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加坡职业教育的历史变迁与发展特征*

2016-10-21高燕林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5期
关键词:新加坡职业发展

高燕林

(广东科技学院,广东 东莞 523083)

新加坡职业教育的历史变迁与发展特征*

高燕林

(广东科技学院,广东 东莞 523083)

新加坡职业教育经历近 50年发展,逐步形成了一套颇具特色的职业教育体系.通过对新加坡职业教育的分析与解读,将其发展演变划分为匹配低成本、低技术出口阶段、满足资本密集型、高科技发展阶段和吻合创新性与创业经济发展等阶段.新加坡职业教育发展呈现出的梯度式职业教育上升路径、创新教育策略以满足经济发展需求、校企强强联合的职业教育发展举措和技术教育学院明确的阶段性发展目标特色,对我国职业教育健全发展有一定的启示与借鉴意义.

职业教育;教育变革;新加坡

新加坡的职业教育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1960年新加坡政府成立成人教育委员会(Adult Education Board,AEB),为成人继续接受学历教育.1973年新加坡政府决定扩大职业教育计划,并成立工业培训局(Industrial Training Board,ITB),这标志着新加坡开始朝着正规化办学体制外职业教育迈出的重要一步.1979年工业培训局与成人教育委员会(Adult Education Board)合并成职业和工业教育委员会(Vocational and industrial Training Board),1992年职业和工业教育委员会被全日制教育形式的技术教育学院(Institute of Technical Education,ITE)所取代.2012年新加坡国家教育与经济研究中心马克·塔克发布《凤凰计划:新加坡职业教育与培训》领先的职业教育体系的国际比较研究报告,该报告详细地介绍了新加坡职业教育与经济协同发展的历程[1].

1 新加坡职业教育的历史演变

较之于法、英、德等职业教育较为发达的国家,新加坡职业教育发展史较为短暂,但却对新加坡经济发展发挥巨大作用.马克·塔克曾将新加坡职业教育誉为“新加坡经济发展的战略核心”.纵观新加坡职业教育发展史,可以将其分为3个阶段.

1.1 匹配低成本、低技术出口阶段(1945年-1970s)

新加坡政府成立后,新加坡政府意识到依靠实施外国直接投资发展战略已行不通,职业教育才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关键策略.因此,国家要为土著工人提供必要的技术技能.因为设立工业开发区离不开木匠、机械工、管道工、船厂工人和电工等,工业区和港口的建设和运用更离不开他们的参与,同时这也是减少新加坡失业人数和提高生活标准的有效举措.

1930年英国建立了新加坡第一个政府贸易学校,这是新加坡首次出现具有职业教育性质的学校.1956年英国建立两个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直到1959年新加坡举行第一次大规模政党选举,这标志着职业教育在新加坡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如 1961年新加坡职业教育学生仅1379人,而到1967年职业教育学生增加了14倍.1962年至1966年,新加坡人口总数约250万,新建40个中学,其中19个是初等职业教育学校.如马里士他贸易学校首次开设机械工程实践、电气配件、电气安装、收音机维修、汽车机械、空调制冷、木制建设、建筑构图、造船及焊接等操作性课程.原有的课程设置为满足新加坡经济发展需要也开始作出调整.

新加坡于1963年开始实施“全职业计划”,旨在提高职院校教师教学技能,计划要求高职院校教师参加为期两年的工厂脱产培训.此外,新加坡开始派职业教育教师到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和新西兰等英联邦国家留学.“全职业计划”实施四年后,新加坡训练有素的技术人员比以前要多得多,但职业教育学生人数占在整个教育系统学生人数比例仍较低.如1968年84%学生选择初级学院,继而接受大学教育;只有 7%学生选择工艺教育学院,最后接受理工学院教育.加之当时新加坡中小学教育分流的不合理,一部分学生完成了小学教育就选择辍学.为促进新加坡教育分流更加科学,1969年新加坡教育技术部门规定职业教育成为所有初等教育学生的必修课.

