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当前形势下市政办公建筑适应性设计方法

2016-10-19黄杰华

建筑与装饰 2016年5期
关键词:设计理念

黄杰华

摘 要 随着我国政治改革的深入进行,市政办公建筑越来越受到相关政府机构与群众的关注。如何提升市政办公建筑的实用性,丰富其办公功能,是现代建筑设计师与施工人员必须思考的问题,其应不断引进市政办公建筑适应性设计方式,结合办公建筑实际用途,适时更新设计理念,确保办公建筑能够更符合当代社会需求。本文结合市政办公建筑核心设计内容与设计特点,从重视市政办公建筑的选址、建设功能多样的市政办公建筑等方面阐述适应性设计方式。

关键词 建筑功能;市政办公建筑;设计理念;适应性设计方法

市政办公建筑与普通办公建筑相比,更具有公共性、行政性等特点,是政府机构工作人员办公的场所,肩负着更大的责任,涉及很多政治、文化与经济方面的问题,其设计理念与方式更加复杂。同时,市政办公建筑一般由公共财政管理部门负责,既是投资方,也是建设方[1],可能会存在逃避监管的问题,为设计过程增加了主观色彩。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市政办公建筑经过了几次重大变革,出现了很多較为独特的建筑,但因为受到多种内外部因素的影响,建筑仍存在形式单一、内容苍白、规模过于宏大的问题,因此,需加大对市政办公建筑适应性设计方法的重视力度,确保建筑建设的质量与有效性。

1 市政办公建筑核心设计内容

市政办公建筑直接代表着整个城市的风貌,在设计过程中,其设计内容主要有:市政办公实际功能、展现城市文化特色、表达民主象征、体现公共性与地域性。其中,建筑功能与建筑内部空间、布局、细节结构等方面都有着较大关系,同时也与政府机关本身职能有关。基于建筑地域性的角度分析,市政办公建筑承载着整个城市的历史文化,是城市凝聚力、向心力与形象的集中表现[2],因此,设计人员应深入了解城市的文化底蕴后,再进行设计,让市政建筑成为群众表达民主权利的场所,更好地深化城市政治改革。

2 市政办公建筑设计特点

从普通办公建筑的角度分析,其设计应重点关注建筑本身办公环境与空间结构的合理性,但市政办公建筑不仅需要满足这一条件,更应考虑城市文化与历史,即在设计过程中应兼顾效率与公平,确保建筑能够更好地代表城市形象。

市政办公建筑主要的使用对象是政府机构的公职人员,且服务对象更加广泛。同时,建筑的投资、养护、管理都具有公共性特征[3],这更加提升了市政办公建筑的设计要求,其主要表现在群众与政府机构的矛盾,建筑既要展现出政府严肃、端正形象,又要最大程度上便利群众服务,因此,在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这几个方面,确保建筑设计的合理性与可行性。

3 市政办公建筑适应性设计方法

当前,很多市政办公建筑已经开始重建或者扩建,因此,须加大对其设计的重视程度,引进先进适应性设计方式,协调好建筑中经济利益、政治利益和社会利益之间的关系,统一规划好建筑内部结构,使得建筑能够更充分地发挥其作用。

3.1 重视市政办公建筑的选址

市政办公建筑具有公共性的特征,其投资由公共管理部门承担,因此,为提升市政办公建筑选址的合理性,在设计前,应深入调查群众意见[4],通过实地走访、发放问卷调查等方式,公开地收集群众对于选址的建议。在调查过程中,应遵循集约性、通达性原则,防止出现自我放逐等方面的问题。

适应化设计化方式,强调一体化设计,既能够保证政府部分机构的隐蔽性,也可更好地服务于群众,同时,该种设计方式有利于节省城市土地,当前,大部分的市政办公楼都选择改建、扩建、原地重建等方式,或者建设在城区的新发展区域,其市政条件较好,交通较为便利,且配备设施完善[5],可有效节省投入,满足市民要求。

