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信念的珍视和抛弃
2016-10-20褚亿钦
题目
世人说,我们要珍视自己的信念;哲学家却说,毫不留情追寻真理的人将欣然抛弃自己形成的无论什么“珍视”的信念。对此,你有怎样的观察与思考?
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不要写成诗歌。
题目解析
拿到一道作文题,首先是审题。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审题的关键在于搞清材料所谈的主要问题。这就要从整体上去把握材料。材料是一个转折复句,前一分句的意思是“要珍视信念”,后一分句强调“追寻真理的人抛弃‘珍视的信念”,前后分句意思相对立。而转折关系复句的重心是在后面一句,因此,总体来看,这则材料讨论的是我们究竟该不该“珍视信念”,而“珍视信念”和“追求真理”又有何关系。
在整体把握材料的基础上,我们还要推敲局部。材料中有一组相对的概念不能忽略,那就是前一句中的“世人”和后一句中的“哲学家”。“世人”是指现实世界的世俗之人,世人的观点在现实中能被公众接受、社会认同:因为信念给予我们力量,支撑我们前行,所以我们要“珍视自己的信念”。而“哲学家”不同,他们虽然生活在现实世界,但他们的思考是超越现实的,他们看似思考的是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表面上与现实生活格格不入,但实际上他们思考的那些却能支配我们的生活。在哲学家看来,“毫不留情追寻真理的人将欣然抛弃自己形成的无论什么‘珍视的信念”,因为真理是越辩越明的,随着眼界的扩大,对世界和自我的认识不断加深,我们的信念会不断地修正,昨日的坚定的信念可能会被证明有偏差甚至是谬误。综合“世人”和“哲学家”的观点,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材料:我们要珍视自己的信念,但要抛弃固化的信念;以追寻真理为信念,才是对信念的珍视。
审题之后,就是写作角度的选择了。所谓角度,其实就是自己的感点,是这个材料与自己生活记忆、感受的交叉点。比如,我们珍视的到底是信念还是执念?如何看待世人和哲学家对待信念的不同态度?我们该如何既珍视自己的信念,又不被已有信念所限制?等等。如果我们平时正好对其中一点有过深入的思考,这就能成为一个感点。我们在立意时应尽量用感点来做自己写作的角度,这样可以保证最大限度地展示自己的写作能力。
最后要再强调一下整体把握材料的重要性。我们在构思这个作文题时要避免以下两种写法:一是只谈材料的一个方面而不涉及材料的另一个方面,如只谈“我们要珍视自己的信念”或只討论“要抛弃已有的信念”;二是只抓个别关键字,比如“信念”“真理”等,而不联系材料整体。
适用素材与运用示例
适用本题的素材是比较多的,凡是与“坚持信念”“追求真理”主题相关的材料都可以运用在这次作文中。例如鲁迅、苏格拉底等历史人物,又如柏拉图的洞穴之喻,房龙《(宽容)序言》中的村民信奉古老的律法而用石头杀死了漫游者,德国影片《浪潮》中模拟独裁政治的实验引发的激进、亢奋、麻木及独裁政治下的种种面貌,还有社会中那些随时为了利益而放弃信念和信仰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等等。可用的名言有:马克思的“怀疑一切”,伏尔泰的“人人手持心中的圣旗,满面红光走向罪恶”,亚里士多德的“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片段一
每个人都拥有信念,有时信念能够推动人们前进,而有时却会将真理挡于门外,造成难以挽回的后果。《浪潮》中那一群因“集体主义”而聚集起来的学生,他们本都清醒地明白法西斯的罪恶,都坚信自己不可能重蹈覆辙。但清醒总是片刻的,仅仅一周的时间,那群学生就穿着统一的制服,做着统一的手势,心中怀着“集体主义”的信念而对异己分子实施暴行——这就是错误的信念蒙蔽真理的后果。“人们手持心中的圣旗,满面红光走向罪恶”,他们心中珍视的“信念”与真理有了冲突,而头脑的不清醒却最终造成了真理被抛弃。
(华东师大一附中高三李佳媛)
片段二
当所有人崇拜上帝之时,突然有人跳出来大喊:“科学才是真理,上帝不存在!”民众感到吃惊,感到害怕,感到愤怒,于是伽利略被迫违心承认错误的观点,于是布鲁诺被烧死在鲜花广场。珍视信念没有错,但顽固地坚持错误的信念甚至打击那些手持真理的人便是罪大恶极了。
(华东师大一附中高三应蓉)
片段三
希腊民主时代的全盛时期,民主的理念深入人心。但从未有人怀疑这“民主”的定义是否正确,这“民主”的体系是否有所疏漏。谁都没有站出来过,直至苏格拉底,他就如海平面升起的孤岛。他使“民主”的信念在人们心中动摇,他将所谓的民主暴露在阳光下,使统治者畏惧与惊慌,最终惹恼了统治者,遭到处死。他曾有机会逃过死亡,但他拒绝了,他摒弃了人们珍视已久的“信念”,选择了真理,并以这份真理启示人们:形成一个该被珍视的信念。
(华东师大一附中高三李思涵)
学生作文
信念即真理?