1.2 满足资本密集型、高科技发展阶段(1970s-1990s)

匹配低成本、低技术出口阶段,新加坡职业教育主要任务是解决技术人员不足的困境,改变国家对英国贸易的过度依赖格局.新加坡职业和技术教育委员会认为单纯依靠教育部或经济发展局来培养高技能技术人员,并不能匹配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的节奏.因此,职业和技术教育委员会提出,国家要加强西方发达国家合作,成立不同层级的人才培养机构、中心以完善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如成立德国新加坡生产技术研究中心、日本新加坡软件科技学院、日本新加坡技术研究中心、法国新加坡电子技术研究中心.德国新加坡生产技术研究中心的目的是培养工厂自动化系统的技术型人才,这是德国“教学工厂”(teaching factory)模式在新加坡的具体实践.

“教学工厂”(teaching factory)模式历时两年,所有进入该计划学习的学生必须满足以下两个条件:一是在高中毕业时获得A水平;二是有在高科技公司高中的经历.这是一个现代化的工厂,学生们都穿着白色实验服,严格遵守操作流程.尽可能塑造现实工厂的工作环境,使学生们在物质待遇和自然环境等方面受到相同安排.该模式主要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专门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如计算机辅助设计(Computer Aided Design,CAD)和计算机辅助制造(Computer Aided Making,CAM)等课程,主要为第二阶段的操作性学习打下基础.第二阶段是学生参与工厂自动化项目,学校负责为学生联系教学实践基地,工厂对学生负有监督的义务.为提高德国新加坡生产技术研究中心教师的专业化程度,新加坡职业和技术教育委员会要求他们每隔五年必须到国外世界级的工厂系统学习业务知识,一年之后他们要对本国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实践提出改进建议.在满足资本密集型、高科技发展阶段,新加坡先后成立了一系列职业教育学校,如义安理工学院(1982)、淡马锡理工学院(1990)和南阳理工学院(1992)等.

1.3 吻合创新性与创业经济发展阶段(1990s-现在)

1990年,新加坡政府提出新学徒制(New Apprenticeship System),这标志着新加坡的职业教育体系被彻底推翻.新学徒制是旧学徒培训计划发展的产物,它的设计理念是“要挣钱,先学习.”政府为强化该培养计划的吸引力,允许学徒能从国家支持的70个项目650家公司中进行选择.此外,学徒能在世界顶级公司实习并获得相应补助.

新加坡现存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形成于 20世纪90年代中期,自那时起,该体系不断丰富与完善以满足持续变化的产业需求.随着时间的推移,正如香港一样,与广东及珠三角形成一个共同体,成为整个华南珠江流域的驱动轮.新加坡经济开始转向服务,携手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以创造他们所谓的“三角”经济模式.与之相对应的新加坡职业教育体系开始集中于提高技术人员的技能,以支持新兴市场和日益成熟制造行业.新加坡的职业教育体系经过 20多年发展,该体系基本保持相对稳定.针对新加坡经济发展的大体趋势,职业教育机构对自身教学方式、手段和目标等内容作出调整.此外,新加坡特别强调创新和创业能力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性,新加坡政府和职业教育机构明确提出创新和创业能力是学生适应不断变化世界唯一途径,并为学生发挥创意提高各种契机.如义安理工学院通过跨学科研究、建立学生创新孵化中心等方式来增加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学校还提供企业家面对面活动,为学生与企业家沟通搭建桥梁,提供资金和指导学生参加国际创业大赛,最终帮助有天赋的学生实现创业梦[2].

2 新加坡职业教育的发展特征

新加坡职业教育坚持以经济发展为向导,不断调整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先后经历了3个主要发展阶段.通过对新加坡职业教育历史变迁的解读和分析,可以发现新加坡职业教育的发展有以4个方面的特征.

