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改下高中政治教学的创新

2016-10-20徐冰云

新课程·中学 2016年7期
关键词:影响力高中新课改

徐冰云

摘 要:政治课程融汇了人的一生,从小学到研究生,政治类的科目一直存在,足见其重要性。高中正是获得知识印象最深刻的阶段,而且学生此时的学习能力强,时间充沛。更加重要的是高中生正处于心理变化和人生观成长的关键时期。这时的政治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递和积累,更多的是对自身品质的熏陶,对人生观的扶正与指导。所以其教学意义一定要充分发挥出来,就通过强调新课改理念,简单介绍几点具有创新性的高中政治教学办法。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政治;创新;影响力

高中政治相比初中政治来说,更加凸显了对人生的指导性,除了一些基本的为人品质之外,还教育学生如何成功,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等。因此高中政治在教育深刻性上,要更加深一个层次,这也是创新教学应该突出的地方。另外,传统高中政治课堂枯燥无趣,学生多数都从中找不到学习的乐趣,积极性低,也导致教师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低,恶性循环使得政治课堂一直缺乏效率。新课改要求“减负增效”,就是在短时间内如何学习更多的知识,让学生爱学、爱用、会学、会用,这也是政治创新课堂的标准和需求。

一、在高中政治教学中重视生活化学习

以人教版思想政治必修二的教学来说,主要介绍的就是政治生活内容,是我们身为公民,身为中国普通的一员所应该要遵守的道德,应该发扬的品质。特别是在“权利与义务”的学习中,因为学生还未真正踏向社会,和民主选举等联系比较少,在理解中会有一些困难,而且也容易造成“学而无用”的心理。可以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减少文字介绍,而是以班级为单位,模拟一个国家,然后再选择班干部等人构成管理人员,之后公民的义务和权力有哪些,应该如何实施,都可以在这个模拟的小“国家”里实现。排除情境模拟的情况,政治老师还可以班长选举为例,讲民主选举的优点,每个公民应该如何行使自己的选举权,如何做出最佳的选择等。

政治就是生活的一个方面,是指导人民生活,又由生活所反映的科学,它在监督并教育着我们的成长。只有让学生认识到这点,真正落实在生活中,才能发挥政治教育的功效,才是真正的创新。

二、在政治教学中重视实践化教学

高中政治中的教学理论多是简单的,但是也有复杂和难以理解的知识点,特别是必修一《经济生活》的教学,很多师生反映这是最难掌握的一部分内容。一方面因为经济和货币的几个概念容易混淆,价格的影响因素需要详细分析,还有消费和生产的联系等。另一方面,因为高中生还未踏入社会,对市场经济了解不是很多,理财、货币、税收等也多是从大人口中听说过。在课程开始,就要求掌握这些概念,需要耗费一点时间,也容易产生遗忘。所以建议采用创新的教学方法,实践理论,从实践中理解和提高。

比如,学习《多变的价格》这一节时,老师可以在假期先布置实践作业,调查近年来白菜的价格走向,并分析影响其价格的因素。老师在实践方案中,予以引导,例如调查多个菜市场、超市,询问居民的菜价感受以及听取菜农的分析等。经过这样的实践活动,他们不仅可以掌握到货币的形式和意义,掌握人们消费的类型,更能够充分了解价格和市场的关系,找到价格变动的原因,充分体现了实践的科学性,更达到了创新学习效果。

三、互换课堂角色,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意识

学生在课堂上表现不积极,一方面是因为课堂的枯燥性,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不强,对老师过于依赖。而老师所讲内容又多数是“左耳进,右耳出”,导致课堂氛围沉闷,课堂效率低下。创新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能力,可以采用互换角色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担当老师的责任,让老师也作为学生去听课。从实施之日开始,老师点名让学生准备政治课堂的讲课内容,并安排好下一节课的讲课人员。一般每节课由3到4名同学讲解,其他同学也属于听课的角色。但是要求给讲课的同学提出问题和意见,老师的问题也要学生认真回答,既是检验,也是课堂的一种互动。互换课堂角色之后,学生会自觉地预习讲课内容,更加深入地进行自我理解,而且對自己讲过的科目,也往往会有更加深刻的印象。

四、模拟法庭,从辩论中学习

高中政治的学习是一种思想学习,而思想就有可以辩论的余地。在创新高中政治教学的课堂中采用模拟法庭的方式,给本次“开庭”制定一个主题,然后由双方对这个题目展开讨论,比如说“权利和义务,谁更重要?”“政府的管理与服务,哪个优先”等,这些话题。学生通过激烈的辩论和有效资料的搜集,能够掌握更多的相关知识,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而且在这样的辩论活动中,锻炼了学生的交流能力,让思想政治的影响力更加深刻。即使当时没有参与到辩论活动中的学生,也会被这种氛围所感染,积极思考,从更加创新的角度来挖掘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总之,高中政治教学的创新性应该体现在自主性提高、学习兴趣提高、实践能力提高等方面上,改变教育教学观念,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在新课改的要求下,融洽课堂氛围,点燃学习热情,构建高效高质政治课堂。

参考文献:

崔艳芳.新课标下高中政治教学的创新[J].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10(1).

猜你喜欢

影响力高中新课改
天才影响力
黄艳:最深远的影响力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政治课中的分层导学探讨
理顺高中政治课堂问题教学流程研究
高中学校“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实施策略研究
3.15消协三十年十大影响力事件
传媒不可估量的影响力
新课改对立德树人的思考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