张陆馨
世人皆说我们要珍视自己的信念,却鲜有人扪心自问我们为何要珍视之。我们珍视的信念是否真的如我们想象的那般白玉无瑕?或者我们珍视的动机又是否真的如我们以为的那样一片赤诚?哲学家说:“毫不留情追寻真理的人将欣然抛弃自己形成的无论什么‘珍视的信念。”
信念?何为信念——它或许可以说是一种信仰,但绝称不上是真理。我们曾在纪录片中一窥“二战”前夕日本武士们三拜九叩,誓为天皇效忠的场面——这是一个可怕的场面,因所有人出奇一致自以为正义的行为之下,包藏了一颗颗扭曲的祸心。而这些冠冕堂皇的用“正义”二字装点的丑恶行径之下其实又暗藏了多少当权者的一己私欲?现实中,某些我们奉为圭臬珍视的信仰也让我们愚不可及——我们在网络上谩骂,只因我们坚信自己掌握真理。我们愤愤不平,只因我们珍视自己“言论自由的权利”。可是剖开内心一看——金玉之中尽是败絮。我们一味珍视自己的“信念”——那些人云亦云、道听途说的卫道士之语,然后便沾沾自喜地站在道德制高点趾高气扬,以正义之名行实则最为可笑、可悲、可怕之事。
而真理却不同,它无须人们头脑发热般趋之若鹜。它理性而公平,不为人的私欲而转移。它普遍,它泽被天下——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追求真理的人如是。
追求真理之人至有情而至无情。他们至无情,毫不留情地戳穿这世上所有用私欲包装的“信念”谎言,对这世上所有的惺惺作态嗤之以鼻,哪怕流离失所,哪怕旁人指指点点。世人讥笑尼采不疯魔不成活,尼采却宁愿与酒神同醉以期窥得真理面纱下的一角真容。他们至有情,因他们爱惨了真理,宁可义无反顾,宁愿昙花一现,宁愿遭千夫所指,拟把疏狂只图一醉,何等决绝!
追求真理之人至有欲而至无欲。他们所要不多,可他们要的和别人绝不一样。世人所珍视的一切信念——娇妻爱子、黄金屋、颜如玉,甚至生命,他们说抛就抛。他们只要真理。他们对真理的欲望如此汹涌,超脱一切爱欲——瞿秋白从容赴死时竟盘腿而坐,笑曰:“此地甚好。”畏惧死亡是每个人的本能。如若不是对真理“穷凶极恶”般的追求,又怎会在舍弃生命拥抱真理的那一刻满足而笑?
我自知我们中极少人能成为那些有如谪仙超脱俗世之人。可软红千丈难免乱花迷人眼,只求将我们自己珍视的信念涤荡得澄净些,再澄净些,以求生命尽可能的纯粹。
教师点评
本文开头即用“我们为何要珍视之”“我们珍视的信念是否真的如我们想象的那般白玉无瑕”“我们珍视的动机又是否真的如我们以为的那样一片赤诚”三个问题揭示材料前后两个分句间的内在联系。接着作者抓住“信念”和“真理”这两个关键词,对两者的内涵分别进行阐述并加以辨析,指出信念是主观信仰,并不能与客观真理画等号。在此基础上,作者进一步论述了“追求真理之人”对待“信念”和“真理”的不同态度,并深化了主旨。本文是从“坚持信念”和“追求真理”这两者关系的角度进行探讨,行文层层推进,逐层深入,语言老练,说服力强,值得称道。
(褚亿钦)
信念而非执念
贡哲蓉
信念,重要吗?
