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虚拟现实技术在广播中的运用设想

2016-10-20冯洁萍

中国广播 2016年8期
关键词:沉浸式体验虚拟现实技术广播

冯洁萍

【摘要】2016年被称为虚拟现实技术的元年,我国的虚拟现实技术不断发展并在媒体行业实现了初步应用。本文根据虚拟现实技术的沉浸式体验、互动性、想象性等特点,对其在未来广播电视媒体中的应用作了设想,希冀广播电视媒体可以抢占先机,使虚拟现实技术成为广播的“第三屏幕”。

【关键词】虚拟现实技术 VR 广播 沉浸式体验 第三屏幕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一、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

虚拟现实即VR是Virtual Reality的简称缩略形式,是由美国VPL公司创建人杰伦·拉尼尔(Jaron Lanier)在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的。其内涵是:虚拟现实是一种可以创建和体验虚拟世界的计算机仿真系统的技术,它利用计算机生成一种模拟环境,利用多源信息融合的交互式三维动态视景和实体行为的系统仿真使用户沉浸到该环境中。

早在2014年,虚拟现实技术刚出现便硝烟四起。虚拟现实创业公司Oculu被脸书(Facebook) 以20亿美元收购,该公司主要制造虚拟现实头盔。脸书公司希望能够把虚拟现实技术应用到更垂直的全新领域,包括媒体、教育、医学等方面。2016年,虚拟现实已经成功渗入很多应用领域,包括旅游、驾驶、室内设计、房地产等。虚拟现实技术具有立体、生动、全方位的浸入式感受,是过往的技术手段无法比拟的。

我国的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也在快速发展。2016年6月30日,阿里旅行在其官网上发布的宣传视频中给大众展示了未来的虚拟现实在线选房、人脸识别自动入住、智能门锁等全新概念。而从2015年起,我国机构“虚拟现实”圈发布的数据表明,从2014年到2016年2月底,我国国内虚拟现实融资共67宗,57%是天使轮融资,表明虽然企业尚处在初级阶段,但各方看好其前景,不遗余力争相布局。

传统广播目前已经开始布局各自在新媒体的战略位置,一些广播电台已经成功蜕变,“两微一端”的应用带来巨大社会效应的同时也带来了利润增长。如果说视频直播、新媒体视频展示在移动端的运用是广播的第二屏,那么虚拟现实有可能成为广播的第三屏。

二、虚拟现实技术的初步应用

2015年9月3日,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的阅兵式上,北京电视台就首次运用了虚拟现实技术与电视直播相结合,其生动性和直观性远胜于以往的图片及文字直播形式。

技術创新,带来“全景两会”。全景报道设备已成为2016年的全国两会上多家媒体的秘密武器。人民日报、中央电台、广东电台等多家媒体使用最新的全景虚拟现实技术,给用户提供“最身临其境”的两会报道。前方记者使用“360度全景相机”,画面、声音无死角记录,使用户犹如人在现场。如果佩戴虚拟现实眼镜,还能体验完全沉浸其中的虚拟效果,不在现场,胜似现场。全景摄像机个头不大,一只手就可以拿起,操作很方便。例如:3月3日,广东广播电视台报道团队在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开幕前,拍摄了人民大会堂东门外广场、一楼大堂以及二楼记者采访区域的360度全景景象。除了虚拟现实图片外,广东广播电视台还首次利用虚拟现实视频技术,记录记者在人民大会堂东门外广场报道政协开幕前的准备情况,该视频上线后,引发广泛转发,获得一致好评。

在2016欧洲杯足球赛直播上,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采用虚拟现实摄像技术,用户在电视节目前,戴上虚拟现实眼镜就能感觉在赛场上一样,完全融入赛事的气氛当中,中央电视台在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上的尝试让受众真正尝到了视觉盛宴的震撼。

可见,虚拟技术已经开始在媒体上崭露头角,让受众体会到了不一样的传播效果。事实上,虚拟技术还可以有更大范围、更多形式的应用,为广播电视媒体的传播效果增光添色。

三、广播虚拟技术应用的未来设想

《2015全球新闻编辑室趋势报告》把虚拟现实列入全球新闻业九大趋势之一,技术的发展正逐步改变着新闻媒体生产新闻的方式。那么,我们设想一下广播未来在虚拟技术应用方面都有哪些可能。

我们设想一下使用虚拟技术产品的用户会处在怎样的场景中?目前,人们可以在家中和移动的车里面使用虚拟技术,接下来就要制作适配客厅场景、卧室场景、车内场景的虚拟现实广播节目。

1.沉浸式的客厅虚拟技术应用

随着移动终端收听广播时代的到来,客厅场景的主角地位逐渐被移动场景取而代之,“移动”成为电台设置节目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虚拟技术可以将受众重新带回客厅,给受众带来新的娱乐与狂欢感受。以新闻为例,虚拟现实沉浸式新闻报道使用户从听新闻、看新闻到直达新闻现场,置身其中能够更直观、更真实地体验新闻事件。2015年5月,叙利亚的一家新闻通讯社利用虚拟技术制作全景视频,让用户戴上虚拟现实设备在客厅就可以360度看到叙利亚内战后的荒废景象。当受众与战争近距离接触,废墟就在眼前触手可及时,对新闻事件会有更加深切的理解。

