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的倔强
——记国家女排新星张常宁
2016-10-21青洲
“宝宝”的倔强
——记国家女排新星张常宁
速描
2016年8月21日上午11时许,里约奥运会女排决赛到了金牌点,24:23,只需再得一分,中国队就是冠军。亿万观众屏住呼吸,注视着一位“软萌系”的姑娘,在赛场边向对方发球。只见她忽地跳跃而起,优美的身姿定格在镜头上。球发得不错,造成对方一传失误,我方来一个“探头”直接得分!随后是全场乃至全国的沸腾,这位姑娘迅速走入人们的视野,她就是奥运冠军、女排运动员,小名叫宝宝的张常宁。
故事
练排班的学霸初长成
张常宁出生在常州,在南京长大,这个名字的意思就是常州的南京人。
8岁时,爸爸把她送到了南京市体校开始练习打排球。虽然她天资高,但从不因此骄傲懈怠,而是踏实训练,甚至比其他小朋友还用心、还刻苦。教练说,好学、用心是张常宁最大的优点,从小的勤奋训练为她日后的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与此同时,她还进入了南京市游府西街小学上学,是当时白下区(现是秦淮区)最著名的小学,即使在这个学霸云集的学校,她的成绩依然出类拔萃。虽然经常要参加排球训练,但她从不对学习有半点懈怠。她总是自觉地保质保量地完成学习任务,除此之外,她还特别喜欢阅读和写作,从小学一二年级开始,她就喜欢写小诗、随笔文章等,作文经常得高分。2008年,小学六年级的她凭借着优秀的学习成绩和过人的体育特长,获得了“南京市十佳少先队员”的称号,是当年全区唯一一个获此殊荣的小学生,同时还被授予三级“雏鹰奖章”。
她初中进入了南京三中学习,而且是实验班,又是高手如云的地方。然而她的成绩还是一如既往的好,数学成绩尤为突出,经常考满分,有时候她训练比赛一周不上课,数学成绩依然能保持在全班前五名。她的妈妈都好奇张常宁是如何做到的。就是这样一个排球打得好,学习成绩又很棒的学霸,出落成娉娉婷婷的少女了。
坚守梦想的“倔强”女孩
2005年,哥哥被选入了国家男排,10岁的张常宁高兴地对他说:“你在北京好好训练,等着我,过几年我也会来的。”从此,加入中国女排,参加奥运会为国增光,就是她的梦想和坚持到底的目标。然而初二的时候,她阴差阳错地被直接选入国家女子沙滩排球队。从沙滩排球转向室内排球并不顺利,但是倔强的她不想改变自己的梦想,在多方努力争取下,她终于站到了全国女排联赛的赛场。她心中憋着的一股劲,在有限的上场时间里都爆发了出来,每一次扣球时的大喊,让她打出了气势,打出了自己的精神。凭借着出色的发挥,她如愿以偿地被选入国家队。
进入国家队的路也不是平坦的。从沙滩排球转入室内排球,许多技术上的差异需要克服。她曾在国家体育总局的征文里写道:“三年的沙滩训练改成室内,出现诸多的不适应。从光脚到穿鞋,首先不适应的是脚趾头,每天的跑动、冲跳,使我的大脚趾甲很快变紫、变空,最后队医不得已将两个大脚趾甲硬拔下来,十指连心,疼痛难忍。”但她忍住了,这件事也没告诉家里人,自己默默承受着伤病和痛苦。因为她的梦想不可磨灭,每当遇到困难时,她的那股向一切阻碍挑战的“倔”劲儿帮助她克服一道又一道难关。
跟随郎平教练带领的国家队,征战亚洲杯、世界杯等重要赛事,她一次次在关键时刻,上场顶住压力。她在比赛中每一次的跳跃、扣杀,都是忍着腰伤,冲击着刚刚长出来的大脚趾甲,令人心疼。凭借着多年的刻苦训练和实现梦想的热情,为国增光的理想终在里约奥运赛场上绽放,让国旗升起,国歌高唱!
冰心的那首《成功的花》就是写给女排的,“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这完美诠释了一名优秀运动员奋斗的历程。外界都说,张常宁是国家女排在未来两个奥运周期内重要的得分人,但只有她自己知道,只有倔强地在追梦路上砥砺前行,才能再铸辉煌!
印象
原江苏女排队副攻,张常宁启蒙教练高原:
这是她天赋加上后天努力的结果,张常宁从小训练就不偷懒,小时候基础打得很好,所以现在在场上能够打得自信和勇敢,从不怯场,别人不敢扣的球她都敢于出手。
南京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运动训练办公室主任韩波:
我是在南京体育学院的大院里,看着张常宁长大的。张常宁继承了她父亲强大的运动基因,从小便身高出众,而且性格活泼。排球世家的运动基因和国家队的历练,也给她现在的学习带来更好的悟性,各方面的表现都很好。
现任中国女排主教练郎平:
张常宁入选国家队后,我们也在观察,究竟她更适应于主攻还是接应位置?不过现阶段主要练主攻。但无论在哪个位置,都需要她具有过硬的一传水平,在进攻环节,必须左、右的进攻都有,这是中国女排的需要。
(青洲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