3.2 建设功能多样的市政办公建筑

在设计市政办公建筑时,应重视更新设计理念,确保设计过程的合理性。在传统市政办公楼中,多采用“大院模式”,随着设计方式的变化,市政办公楼开始呈现出更为开放的布局,通常而言,市政广场与市政办公楼都连在一起,重视以中轴线为主的布局,以突出市政建筑的中心位置,但这种方式不利于群众表达出自身政治意愿,未营造出良好的参政议政气氛[6]。当前,部分市政办公建筑打破常规,将办公楼建设在某一公共区域中,从而打破城市市政建筑的严肃性,提升建筑外部的民主性与公共性,将办公楼当成城市区域中公共的一部分,合理地降低城市市政办公建筑的中心位置。

在适应化设计理念中,设计师可结合城市公共空间,基于系统的角度出发,研究出新型布局模式,改变传统市政办公建筑的中心地位,克服其弊端,真正建设一个功能多样、民主开放的市政办公楼。

3.3 提升市政建筑的生态性

随着人们生态环保意识的提升,市政办公建筑的生态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实际设计过程中,相关设计人员应根据城市中发展战略,重视协调设计中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将传统大面积硬质广场转变为绿色环保生态广场,增加建筑空间外部的舒适性与多样性,用分散型、绿色型、水面型小广场代替中心型大广场,提升广场的空间层次,营造出良好的亲民感,保障市政建筑能够充分发挥其作用。如在气候条件较为湿润的南方,可在办公建筑内部加入空中花园、开放型庭院等设计,使得建筑内部的通风更加顺畅。通过被动式环保方式,避免出现额外设备的情况,最大程度上节省建筑的投资。

3.4 协调建筑中办公功能

市政办公建筑有三个不同模块:一是为群众提供服务的便民性窗口,具有公共性;二是维持部门正常秩序但与群众有一定接触的部门,具有相对保密性;三是绝对保密部门,具有严肃性与不可侵犯性。在设计中,设计师应合理转化办公功能,将其转换成空间的层次性,利用垂直、水平方式,区分市政办公建筑的办公功能。

3.5 转变办公建筑空间结构

市政办公建筑有着显著的行政阶级划分,不同区域建设的标准也会发生相应变化,在这个过程中,设计人员可按照以下两方面进行设计:首先,按照政府部门的部门划分,将部门限定在建筑的某一范围,形成较为开放地工作氛围;其次,集中不同层次的人员,形成对应的等级空间。两种设计方式各有优点,设计时,工作人员应根据建筑实际情况而选择,提升设计的有效性。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市政办公建筑设计存在一定的特殊性,不仅需要考虑建筑本身的功能,更应注意体现建筑的政治性能与行政职能。在实际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应结合政治发展需求,结合适应性设计理念,促使建筑朝着集约化方向发展,强化建筑务实、节能减排的功能,充分协调建筑中各类办公功能,转变办公建筑的空间结构,提升建筑整体的生态性,使其更符合现代化设计要求。在这个过程中,政府部门应适当加大对建筑的监督,提升其建筑质量的同时,节约建筑成本,确保建筑能够更好地发挥其作用。

参考文献

[1]邢双军,管斌君.农村地区“非成片历史建筑”的生存困境与化解对策——以宁波市鄞州区东吴镇为例[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4):15-18.

[2]Laura Anna Pezzetti,吴涵儒.以设计为导向的历史性城市景观——一项意大利案例的研究[J].建筑与文化,2015,(01):74-77.

[3]金树东.积极践行治水新思路全力保障首都水安全——在2015年北京市水务工作会上的报告[J].北京水务,2015,(01):1-7.

[4]唐辉.论县区级城市规划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以徐州市铜山区规划管理信息系统为例[J].科技创新导报,2015,(06):168-169.

[5]唐庆君.基于SWOT分析的规划设计方法研究——以某产业基地规划设计为例[J].建筑设计管理,2015,(04):61-63.

[6]彭辉.对上海浦东新区政府职能转变的定量评价——以浦东综合配套改革为视角[J].陕西行政学院学报,2015,(02):22-28.

猜你喜欢

设计理念
高层住宅小区的建筑设计分析研究
建筑设计下的海绵城市思考
绿色包装设计探讨
现阶段城市高层建筑设计问题试分析
现代服装设计中剪纸元素应用分析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探讨
自然和生态理念在扬中市郊区城南公园建设中的应用实践
茶叶包装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