不仅新闻节目,虚拟技术还可以应用在旅游节目、美食节目等很多领域,让受众体验到不一样的风景。当主持人在绘声绘色说着旅途的一切的时候,受众立即可以在虚拟世界与之同步:翻过高山、穿越森林、潜入深海,随声换景,随境而至。甚至受众可以在线选择线路,设定自己的出行计划。这种方式在《纽约时报》已经开始尝试,他们推出了“Walking New York”的虚拟技术体验式产品。用户戴上虚拟现实设备,就可以流连纽约街头,选择想去的地方。

沉浸式的节目体验将为广播打开憧憬之门,这种跨屏互动的方式,彻底改变了广播单向传播、听众被动接受的局面。广播节目借助虚拟现实设备在客厅场景乃至消费场景的运用,使互动有了全新的诠释。

2.互动式的卧室虚拟技术应用

如果说客厅虚拟技术可以给用户带来娱乐和狂欢,那么适配卧室虚拟技术的节目有哪些呢?可能你会戴上虚拟现实设备置身于音乐当中,并可以和附近的听众一起收听,甚至可以借助虚拟现实设备和听众一起“坐在”直播间嘉宾席上和主持人款款而谈。在谈话类节目中,受众通过虚拟技术可以走进直播间,与主持人面对面聊聊心事,或者看到其他听众对节目的评论内容。虚拟技术互动功能的开发,可以实现更人性化、个性化的互动方式,这种互动与电台节目内容相结合,让受众与主持人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成为无话不谈的好友。

3.实用的车内虚拟技术应用

使用虚拟技术,受众可以在开车前身临其境地了解一下交通路况,特别是不熟悉的路段可以看到车流情况、加油站位置、便利店的数量等重要信息,为自驾提供便利的指引。虚拟技术还可以提供试驾等服务,对于驾车新手或者新出的某款车型,通过虚拟技术人们可以更快地熟悉该款汽车的新性能、操作系统等。如果是乘客,虚拟技术可以为使用者提供各种娱乐设施,可以游戏、听歌、看节目等,更好地利用长时间旅途或堵车时的空闲时间,给受众带来不一样的节目体验。

4.构建虚拟社区

目前,众多传统媒体已经逐步布局好新媒体阵容,包括微信、微博、客户端甚至打造了新媒体传播平台。在新媒体终端,无论是专业内容生产(PGC)模式,还是用户内容生产(UGC)模式,都离不开打造社群生态,运营社区经济。社群在广义上讲指的是某些边界、地区或区域内发生作用的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在互联网时代指的是具有相同志趣、爱好或者才能的人,以亚文化为指向形成的现代新型社群。新媒体终端的用户就是由社群组成的,他们具有鲜明的个性以及与节目相关的爱好,只有抓住节目社群的动态需求,才能更好地服务受众。

对于虚拟技术的应用来讲,社群同样重要,随着硬件设备的日益完善和人性化,虚拟现实营销必然成为下一个营销热点。从现在开始就应该布局虚拟现实社区的构建,细分服务对象,有意识打造具有商业潜质的社群,为下一个盈利增长点的到来积蓄能量。

四、小结

广播节目实现虚拟现实应用还必须有合作平台。尝试和科技公司合作,内容生产+硬件平台或许是广播迈向虚拟现实的第一步。

大家都在描绘着虚拟现实的前景和利润蓝图,脸书公司(Facebook)预言:虚拟现实将是下一个最大的社交和通信平台。无可否认,虚拟现实的应用仍处在初级阶段,但是随着技术的发展,目前的瓶颈也会被一一突破,虚拟现实设备会更加普及、清晰、舒适,甚至手机也可以拍摄虛拟现实视频,届时,广播电视等媒体和虚拟现实技术的融合将会带来一场视听界的革命。

沉浸、互动、想象是虚拟现实应用的关键词,“身临其境”颠覆了用户对于广播的认识和运用。面对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广播媒体人从来没有停止过思考与应用,新兴媒体的运营、线下活动的接力、广播内容产业链跨界延伸和电商“联姻”等尝试,无不昭示着广播的勃勃生机。面对新兴的虚拟技术,广播媒体在畅想的同时,也在不断地尝试和创新,相信在不远的将来,广播媒体一定可以打破思维定势,发挥传统广播的内容生产和品牌优势,借力技术革新,成为新一轮媒体变革中的佼佼者。

(本文编辑:肖婧为)

猜你喜欢

沉浸式体验虚拟现实技术广播
STK及IGS广播星历在BDS仿真中的应用
虚拟现实技术在主题公园中的应用
指向具身学习的高中物理“沉浸式体验”教学策略
广播发射设备中平衡输入与不平衡输入的转换
新媒体时代虚拟现实中的诗与画
基于Internet环境下的虚拟现实技术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虚拟现实技术在三维动画制作中的应用
数码绘画在虚拟现实技术下的多元表现
虚拟现实技术在景观设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基于互动装置艺术的自然交互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