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经济时代高校财务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6-10-19央珍
央珍
[摘 要]随着行政事业单位改革的深化,高校作为教育类事业单位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面临重大转变。高校除依靠财政拨款满足发展需求外,还需要开发多元化的筹资渠道。资金来源的多元化,增加了高校财务的利息相关者,随着利益相关者数量的增加,对于高校财务信息披露将会产生更高的要求。目前,我国高校财务信息披露体制陈旧、管理内容冗杂、管理系统不够规范,未能充分满足利益相关者对信息的需求。
[关键词]信息经济时代;高校;财务管理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06.010
[中图分类号]G64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06-00-02
0 引 言
在现代信息经济时代,提升高等学校的财务管理水平,是解决高校财务管理问题、提高管理效益与效率的必要措施,是加快高校事业发展繁荣的迫切需要。目前,我国高校在财务披露体制的建设方面,正在不断地完善,主要通过建立规范的内部管理制度来达成规范信息披露这一目标,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高校财务管理仍有很大的进步空间。因此,本文以财务管理模式为突破口,采取历史分析与现实分析、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定性分析方法,结合信息经济时代特征与高校财务管理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深入研究高校财务管理模式,这对于提升高校财务管理效率,推动科研活动的良性运作和高校教育的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1 信息经济时代高校财务管理的外部需求
一直以来,我国高校经费由政府出资、管理,这种管理体制由于责、权、利分配缺乏活力,导致高校缺乏自主性和积极性。随着经济体制和教育体制的完善,高校需要越来越多的资金来维持和鼓励在校教师和科研团队积极创新,而健全的金融体制为高校获取更多的资金支持提供了多样化的融资渠道,促使高校财务管理越来越复杂,涉及利益相关者越来越多,改革高校固有的财务管理模式已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
与此同时,运用信息化技术改变教育管理模式、推进教育现代化改革,已经成为高校发展教育的必然趋势。高校财务管理与信息技术的融合,逐渐得到政府重视。高校作为教育产业的龙头,肩负着为国家输出高素质人才、高品质科研成果的重大任务。因此,高校财务管理急需运用信息技术工具提高管理效率,改变教育管理模式、强化信息管理手段,为提升财务管理水平奠定基础。
2 信息经济时代高校财务管理的应变基础
2.1 分级、分类管理的全面实施
信息条件下分级、分类管理是高校财务管理的必由之路。在外部挑战和内部改革共存的宏观环境下,既要求高校要集中统一,又要求其必须适应新的变化,在二者之间取得平衡,实施分级、分类管理。首先,实行学校和校内各部门的分级管理,体现事权、财权分离原则。同时,针对不同的财务资金建立不同的管理模式,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其次,学校财务管理应因事分钱,采取分级、分类管理,在预算范围内保证资金的活挪活用。最后,应重点强调服务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的原则,应加强成本意识和效益意识,按照信息经济的要求,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不断适应新的宏观环境。
2.2 财务评价体系的普遍推广
在高校内部建立合理的财务管理评价体系,有利于充分发挥政策的导向作用,引导各管理部门正确把握财务信息和财务风险,还可以激励各高校财务管理进一步进行总体绩效评价,使高校财务管理模式不断完善。构建财务管理评价系统必须紧紧围绕如何实现多渠道融资、合理编制预算和配置资源、客观反映高校财务情况等方面。高校实现自身发展的前提是必须不断加强财务管理、强化财务融资。与此同时,高校融资也面临许多压力。因此,高校可以通过构建合理的指标体系来检查融资的情况及管理情况。另外,高校预算评价指标体系也是反映高校规模和效益的综合体系,通过设置不同的评价指标,实现监督预算编制的管理职能。对于资源配置效率的评价,主要体现在对学校合理配置资源和高效利用资源的评价,有助于高校节约支出,提高办学效益、优化结构、合理配置资源,逐步实现效益最大化。最后,针对高校综合财务状况和经济责任的评价,也是高校财务管理的重要任务之一。这两类评价一方面反映了高校的总资产运行情况,另一方面真实地反映了高校的经济基础和经济潜力。
3 信息经济时代高校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3.1 缺乏系统的监督机制
