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探讨
2016-10-19宋霖婧刘佩琳
宋霖婧 刘佩琳
[摘 要]随着事业单位办公、科研条件的逐渐改善,以及大量通用设备、专用设备的购置,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原值日趋增加,数量庞大。但目前,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却依旧存在诸多不规范的现象。这些情况影响着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并成为国有资产流失的隐患。本文根据当前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展开讨论,并提出建议。
[关键词]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06.007
[中图分类号]F8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06-00-02
固定资产是科研事业单位重要的支撑条件,也是维持科研事业单位正常运转、完成各项科研任务的基本条件和物质基础。如何科学有效地管理好固定资产,对提高科研事业单位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增强其竞争力极其重要。
作为一名科研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人员,笔者在工作中遇到了一些待解决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在事业单位中普遍存在,降低了资产管理的效率,并成为国有资产流失的安全隐患。本文将列明在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1 目前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资产管理人员的责任界定不清晰
在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中,管理者的管理范围常常界定不清晰。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相关工作一般为:国有资产决算的编制、固定资产账目管理、固定资产档案管理、资产报废、政府采购、进口产品资料上报、仪器设备进口减免税手续办理、统计报表上报、采购流程管理等。部分单位以上几部分内容的管理为同一人,岗位职责不相容。
固定资产管理者是管理固定资产还是国有资产有时界定不明确。狭义的国有资产指法律上确定为国家所有的并能为国家提供未来效益的各种经济资源的总和,包括经营性国有资产和非经营性资产。
固定资产的管理者有时也会依照国有资产的管理标准,承担单位产权内土地房屋、仪器设备对外出租出借、接受捐赠等手续的办理。由于以上责任范围易与其他部门重合,因此会造成各部门间责任互相推诿的现象,从而降低工作效率。
1.2 具体科室资产管理员对管理范围内的资产不够负责
在实际工作中,事业单位资产的管理往往是分级管理,财务会计负责单位的固定资产总账,单位资产管理人员负责单位固定资产明细账,各科室固定资产管员负责本科室的固定资产实物管理具体工作。首先,事业单位科室的资产管理员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是兼职的;其次,科室的成立、撤销,人员流动,会导致资产管理员的流动性增大,因此存在具体资产管理员对管辖范围内的固定资产不够负责,固定资产的借用、转移相关手续不完善或未及时办理上报,固定资产的存放地点不清楚,科室固定资产管理员交接时手续不完善等问题。以上问题均会成为国有资产流失的隐患,容易造成盘亏盘盈,并严重影响固定资产的利用效率。
1.3 存在重购置轻管理的现象
科研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资金来源主要为财政部门或上级主管部门的财政拨款,对于其是否充分利用且发挥最大效益,缺乏现行有效的考核标准与手段。通过对过去固定资产管理的相关论文进行梳理发现,从十几年前开始,相关论文中就提出在国有资产管理中严重的重购轻管问题。时至今日,这种现象依然存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事业单位对财政部修缮购置项目的申报、审批较为重视,盲目购置,对项目中设备后期到货、验收、使用情况的管理不重视。第二,部分设备闲置,利用率不高且无人监管。第三,固定资产重复购置。第四,部分设备后期维护保养成本较高。
1.4 单位内部管理制度不完善、产权不明确
目前,部分事业单位未成立专门的固定资产管理部门,而由财务部门进行兼管,而资产实物则由各科室自行管理。由于管理人员是兼管,因此不能对固定资产管理形成较细致、系统的管理,也不利于单位内部管理制度的建立。且由于对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单位内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完善,容易造成职责不清、多头管理、谁都管也谁都不管的现象。而单位内资产产权不明确,也往往源于制度不完善、知情人员的流动、执行监督不力、历史遗留等问题。
2 对加强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建议
固定資产管理工作之所以存在上述问题,很大程度上源于事业单位历史上长期存在的粗放式管理方式,还有一部分源于现有管理体制依旧不完善。针对以上问题,应进一步完善固定资产管理体系、加强区域共享,并对使用情况进行考核以提高使用者的重视程度。
2.1 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事业单位应根据本单位特点、管理特色建立并健全适合本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财务核算制度、审计监督制度、科研设备使用管理制度。
在制度中应明确本单位资产分级管理的具体层级、各岗位人员的责任。财务会计应及时与单位的资产管理人员进行账目核对,使本单位的资产账账相符。单位的资产管理人员应及时与各科室资产管理员核对各科室的资产账目。具体科室的资产管理员应及时了解本科室固定资产的总量、存在状态以及增减变化情况,使单位资产账实相符。实验室设备管理部门应及时在单位内部调配闲置仪器设备、监督并考核科研仪器设备的利用情况、协助科室进行设备的维修维护工作。
2.2 加强重视,设立专门的固定资产管理部门
由于对固定资产管理的不重视,单位在设置固定资产管理岗位时往往存在岗位职责不相容、一人多岗的现象。采购与资产账目管理,档案管理工作应该互相分离,建议可由上级主管部门下发正式文件,明确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人员的职责,将购置与管理岗位分离,使固定资产的购置、管理、使用环节有机结合起来,并层层落实。管理岗位应理解并及时掌握相关政策、法规,并将其落实到日常管理之中。
2.3 合理配置固定资产
要实现单位内外部资产共享,盘活存量固定资产。
解决固定资产重购轻管的问题,最重要的手段就是严格控制固定资产的配置、并对现有资产进行合理调剂、区域共享。首先,在科研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配置方面,应尽可能地减少重复配置。在审批各单位申报的财政部购置项目时,应减少区域内重复购置大型设备的许可;对于其他设备的申请,应根据本单位现有固定资产的情况进行审批,减少重复配置导致的资源浪费、利用率降低、浪费设备维修保养资金等问题。其次,对固定资产的购置应执行预算管理制。各单位应根据本单位存量资产的现状和内部运行需要,建立严格的资产购置预算制度,单位内部各部门新购固定资产的,需在上年报送的当年预算内购置。财政部在考核各单位财务预算的执行时,应同时考核依靠财政性资金购置的固定资产使用情况,按照使用情况进行考评,考评结果应影像下一年度财政修购项目、财政资金拨付情况。最后,对于长期闲置、不能有效利用的固定资产,上级主管部门应按需调剂,以至物尽其用。
2.4 強化单位内部监督职能
科研事业单位的审计部门有责任对本单位的固定资产从采购至到货管理的全过程进行监督,确保流程的正规性。其次,应对固定资产的出租出借、转让、捐赠、报废等进行监控,对固定资产退出时的收益是否及时上缴进行监督。科研事业单位实验室管理处统管本单位科研设备,应对科研设备使用的安全性、有效性、合理性进行监督,并对固定资产的利用率、共享情况、完成科研课题、项目数量进行考核,将考核结果纳入科室年度绩效考核之中。
2.5 实现资产管理信息化、网络化
科研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具有数量多、分布广、类型复杂的特点,要进行科学、系统化的管理,必须改变传统的卡片管理模式,而变为信息化、网络化管理。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特别是房屋构建物的产权不明晰问题,也可以由信息化来解决。2015年底,财政部积极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软件的网络版升级,相信在事业单位完成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网络化后,会利用网络技术,加速实现信息共享。
主要参考文献
[1]董晓东,马静.科研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9(11).
[2]高建强.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探讨与研究[J].经济师,2006(9).
[3]徐晓音.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财会研究,2006(5)
[4]康全国.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经管视线,2011(1).
[5]龚福和.我国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20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