2.1 梯度式职业教育上升路径

新加坡建立涵盖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体系,职业教育机构提供教育和培训等服务,并规定学生接受不同阶段教育需具备的资格和教育年限也不同,如图1所示.新加坡小孩在六岁时开始接受正规教育.一般小学接受教育期限为六年时间,中学4或5年.16、17岁时,他们须参加普通教育证书(General Certificate of Education,GCE),之后他们有3个选择(工艺教育学院、初级学院和其他).其中约有 25%的学生选择两年制大专入读新加坡大学;约有40%学生报名参加理工学院考试,另外,约有 25%学生选择职业技术教育.因此,一半以上学校通过不同形式接受职业教育.

图1 梯度式职业教育上升路径[1]

在理工学院,一个研究周期持续3年时间,全日制在校学生毕业后可以获得大专文凭.而在职业教育机构学生们努力通过国家职业教育资格证书(National ITE Certificate),或者是高级国家职业教育资格证书和研究生学历国家职业教育资格证书.职业教育机构在选择学生时不仅将考试作为唯一参考依据,而是更加看重学生操作能力测试等内容.此外,新加坡教育部提出“工读双轨计划”和“混合型学徒计划”等形式来促进职业教育发展.

2.2 创新教育策略以满足经济发展需求

1961年新加坡政府制定了一个五年计划,计划要求政府指定的数所学校以英语来授课.越来越多家长们意识到英语授课的重要性,便要求政府在小学实施这一做法.新加坡政府也意识到,如果所有的学生都精通本国语言和英语,企业员工会说英语,那对新加坡的经济转型将会产生巨大推动作用.为此,新加坡政府开始对中小学课程进行改革.所有学生必须参加国家考试才能就读公办学校,求新开设的课程必须以英语来讲授,特别强调数学、科学和技术科目在课程设置的比例.

新加坡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技术人员的要求更加严格,同样也对职业教育教师素质提出更高要求.为此新加坡于 1973成立教师培训学院(Teachers’ Training College,TTC),招募获得A级的高中毕业生进入为期两年的培训项目,项目为毕业生提供教学实践,旨在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1980年开始,新加坡教育部要求所有教师必须脱产培训,增加设计和技术等相关课程.

自建国以来,新加坡的教育体系并没有故步自封,而是不断调整教育的发展方向以适应本国经济发展.1995年第三届国际数学和科学竞赛中,新加坡学生取得非常优异的成绩,基于科学、技术、技能和知识的现代工业经济,新加坡迈入第二次工业革命[3].

2.3 校企强强联合的职业教育发展举措

新加坡职业教育与企业有着密切联系.职业教育机构和企业形成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最终的目的是使双方能互利共赢.倡导社会合作,强化职业教育的实践性.受德国“双轨制”教学模式的影响,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院长林靖提出“教学工厂”教育模式,实现培训中心、学校和企业三个有机结合[4].“教学工厂”将教学与工厂相融合,按照工厂的生产模式来办学,致力为学生创设一个生产氛围,学生可以在生产中运用掌握的理论知识.“教学工厂”教育模式,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和角色并不是施予者和接受者,而是“平等中的首席”.处在“教学工厂”模式下,能有效增进教师与学生之前的感情,增强学生间的团队凝聚力,企业为职业教育专业学生提供教学实践的机会并支付相应补贴.同时,“教学工厂”也能为企业提供智力支持,促进企业和学校之间合作.此外,职业教育机构和企业共同开发课程,有针对性的参照国际、本国及区域的经验,最终确定职业教育课程的内容,使职业教育机构开设的课程满足企业的人才需求.富有针对性和目的性的课程设置,更进一步促进职业教育机构和企业之间的联系.

2.4 技术教育学院明确的阶段性发展目标1992年技术教育学院的创建被看作是新加坡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新加坡政府充分地使每个公民意识到旧的、穷途末路的职业教育系统将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政府加大对职业教育硬件和软件的投入,完善和构建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使职业教育更好的服务于新加坡经济发展.

