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秸秆还田节肥增效又生态
2016-10-20孙丽英丁卓张锡玉
孙丽英 丁卓 张锡玉
导读:每年7~8月为蔬菜换茬的季节,也是环卫工人最忙的时候,因为他们要清理蔬菜秸秆。为解决秸秆污染问题,纪台镇曹官村村支书带领村民利用生物菌剂加快秸秆还田,将蔬菜秸秆垃圾转化为生物有机肥,既保护了生态环境,又提高了蔬菜生产效益。
寿光市2015年设施蔬菜播种面积40 020 hm2,其中设施茄子播种面积2 668 hm2,分布在纪台镇、田柳镇和文家街道。寿光市蔬菜秸秆还田从2014年开始起步,按照“先示范再推广”的原则,率先在纪台镇曹官村附近每个村选2~3个示范棚进行示范,一年后逐渐推广开来,2015年又扩大到青州市何官镇,面积累计达到33.35 hm2以上。经过2年的示范推广,应用该技术的农户普遍反映良好。
据调查,每667 m2温室茄子秸秆干质量为1 000~1 500 kg,全部还田后,在施用基肥时可减少30%的有机肥用量,在茄子产量不减少的情况,口感变优,设施内的生态环境逐步改善,多年不见的蚯蚓明显变多了,土传病害和叶部病害有所减少。
1 选用适宜的生物菌种
茄子秸秆木质化程度高,需要纤维分解能力强的生物菌种。为提高土壤中营养元素活性、增加土壤中有益菌的生态优势,需要在菌种中加入固氮、解磷、解钾的菌种;为增加土壤中有益菌的生态优势还要加入其他的生物菌,也可直接选用“溢满园”生物菌肥作为菌种。秸秆还田在一年中最热的7~9月进行,此期土壤深层温度可达到65℃以上,维持时间可达到13~18天,耐高温的生物菌种才能于高温闷棚后在土壤中发挥作用,因此要求所有菌种必须耐高温,而秸秆还田的大部分菌种都具有在逆境中产生内生孢子的功能,且具有较强的抗高温
能力。
2 培养菌种
在秸秆还田中应用的菌种至少应包括木霉菌素[1],枯草芽孢杆菌,放线菌[2],乳酸菌,淡紫拟青
霉[3],固氮、解磷、解钾细菌等。将这些菌种按照一定比例充分混合后加入洁净的棉籽皮中进行充分培养,每1 g培养料中有益菌活孢子2 000亿个以上后,将生物菌种培养好后,按每667 m2 40 kg的用量撒入秸秆还田的设施土壤表面,等待深翻。
3 秸秆还田
秸秆还田的程序可分为以下步骤:一是培养秸秆还田的菌种;二是修复破损的温室薄膜,准备密闭的环境;三是用粉粹机将蔬菜秸秆粉粹成1~
2 cm的碎屑,蔬菜秸秆既可以为新鲜的秸秆、叶片,也可为晒干的蔬菜秸秆、叶片,利用纪台镇曹官村村支书李延平自己发明的粉碎机将蔬菜秸秆、叶片等粉碎,这种粉粹机现已申请了专利,机型小、功率大,1 334 m2左右的温室所需的蔬菜秸秆一般仅2~3 h就可粉粹完成;四是将粉粹的蔬菜秸秆、圈肥(一般是鸡粪,不进行秸秆还田前,667 m2用量为30 m3,进行秸秆还田时667 m2用20 m3)及培养好的菌种一起混匀撒施,为加快秸秆腐烂,需深翻土壤40 cm以上;五是平整土地后大水灌溉;六是用微膜全覆盖地面,然后密闭温室薄膜,在晴好天气下进行高温发酵,加上水、鸡粪和生物菌种的共同作用土壤温度能达到65℃以上,经过15~20天的持续发酵,可杀死其中的大部分病原微生物,而秸秆还田中生物菌由于是内生芽孢,耐高温能力强,尚能存活。
4 撒施、发酵秸秆
应用生物菌种促进秸秆发酵后,取得了明显效果,使秸秆腐熟时间进一步缩短,从原先的3个月以上缩短为8天,圈肥从原来每667 m2施用30 m3减少到20 m3,化肥用量比原来减少了30%;根结线虫病等土传病害大幅减少,茄子、番茄、黄瓜的根结线虫病也很少发生。据调查,经过2年的秸秆还田后,蔬菜根结线虫病发病率为0,黄萎病、枯萎病和细菌性病害的发病率分别降低为3%、2%和1.5%,蚯蚓数量增加,产品品质提升明显。
5 注意事项
秸秆还田后一定要深翻土壤,防止土壤板结不渗水造成无氧发酵;秸秆还田后,要适当增加氮肥用量,将碳氮比维持在40∶1左右,加快有机物的矿化速度,提高土壤中可吸收营养成分的含量;浇水量一定要充足,确保菌种充分湿透;土壤犁底层要打透,避免水分累积,使土壤通透性差,造成无氧发酵条件。
在没有秸秆粉碎机的地方或温室中无三相电的地区可选用旋耕机代替,即在蔬菜产品收获完毕后,将温室内吊绳缠绕到头顶以上高度,然后将旋耕机开到温室内,直接进行秸秆还田。在秸秆还田后撒施生物菌种和所施用的有机肥后深翻土壤,再用旋耕机整平地面后,覆盖微膜,密闭温室进行高温闷棚。
参考文献
[1] 王建锋,陆宁海.木霉菌在农业中的研究与应用前景[J].安徽农学通报,2008(14):41-42.
[2] 关晔晴,张宝俊,韩巨才,等.植物内生放线菌在农业上的应用研究进展[J].农业技术与装备,2011(6):52-53.
[3] 黄永香,肖炎农,黄蓉,等.应用玉米秸秆生产淡紫拟青霉36-1菌株孢子[J].中国生物防治,2007(4):338-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