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山大洋飞渡万里起宏图行记中巴经济走廊
2016-10-20陈杉曹槟刘阳
□文/陈杉曹槟刘阳
雪山大洋飞渡万里起宏图行记中巴经济走廊
□文/陈杉曹槟刘阳
巴基斯坦旁遮普省巴哈瓦尔布尔地区的中兴能源光伏电站全景。中兴能源巴哈瓦尔布尔光伏电站300兆瓦机组已于今年上半年竣工,年发电量可达4.8亿度,至少可满足20万个巴基斯坦家庭的日常用电需求。□图/新华社
这里是喀喇昆仑雪山脚下的苏斯特干港,一辆辆厢式货车鱼贯而过,送去巴基斯坦的水果,载来中国的百货;
这里是印度河平原上的海尔-鲁巴经济区,数千名工人干劲十足,一台台彩电冰箱组装出厂,走进巴基斯坦千家万户;
这里是阿拉伯海海滨的瓜达尔港,谁曾想,昔日小渔村建起了万吨级码头,鲜活的海鲜从这里走上世界餐桌;
……
这里是中巴经济走廊。北起中国喀什,南至巴基斯坦瓜达尔港,纵贯3000余公里,辐射数十亿人口。
“我们要发挥走廊建设对两国务实合作的引领作用,以走廊建设为中心,以瓜达尔港、能源、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合作为重点,形成‘1+4’合作布局。”2015年4月,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巴基斯坦,作为“一带一路”重大先行项目,走廊建设全面提速。
一路走来,印象最深的是一项项落到实处的早期收获,一幅幅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
一路走来,听的最多的是一句句肺腑之言,一份份对未来的热盼:“来自中国兄弟的礼物”“几百年一遇的机遇”“国家和地区命运就此改变”。
从雪山走来,向大洋奔去,中巴经济走廊万里飞渡,铺陈出一幅共同发展的雄伟宏图。
一项项早期收获让巴基斯坦民众得到更多实惠
巴基斯坦北部地区,中巴喀喇昆仑公路在雪山间蜿蜒向南,600多公里的路上,货车、客车、小轿车络绎不绝,偶尔还有欧美背包客穿行其间。
当地商人阿弗扎德对这条“中巴友谊之路”再熟悉不过,他每月3次开车去新疆补货。2015年9月,公路升级改造一期项目全线通车,阿弗扎德喜不自禁:“路宽了,车速快了,北上新疆红其拉甫口岸可以节省半天时间!”
“要致富,先修路”,这条中国发展经验,巴基斯坦人感同身受。多年来,由于资金缺乏、设备落后,这里的很多路修修停停,成了断头路。如今,在中巴经济走廊建设推动下,巴基斯坦基础设施发展迎来飞跃。
左图:5月6日,工程人员在白沙瓦—卡拉奇高速公路项目(苏库尔—木尔坦段)工地上工作。该项目沿线地区GDP占巴总量90%以上,人口达1.38亿,建成后将成为连接巴南北的经济大动脉和国防要道,也是中巴经济走廊的重要组成部分。右图:行驶在喀喇昆仑公路上的运输卡车。喀喇昆仑公路北起中国新疆喀什,南至巴基斯坦塔科特。正在建设中的喀喇昆仑公路升级改造二期项目(哈维连—塔科特段)将把这条中巴陆上的通道进一步向巴基斯坦的腹地延伸。□图/新华社
今年4月,作为中巴经济走廊首个重点公路项目,喀喇昆仑公路升级改造二期项目正式开工。沿着喀喇昆仑公路南下至首都伊斯兰堡附近,就能接入巴基斯坦公路网络。老司机萨达特说:“等路都修好了,我一定要开车去看看南方的大海。”