信念在某些时刻显得尤为重要,它是一剂精神的良药,能够治愈心中的痛苦。在汶川大地震时,正是官兵们“不抛弃,不放弃”的信念,和幸存者们“撑下去”的信念,才使得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得以被解救。在社会动荡时期,若是没有了信念,许多人早就弯了腰低了头。正是因为珍视并坚守心中的信念,人们才能够在无尽黑暗后重获光明。
信念很重要,但若是你珍视的信念变成了执念,那便应当舍弃。我们看到的例子大多是科学家或文学家坚持自己的信念最终被世人认可,成为一世伟人。但是我们没有看到的是,他们在追寻真理、追求人性真知中,不断成长不断舍弃、重新审视自我的过程。执拗地一厢情愿地守护自己认为的“信念”,后果便是人类无法获得长足进步。哥白尼在坚守信念时,世人也在坚守“信念”;在反法西斯国家坚守自己的信念时,纳粹们也在坚守他们的“信念”。追寻真理的路上,从来都不需要固执己见的信念,而需要在不断发现中,推翻、重建,再推翻、再重建……若是把有信念的人比作看山是山的境界,那么在信念破碎后能够正视自我的人,便会达到看山不是山的精神高地。在残缺破碎的信念中,捕捉寻找正确碎片拼图后,重构再生者,即已成为看山还是山的高手了吧。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坚守的“信念”。例如在亚里士多德的那个时代,所有人无一例外地坚信“力是维持运动的原因”。现在我们看来,这是多么愚蠢无知。然而在那个时代,能够提出如此大胆的科学猜想已是人类进步的标志。或许在几百年几千年后,那时的人类会嘲笑我们:“看那群愚蠢的人,竟然还在用石油和内燃机,多么不干净。”可若是在当下,我们停止了科学探索,放弃了研究,或许以后便听不到这“嘲笑”了。就如同若干年前的某伟人声称,我们发明了蒸汽机,所有能够被发明的都已发明完了。若是大家都珍视这一“信念”,那么也就不会有我们现在如此辉煌的义明了。
奋不顾身追寻真理的人,从来不吝惜自己的“信念”,因為他们就是在质疑中成长,在破碎中找寻完整的。他们也不畏惧与时代抗衡,一股脑儿地冲向铜墙铁壁。他们也有信念,那只有一个字:真。
教师点评
本文是从“我们坚持的到底是信念还是执念”这个角度进行思考的。作者首先肯定了“坚持信念”,接着又明确提出“若是你珍视的信念变成了执念,那便应当舍弃”,进而深入揭示主旨“追寻真理的路上,从来都不需要固执己见的信念,而需要在不断发现中,推翻、重建,再推翻、再重建”。本文作者善于辩证地分析问题,体现了很强的思辨能力。
(褚亿钦)
谈信念
王佳祺
于世人而言,信念有其多样性,但多关乎个人,执着而琐碎;于哲学家而言,除却世人皆有之生活信念,其更执着于真理之追求,坚定而深远。这两者看似一浅一深,实则却是辩证统一的,只因信念中有理性便孕育真理。
世人之信念,千奇百怪。虽有其特殊性,却终究不离“生活”二字。高深者如陶渊明,唯求东篱采菊,归于自然,然不论后世之人有何评价,亦是生活之信念;寻常者如我们,或求小桥流水人家,或攀功名利禄,兢兢业业。此皆理性积极之信念。然世人之信念也有偏差之处。从小者而言,就是欲念。非理性而固执己见,其所珍视之“信念”自然与真理毫无干系。从大者而言,被错误华丽包装过的信念即是灾难。就以民族主义为例,作为教育程度甚高的德国和日本必然知晓信念的重要性,因而统治者将狭隘的民族主义包装成“信念”的包裹、“真理”的包裹,战争便多了一份助燃剂。如今世界的难民问题亦是种错误信念的结果。因而,世人的信念中真理与虚妄并存。
而哲学家呢?其不同于世人之处,便是以理性剔除了信念中恶的一面,即哲人曾说的“毫不留情追寻真理的人将欣然抛弃自己形成的无论什么‘珍视的信念”。古希腊时期,苏格拉底面对狂热的民主,一杯毒酒以求真理。民主亦是他的信念,但他所追寻的真理则是更为平等理性、不为权贵操控的民主。启蒙运动时期,君主专制仍在各国问盛行。哲学家亦是世人,却一面挣脱陈旧信念的束缚,一面构筑更先进的社会面貌。
世人跟随信念才看得到事物的发展,而追寻真理者则是预测事物的演变而抛弃固有信念。主动与被动之间,真理却是亘古不变地站在原处等人揭晓。
真理的发现离不开信念的构筑。世人皆知若欲推动时代之发展,必要实践真理。那么,在此借用鲁迅先生的一句话——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时代的大轮廓便是在信念与真理中交织蹒跚着向上发展的。
教师点评
本文整体运用对比手法,通过世人和哲学家的对比,严谨中肯地指出“世人的信念中真理与虚妄并存”,而哲学家“以理性剔除了信念中恶的一面”。整篇文章从“世人”和“哲学家”两方面进行阐释,摆脱了非此即彼的狭隘的思维方式,而是全面辩证理性地来审视两者对待“信念”的不同,并深刻揭示出两者的不同在于主动与被动,在于理性与非理性。
(褚亿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