新加坡技术教育学院,也称为新加坡工艺教育学院,先后经历四次转型,每次转型历时五年时间.针对新加坡经济发展的特殊需求,每次转型的路径和侧重点都不尽相同,以实现职业教育对国家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第一阶段(1995-1999),技术教育学院集中开发一流的基础设施和系统,为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第二阶段(2000-2004),技术层面实现突破,进入世界级水平,与职业教育发达国家建立良好的全球性合作伙伴关系,创建和实施“关键能力模型”(Key Competencies Model).主要强调以下几方面内容:①技术能力,训练学徒技术技能和与职业有关知识;②方法论能力,独立学习和工作的能力,系统地规划、决定和解决问题的能力,③社交能力,与他人合作的技巧和能力,共同承担责任.第三阶段(2005-2009)创建大型职业教育学院,使技术教育学院成为一个涵盖职业教育和在职培训的机构.第四阶段(2010-2014),创新技术教育,提高毕业生的竞争力,富有创造性和创新能力.

3 新加坡职业教育的启示与借鉴

2011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OECD)称赞新加坡职业教育是世界上最好的.同年,《经济学人》(The Economist)发表文章称:“90年代以来,新加坡政府一直为改变职业教育形象而努力.不仅仅投入大量资金改进教学设备和引进优秀师资,也对职业教育模式进行创新.新加坡技术教育学院是提高职业技术教育的典型案例,对新加坡社会进步和经济增长产生深远影响.职业教育促使新加坡创造了又一个卓越的商业中心.”

通过对新加坡职业教育的历史演变及发展特征的深入分析与解读,反思我国职业教育的实际状况,可以为完善和发展我国职业教育提供参考.

3.1 基于国家经济发展战略促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

职业教育是国家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国家经济和谐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新加坡职业教育的成功经验,证明了国家在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为逐步提高职业教育在新加坡的认同感和形象,促进经济发展走外向型道路,1968年新加坡政府从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来着手考虑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问题[5].新加坡历届国家领导人多次强调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吴作栋总理曾说:“如果我们要达到世界级的生活水平,我们就必须拥有世界级的工人队伍”[6].

如今,我国政府和社会大众对职业教育的地位已经有了较为充分的认识,在建设产学研融合体制机制结合、改革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完善职业教育法律法规等方面已取得明显进步.2014年,全国职教大会的召开、《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等职业教育相关文件的出台,标志着国家对职业教育发展的高度重视.与此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我国职业教育存在的不足.正如潘懋元先生指出:“尽管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战略目标是正确的,但高等职业教育持续发展的保障机制与之不吻合.因此,并没有实现既定的目标”[7].为构建现代化的职业教育体系,我国职业教育要立足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进一步明确职业教育改革的路径和目标,最终创建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3.2 调整经济发展策略以适应职业教育发展

20世纪50年代,新加坡政府为摆脱外国统治者对新加坡原材料和成品的垄断,打破新加坡经济增长过分依赖他国的现状,新加坡不断调整经济发展战略.1945年以来,新加坡政府先后三次调整经济战略以促进通识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发展.1961年时任新加坡总理李光耀设置经济发展局(Economic Development Board,EDB),该局的主要任务是建立一个强大制造业,降低新加坡失业率.经济发展局与联合国发展专家阿尔贝(Albert Winsemius)共同提出一个系统的计划,即政府通过建立产业园、完善基础设施、特殊的税收政策、就业培训补助奖励等措施,充分利用新加坡地理位置和廉价劳动力的优势,吸引跨国公司将他们的工厂落户新加坡[8].