这或许很难想象,但现实的确如此:在伊斯兰堡,每天有一半时间处于停电状态,偏远地区情况更糟糕,停电时间甚至长达18个小时。巴基斯坦前驻华大使阿克拉姆·扎基说,交通落后和电力危机是长期制约巴基斯坦经济发展的两大因素,走廊建设将帮助巴方解决这两大难题。
巴南部信德省贾姆皮尔地区,33台巨大风机矗立在戈壁之上,一叶叶直径77米的白色扇叶迎风转动。2014年11月,中国三峡集团风电一期项目投入运行,仅去年一年就为当地发电1.4亿度,解决了6万户家庭用电难题。
“以前家里大半天都没电,现在每天供电能多3~4个小时。晚上能用电扇送送风,睡个好觉了.”当地居民阿桑说。今年1月,三峡集团风电二期项目正式开工,阿桑期盼着彻夜通明的一天。
中国驻巴基斯坦大使孙卫东说,中巴经济走廊目前突出能源、交通基础设施等项目,回应巴基斯坦的迫切需求,通过见效快的项目,让巴广大人民切实感受到走廊的效益。
一波波建设热潮推动走廊建设落地生根
“一个月的工资有15000卢比(约150美元),还有加班费,养活家里没问题。”30岁出头的穆达萨尔是拉合尔轨道交通橙线项目的一名钢筋工人,他对眼下这份工作十分满意,干劲十足。
在穆达萨尔身后,一座座20米高的水泥桥墩排成一线,通向巴基斯坦第二大城市拉合尔繁华市区,近万名工人在工地上干得热火朝天。
历史名城拉合尔,承载过莫卧儿王朝的辉煌记忆,留下过中国高僧玄奘的西游足迹。千年沧桑,古城的现代化脚步同样迅疾——在中国企业帮助下,这里将建起巴基斯坦第一条城市轨道。
39岁的项目经理王峰来自古丝路起点中国西安,如今成了“一带一路”建设大军中的一员。王峰参与过京沪高铁设计,拿过国家基建最高奖詹天佑奖。他说,他的团队将按照京沪高铁的质量要求建造拉合尔城铁。“平稳、舒适,就算在车上立一根烟,跑完全程也不会倒”,
从拉合尔驱车4个小时,便来到巴基斯坦腹地“火炉之城”木尔坦。M4高速公路项目现场热浪滚滚,烈日晃得人睁不开眼。不过比天气更热的是工地上的建设热情。洒水车、碾路机和大货车来来往往,工人们常常一干就是8个小时。
“M4高速公路是有名的断头路,我们盼着把这条路修通盼了很久啦。”皮肤黝黑的阿里用手抹干额头的汗水,幸福地憨笑。今年6月,M4高速公路成为亚投行首个联合融资项目,解决了资金短缺这一后顾之忧,项目建设明显提速。
从木尔坦一路向南,直抵阿拉伯海海滨,卡西姆火电站现场人来车往,一派繁忙景象,200米高的主体烟囱即将封顶。卡西姆火电站位列中巴经济走廊能源项目优先实施清单之首,投入使用后将补足巴基斯坦1/4的电力缺口。
在巴基斯坦南部信德省贾姆皮尔地区,由中国三峡集团投资建设的风电二期和风电三期工程。2014年11月,中国三峡集团风电一期项目投入运行,仅去年一年就为当地发电1.4亿度,解决6万户家庭用电难题。□图/新华社
为了让巴基斯坦的百姓早日摆脱电荒,电站建设日以继夜,歇人不歇工。巴基斯坦总理谢里夫曾亲临现场,为工人们加油鼓劲。项目管理人员康从钦笃定地说:“明年年底‘巴铁’就能用上我们发的电了。”
巴基斯坦总统侯赛因对中巴经贸、基础设施、安全等领域合作稳步推进给予高度评价。他说,走廊建设正取得令人满意的成果。
一次次深度融合不断充实中巴命运共同体内涵
走进海尔—鲁巴经济区厂房,悬挂的中巴两国国旗格外醒目。上百名巴方工人在冰箱、洗衣机等产品的流水线上有条不紊地操作。
