潜在的幸福感,学生就可以在“隐形”的幸福感知下,不断地体会到学习的兴趣,并在活动中体验学习带来的幸福感。

2.3 强化师生的幸福能力,以提高师生教与学的幸福感

幸福教育的开展在于师生在教与学中对于幸福的感知和认识。所以,在实施幸福教育中,提升师生的幸福层次是感知和认识幸福的关键。幸福教育是体验幸福的过程,只有不断地在体验中提高幸福层次,才能让师生生感知、生认知。这点是真正实施幸福教育所要切实重视的,其在一定程度上支配着教育情感的“发酵”。[6]

幸福教育是师生幸福教与学的过程,其把教育责任化、道德化、和谐化,适应我国社会的发展进程,是深化改革事业的重要体现。目前,幸福教育模式已得到广泛的运用,并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在推广该教育模式时,要切实做好教育模式的继续创新,以更好地适应教育改革的需求。同时,教育事业的改革,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大事,要认真做好基础教育的改革工作,以夯实我国科教兴国的教育基础。

参考文献:

[1] 李英.从全面发展的角度看幸福教育[J].集美大学学报,2002(12).

[2] 程红艳.教育的起点是人的生命[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08).

[3] 王世荣.现代教育的内在矛盾与未来教育的核心理念[J].教育现代化,2003(04).

[4] 张文质.教育十字路口[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2004.

[5] 程雯.幸福教育及其实施策略[J].教育探索,2008(08).

[6] 郑文樾.乌申斯基教育文献[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

猜你喜欢

幸福教育实施策略内涵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幸福教育理念下中职生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
幸福教育课程:儿童个性发展特需
有理数的数学内涵
浅谈小学语文趣味识字教学
如何创造幸福的教育
ERP在大型购物中心的应用研究
增强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
木木相册
五代两宋佛教雕塑的佛学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