由于教育是一个漫长是过程,教育发展具有滞后性特点.因此,经济和职业教育需协同发展.2010年,国家颁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进一步强化职业教育对国家经济发展的战略作用.纲要明确提出“构建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体系,增加职业教育经费投入,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深化职业教育办学体制和管理体制改革,建立行业、企业、学校共同参与的机制”[9].2014年,国务院颁布《关于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文件明确提出“同步规划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推动职业教育改革与产业转型升级衔接配套”的职业教育发展基本原则.因此,对我国而言,我们要意识到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协同发展的重要性,调整经济发展策略为职业教育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3.3 加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衔接

新加坡职业教育经过近50年的改革与发展,已逐步形成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衔接融合的教育体系.这个体系主要涵盖两个方面:一是由初、中和高级职业教育层次.初级工艺教育学院,学制两年;中级理工学院或技术学院,学制 3年;高级大学教育,学制普遍为 4年.二是普通教育层次.中学毕业后学生可以直接进入大学预科就读,继而进入大学教育.新加坡大学教育涵盖高等职业教和普通本科大学教育,属普职混合型,主要由南洋理工大学和国立新加坡大学承担,学制四年.新加坡政府坚持“职业教育普通化和普通教育职业化”理念,走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双轨合一的道路,形成了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上下衔接、左右互通的教育结构[10].

当前,我国仍有一部分人对职业教育存在错误的观念,认为职业教育是“二流教育”,是成绩不理想学生的无奈抉择,最终导致职业教育的不良发展.如职业教育生源不足、优秀技术人员缺乏和人才培养结构失调等结果.究其原因,这与我国实行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双轨制的模式息息相关.反观新加坡教育体系,即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上下衔接、左右贯通,在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选择时,赋予学生充分的抉择权利和自由.为此,国家在强化职业教育地位,提高职业教育社会认同和吸引时,也要思考如何有效地促进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的有效衔接,实现两者协调发展,从而更好地为职业教育健康发展提供保障机制,为国经济健康发展提供长效机制.

[1] Marc S Tucker. The Phoenix: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in Singapore[EB/OL]. (2012-10-21) [2015-07 -14]. http://files.eric.ed.gov/fulltext/ED556321.pdf.

[2] Chan Chin Bock. Heart Work: Stories of How EDB Steered the Singapore Economy from 1961 into the 21st Century[M].Singapore: Singapore Economic Development Board and EDB Society, 2002.

[3] Mickey Chiang. From Economic Debacle to EconomicMiracle: The History and Development of Technical Education in Singapore[M].Singapore:Times Editions, 1998.

[4] 牛红军.新加坡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及对我国的其实[J].教育评论,2014(4):162-164.

[5] 罗丹.职业教育如何应对“中等收入陷阱”——新加坡的经验与启示[J].中国高教研究,2015(1):87-91.

[6] Lee Sing Kong, Goh Chor Boon, Birger Fredriksen, etal. Toward a BetterFuture: Education and Training for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Singapore since1965[C].Washington, DC, the International Bank for Re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and the World Bank, 2008.

[7] 潘懋元.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对当前高等职业教育的启示[J].教育研究,2007(1):45-50.

[8] Sean Cavanagh. Singapore Crafts Vocational Ed. With Industries in Mind[N].Education Week, July14, 2009.

[9] 楚江亭.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26.

[10] 戴晖.新加坡职业教育发展策略研究[J].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学报,2007,5(2):83-86.

Evolu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Singapore

GAO Yanlin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Technology, Dongguan, Guangdong 523083, China)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Singapore has gradually formed a distinctive vocational education system since 1960s.Through analysis and interpretation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Singapore, its evolution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stages, namely, the low cost andlow skill stage; the capital intensive and high-tech economic development stage; the innovative and entrepreneurial economy stage. There are several characteristics during the development stages of Singapore’s vocational education, such as innovating education strategies to meet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demand, the close cooperation of schools and enterprises and the clear phased development goals of institute for technical education. A study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Singapore will offer some inspiration and reference for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China.

vocational education; education transformation; Singapore

F424;G719.2

B

1672-0318(2016)05-0057-06

10.13899/j.cnki.szptxb.2016.05.011

2016-05-18

高燕林(1987-),男,广东惠州人,研究生,研究实习员,研究方向:比较教育、职业教育.

猜你喜欢

新加坡职业发展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新加坡
五彩斑斓的新加坡
职业写作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我爱的职业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酷炫的新加坡航展
我在新加坡过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