海尔—鲁巴经济区坐落在拉合尔市郊,从这里下线的海尔牌家电已成为巴基斯坦最受欢迎的外资家电产品。经过本土化改良的快速制冷空调非常适合巴基斯坦的酷热夏季,通电后直接续洗的洗衣机也能应对当地不时断电的状况。
谢赫扎德是园区3800多名巴方员工中的一员,他把园区当成了自己的家。“我父亲也曾在这里工作。中国师傅教给我很多东西,现在我已经可以指导其他巴基斯坦员工进行生产。”腼腆的谢赫扎德露出自豪的笑容。
在海尔—鲁巴经济区巴方合资人贾维德·阿夫里迪看来,中巴经济走廊是座金矿,双方只有在机制、团队和文化习俗上适应彼此,才能获得最大的成功。
本土融合让中国企业契合巴方市场需求,也让当地人获得大量工作机会。巴基斯坦政府报告显示,走廊建设将带来200万个就业岗位。
“巴基斯坦劳动力市场巨大,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是我们的需要,对中国产能走出来也有益,”巴基斯坦中巴经济走廊特使扎法尔如是说。
利相融,更要心相交。负责M4高速公路建设的中铁一局项目团队在木尔坦戈基拉驻扎了一年多时间,和当地百姓结下了深厚情谊。村民们经常挑着自家种的芒果、葡萄,送给中国朋友品尝。
施工间隙,中国工人为当地免费修筑了两座便桥。“这样一座桥造价也得8万元人民币,但我们真心觉得值得。”项目经理魏磊说,只有身在其中,才能真切感受“巴铁”情谊,“老百姓的友好善意给我们很大动力”。
一份份未来期盼通向共同繁荣的美好明天
从空中看,走廊最南端的瓜达尔港像一只伸入印度洋的“锚”,距离国际海运主航道和能源通道咫尺之遥。
尽管拥有独特的地理位置、优良的港口条件,瓜达尔港的开发却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踟蹰不前。2013年,中国公司获得瓜达尔港运营权,昔日小渔村焕发新的生机:
——设备修缮一新,数个万吨级吊装码头重新投入使用;
——港口迎来第一艘万吨级货轮,瓜达尔海鲜由此走向世界;
——新机场即将开工,未来可起降空客A380等大型客机;
——各地投资者纷至沓来,仅今年4月就接待350余次,最高时一天要接3个考察团……
展望未来,当地人期待瓜达尔港能像深圳、迪拜一样繁华绚丽。瓜达尔港城市规划局局长穆尼尔说,“瓜达尔港将成为物流和能源的中转站”;瓜达尔市市长巴卜·古拉卜更是信心十足:“瓜达尔将成为中巴经济走廊的‘明珠’、巴基斯坦的‘迪拜’!”
从更大层面看,作为中亚和南亚腹地对接印度洋的窗口,瓜达尔将使中巴经济走廊具有“陆海一体”的格局,进而带动形成区域互联互通大格局。伊朗总统鲁哈尼今年3月明确表态支持中巴经济走廊建设,“希望将瓜达尔港与伊朗港口连接起来”。
巴基斯坦总理谢里夫不止一次强调,中巴经济走廊将惠及整个中亚、南亚和中东地区,为30亿人带来福祉。
热潮,涌动在这“一带一路”的交汇之处;希望,正冉起雪山与印度洋。情义相挺、义利相牵,中巴经济走廊必将拥有更美好的明天。
海尔—鲁巴经济区冰箱生产车间。海尔—鲁巴经济区位于巴基斯坦的拉合尔市,由中国海尔集团和巴基斯坦当地公司合作经营。□图/新华社
拉合尔轨道交通橙线项目工地一角。拉合尔轨道交通橙线项目是“一带一路”战略框架下中巴经济走廊首个正式启动的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图/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