由于高校财务管理缺乏系统的监督机制,且高校资金大部分来源于政府拨款,使高校在资金使用方面出现了很多问题,比如:办公经费流失严重、业务招待超标、创收偏差等。其中,高校创收资金校内外循环现象越来越普遍,涉及学校多个部门,其金额大、范围广、发展快,严重危害了高校内部财务管理模式。另外,高校内部缺乏严谨的财务内控制度,导致资金循环和管理存在安全隐患。目前,高校各个部门均出现过挪用公款、监守自盗等违法行为,可见,高校必须积极建立财务内控制度,完善监督机制,从而促进高校财务管理模式的顺利实行。
3.2 缺乏系统的评价体系
自高校扩招以来,高校在办学规模、资源利用、人才输出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使高校的信息经济活动越来越丰富,但同时风险也越来越大。因此,如何科学、客观地对高校财务管理系统进行评价显得十分必要。目前,尽管很多高校都统一了财务核算口径,也明确了财务分析指標,但各指标代表含义模糊且存在交叉,仍未形成一个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影响了高校财务管理水平评价的真实性、科学性。
3.3 缺乏完善的风险预警系统
高校作为社会公益事业的代表性单位,是国家财政重点拨款单位。很多高校管理者只关注学校的短期效益,肆意贷款、融资,没有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科学融资,并将金融风险转嫁到政府身上,且资金使用途径模糊不清、管理不善,没有很好地规划资金的用途,比如:教职工津贴、教材、科研经费及管理费用应占比重等。仍有部分高校用学费和财政补贴来偿还贷款,受制于学生生源和国家政策,给自身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可见,高校建立完善的风险预警系统已经成为提高高校财务管理效率的关键。
4 信息经济时代高校财务管理的对策
4.1 建立健全高校财务预警系统
建立健全财务预警系统是对高校财务管理模式进行客观评价的可靠前提。从风险产生的角度考虑,高校财务管理预警系统应设立观测、判断、决策财务指标,对高校可能或者即将面临的财务风险实行实时预测和监督。建立完善的高校財务预警系统,可以及时发现并处理财务风险,将风险降至最低。
4.2 强化高校财务预算管理
预算作为高校财务管理的核心工作,是高校财务活动正常运行的依据。首先,强化预算的参与机制,将战略目标细化到部门,充分调动预算管理参与者的积极性,形成上下齐动的沟通渠道,为预算管理提供优良外部环境;其次,保证预算编制科学化、客观化,建立预算编制监管部门,严格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制定预算,根据不同项目综合考虑并调整预算,充分发挥预算管理的积极作用;再次,谨慎调整预算方案,保证预算调整能最大限度地解决出现的财务问题,做到预算调整制度化、规范化;最后,硬化预算约束、强化预算管理,为建立预算管理制度、创新财务管理模式提供保障。
4.3 推进高校财务管理智能化建设
高校财务管理如果想利用信息技术工具提高管理效率,就必须改变教育管理模式、利用信息技术强化管理手段,建设智能化高校财务管理模式。建设智能化高校财务管理模式,,必须实现高效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开放化、多元化。具体操作应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第一,规范信息来源,提高信息录入质量;第二,改进财务管理方式,提高财务管理效率;第三,促进财务信息化建设,改善财务服务质量;第四,规范全校收费管理工作,科学管理创收资金。
5 结 语
信息经济时代,高校的财务环境、财务来源、财务观念及财务管理机制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应从宏观、微观层面系统地分析高校财务管理模式的运行及其构成。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全方位地理解高校财务管理模式在运行过程中面临的问题,结合信息经济时代特征和实际问题寻求科学对策,进而提升高校财务管理效率、推动高校教育的快速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陈剑.电子政务下高校财务管理方式创新[J].财会通讯,2009(23).
[2]刘淑莲.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几个基本理论问题的探索[J].财政研究,1997(4).
[3]陈艳.探究高校财务预算管理常见问题与对策[J].现代营销,2014(10).
[4]蒋兰天.我国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现状及对策探索[J].中国经贸导刊,2015(14).
[5]徐小英.浅谈财务人员提高能力的途径[J].当代经济,2015(12).
[6]洪倩倩.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分析[J].品牌月刊,20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