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妇科手术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策略研究

2016-10-19毕淑红孙英娜

糖尿病新世界 2016年9期
关键词:妇科手术围手术期护理糖尿病

毕淑红 孙英娜

[摘要] 目的 研究探讨围手术期护理策略在妇科手术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根据随机数表法原理将该院2014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妇科手术合并糖尿病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并将所有患者分为例数均为43例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治疗期间仅接受常规化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展开围手术期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此同时观察组患者血糖达标率与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对比常规化的护理措施,围手术期护理模式在妇科手术合并糖尿病的患者中应用效果更为理想,可提高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促进护理效果的实现,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 围手术期护理;妇科手术;糖尿病

[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6)05(a)-0151-02

虽然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病症,但也具有终身性。研究分析发现糖尿病的产生主要有胰岛素分泌异常以及胰岛素功能缺陷[1]。归根结底就是高血糖,病理特征多表现为内分泌代谢紊乱。作为一种终身性疾病,糖尿很容易引发不同种并发症,常见的有肾功能衰竭、酮症酸中毒、循环衰竭以及脑卒中等。一旦引发并发症,将会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甚至会危及患者的生命。而妇科手术本身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因此,糖尿病患者在实施妇科手术的时候,病情会变得更为严重,同时妇科手术的危险系数高于非糖尿病患者。为促使妇科手术糖尿病患者能够获得更为理想的护理效果,可采取围手术期护理模式。该文根据随机数表法原理将该院2014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妇科手术合并糖尿病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研究探讨围手术期护理策略在妇科手术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根据随机数表法原理将该院2014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妇科手术合并糖尿病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患者年龄35~70岁,平均年龄为(43.5±8.6)岁,糖尿病病程1~9年,平均病程为(3.8±2.4)年。其中子宫肌瘤11例、宫颈癌13例、子宫内膜癌21例、卵巢囊肿16例、子宫脱垂12例、功能失调子宫出血13例,所有患者空腹血糖均超过6.9 mmol/L,2 h葡萄糖口服糖耐量试验超过11.0 mmol/L。经诊断所有患者均符合妇科手术合并糖尿病的诊断标准。该研究活动均在患者知情且同意的基础上展开。并将所有患者分为例数均为43例的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年龄、病情、症状等基础信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常规化护理:在患者实施手术前,护理人员需要为患者注射普通胰岛素,促使患者血压降至正常水平。在手术前3 d,需要每天测定患者血糖,保证患者血糖指数<8.6 mmol/L,餐后血糖指数并未超过11.1 mmol/L,且无电解质情紊乱等情况。在患者手术操作期间,为预防出现酮症酸中毒与高渗性昏迷的情况,针对手术时间超过2 h的患者进行血糖检测,并调整胰岛素的输入量,同时还需保证手术中输入的液体并无糖份。手术结束后检测患者血糖指数,并补充适中的盐水,且调整胰岛素的使用量。

围手术期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接受常规化护理措施的同时,还需加强围手术期护理模式。首先,术前护理。大部分患者在手术操作前伴随焦虑、忧郁、抵抗力下降以及恐惧等多种心理,而这些心理情绪的产生,必然会影响术后恢复与护理效果。基于此护理人员需要在手术前为患者提供必要的心理护理,时刻注意观察患者心理变化,并予以安慰与开导,增强患者的自信心,促使其配合各项护理。与此同时在充分了解患者个体化差异的基础上,及时调整患者胰岛素的使用量。术前半小时为患者实施抗感染护理措施,并输入广谱抗生素与抗厌氧菌药物。其次,术中护理。在手术操作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当注意并采取有效措施预防伤口愈合不良的情况出现,减少患者组织损伤和皮下脂肪液化等情况。要减少这些并发症的出现,医护人员应尽可能减少或不用电刀。最后,术后护理。在患者手术结束后,加强护理可有效促进患者康复。预防感染护理。医护人员实施各项操作,必须遵循无菌条件,经常更换输液与注射的部位,并加强导尿管与引流管的护理。在各项护理措施实施的过程中,保证患者会阴部、皮肤以及口腔等部位的清洁,适当使用抗生素的量。为促进患者手术切口愈合,可利用红外线进行照射,每次照射的时间不超过半小时,每天照射2次。在患者出院的时候,护理人员应明确告知患者各项注意事项,即出院后保证1~2个月的休息时间,拆线1周后方可淋浴,术后1个月后才能有性生活与盆浴,按时来院接受复查。与此同时护理人员还应向患者普及糖尿病基础性知识、药物护理方法、饮食、心理调整方法,定期回访,及时调整患者药物的使用量,预防并发症与低血糖的发生。

1.3 观察指标与判定方法

观察所有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住院时间、血糖达标率与护理满意度。根据患者护理效果制定调查问卷,在患者出院的时候发放给每一位患者,由患者主观判断评价临床护理效果,并及时收回。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的检验采用χ2检验,组间比的检测为单因素方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

护理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显著低于对照组,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观察指标的比较

护理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为(2.1±0.3)d,明显少于对照组的(7.9±0.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此同时观察组患者血糖达标率与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从最近几年的临床数据就可以了解到,妇科手术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人数越来越多[2]。糖尿病患者非常容易并发心、脑、肾等重要性器官疾病。而这些疾病的发生会明显增强手术危险系数,且糖尿病患者抵抗力较差,术后非常容易引发伤口感染。如若围手术期处理不当,将会影响患者的康复,甚至加重病情,危及患者生命安全。在妇科手术实施期间,糖尿病对患者产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而最为重要的就是血糖不稳定以及术后感染[3]。高血糖会降低患者胰岛素分泌水平,增加患者脂肪、蛋白质以及酮体等,而这些因素均会加重患者病情。临床中影响患者血糖最主要因素为手术应激反应和心理因素。因此,在手术前护理人员对患者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妇科手术结束后,最为常见的并发症就是感染,而感染也是引起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4]。在糖量充足的地方,细菌更容易繁殖,同时患者术后自身免疫力与抵抗力相对较差,更容易引发感染,且一旦出现感染极不容易控制。因此,在患者手术结束后,护理人员就需要加强各方面的护理,预防感染的出现。该次研究活动对患者实施的护理措施是包含多方面的。而研究结果也表明,相对比常规化的护理措施,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更有利于患者康复,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综上所述,相对比常规化的护理措施,围手术期护理模式在妇科手术合并糖尿病的患者中應用效果更为理想,可提高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促进护理效果的实现,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张金凤.妇科疾病合并糖尿病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3,19(2):158-159.

[2] 董春萍.57例妇科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护理[J].糖尿病新世界,2015,16(6):161.

[3] 李雪,王红梅,毕丹.合并糖尿病的妇科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J].中国保健营养旬刊,2013,18(8):271.

[4] 张世琼.老年妇科恶性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4,14(5):138-139.

(收稿日期:2016-01-27)

猜你喜欢

妇科手术围手术期护理糖尿病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可吸收医用膜预防妇科术后盆腔粘连的疗效分析
品管圈在妇科手术患者健康教育管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