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彩色超声多普勒判断2型糖尿病微量蛋白尿患者股总动脉粥样硬化的应用价值

2016-10-19黄小云

糖尿病新世界 2016年9期
关键词:蛋白尿微量多普勒

黄小云

[摘要] 目的 探讨彩色超声多普勒在判断2型糖尿病微量蛋白尿患者股总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2013年2月—2015年10月在该院收治的40例2型糖尿病伴微量蛋白尿患者(病例组)和21例无微量蛋白尿患者(对照组)股总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有无斑块及狭窄形成,并比较两组患者IMT、斑块及狭窄发生率及IMT和蛋白排泄率(uAE)关系。 结果 病例组组和对照组股总动脉IMT分别为,0.97±0.19,和0.87±0.18,病例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股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动脉狭窄率分别为67.5%(27/40)和45.0%(18/40 )显著高对照组38.1%(8/21)和19.0%(4/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与对照组患者uAE分别为85.3±35.9和16.8±9.2,病例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且病例组患者uAE与IMT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speasor=0.67,P<0.05)。 结论 彩色超声多普勒超声可作为股总动脉粥样硬化和狭窄的诊断方法,对于uAE显著增高患者,股总动脉斑块形成风险显著增加。

[关键词] 彩色超声多普勒;2型糖尿病;微量蛋白尿;股总动脉

[中图分类号] R4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6)05(a)-0057-03

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一类慢性血管性病变,也是是冠心病、脑梗死、外周血管病的主要原因[1]。2型糖尿病患者持续高血糖,对血管内膜损伤较大,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高危人群。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和股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和动脉狭窄的发生率远高于普通人群,动脉粥樣硬化是导致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脏、脑及下肢缺血性病变的重要原因[2]。因此,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进行早期诊断及干预能够降低相应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因此,该研究选取2013年2月—2015年10月在该院收治的61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彩色超声多普勒在判断2型糖尿病微量蛋白尿患者股总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为临床股总动脉粥样硬化超声诊断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2月—2015年10月该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61例为研究对象,61例患者中40例存在微量蛋白尿(病例组),21例无蛋白尿(对照组),61例患者中男性29例,女性32例,患者平均年龄(56.2±15.4)岁,病程5个月~24年。所有患者符合1999年WHO提出的糖尿病诊断和分型标准。经询问病史及各项检查均无异常发现。排除可能引起蛋白尿的其他疾病及影响因素,如各种类型的原发性慢性肾小球肾炎、 尿路阻塞性疾病、 泌尿系感染以及免疫系统疾病等。

1.2 仪器与方法

采用非凡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7~13 MHz。狭窄程度分级[3]:轻度(<50%)、 中度(50%~69%)、 重度(70%~99%)、 闭塞,根据动脉管径、 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期流速(EDV)、平均流速(Vm)等血流动力学参数综合判断血管腔狭窄程度。狭窄度=(狭窄处原血管管径-狭窄处残留管腔)/狭窄处原血管管径×100%。

1.3 斑块的超声分类

参照天坛医院血管超声报告[4],斑块可分为4类:①扁平斑:局部隆起或弥漫性增厚,呈较均匀的低回声;②软斑:局限性地突入管腔,显示不同程度的混合性回声或均匀的弱回声,表面有连续的回声轮廓及光滑的纤维帽;③硬斑:斑块内钙化或纤维化局部回声增强,后方伴声影或较明显的声衰减;④混合性斑块:表现内部回声不均匀,强、中、低回声混杂。形态多为不规则,表面不光滑,有时可见溃疡形成的“火山口”征。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7.0软件完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IMT比较

病例组组和对照组股总动脉IMT分别为,0.97±0.19和0.87±0.18,病例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股总动脉脉斑块及狭窄发生率

病例组股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及动脉狭窄率为67.5%(27/40)和45.0%(18/40)显著高对照组38.1%(8/21)和19.0%(4/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4 IMT与UAE的关系

病例组与对照组患者uAE分别为85.3±35.9和16.8±9.2,病例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且病例组患者UAE与IMT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speasor=0.67,P<0.05),见图1。

3 讨论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及生活习惯西方化,2型糖尿病发病率越来越高,临床流行病学研究显示,我国糖尿病人群接近1亿人。如此庞大的病人群体占用大量医疗资源,给患者及家属带来沉重的医疗负担。

大量研究认为[5-6],脂质代谢障碍为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变基础,其特点是受累动脉病变从内膜开始,一般先有脂质和复合糖类积聚、出血及血栓形成,进而纤维组织增生及钙质沉着,并有动脉中层的逐渐蜕变和钙化,导致动脉壁增厚变硬、血管腔狭窄。病变常累及大中肌性动脉,一旦发展到足以阻塞动脉腔,则该动脉所供应的组织或器官将缺血或坏死。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高血糖的同时合并脂代谢障碍,动脉粥样硬化及狭窄的发生率显著高于普通人群。同时又有研究报道[7],2型糖尿病患者微量蛋白尿与全身内皮细胞功能损伤和大血管病变的严重程度存在相关性,合并微量蛋白尿患者发生颈动脉和股总动脉斑块形成及狭窄的风险显著高于无微量蛋白尿患者。王国萍等[8]对2型糖尿病微量蛋白尿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相关性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认为糖尿病合并微量蛋白尿患者的颈动脉内膜增厚率明显高于单纯糖尿病组,提示合并微量蛋白尿的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病变风险显著增加。

患者股总动脉IMT 可作为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预测指标之一,该指标其主要反映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严重情况[9]。IMT增厚程度在一定水平上反映了患者动脉血管内皮细胞的脂质浸润情况和患者全身血流动力学的改变情况。股总动脉硬化斑块形成是2型糖尿病的重要并发症之一,斑块形成可导致股总动脉的狭窄甚至闭塞,造成下肢缺血、坏死,严重患者甚至需要截肢。因此,对2型糖尿病患者股总动脉狭窄及斑块形成进行早期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临床意义[10]。

在该研究中,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61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股总动脉进行了检测,探讨了其狭窄和斑块形成与微量蛋白尿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合并微量蛋白尿患者股总动脉IM明显高于无微量蛋白尿患者,且微量蛋白尿患者股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及动脉狭窄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因此该研究认为,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微量蛋白尿是发生股总动脉狭窄及斑块形成的重要危险因素。进一步分析还显示,微量蛋白尿患者uAE与IMT呈正相关rspeasor=0.67,提示uAE显著增高患者,股总动脉斑块形成风险显著增加。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方便、无创且可重复操作、能直观显示血管结构和血流动力情况,对于判断股总动脉等下肢血管病变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因此,该研究认为彩色超声多普勒超声可作为股总动脉粥样硬化和狭窄的重要检查方法,对于uAE显著增高的2型糖尿病患者,股总动脉斑块形成风险显著增加,应进行早期干预,降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參考文献]

[1] Yamada N. Atherosclerosis in diabetes mellitus[J].Nihon rinsho. Japa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 2006,64(11):1985-1990.

[2] Li JW, He SY, Liu P, et al. Association of 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GDM) with subclinical atherosclerosis: a system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 BMC Cardiovasc Disord, 2014(14):132.

[3] 高明杰, 华扬, 贾凌云. 2型糖尿病患者颅内、颈部、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的超声研究[J].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2010(10):1691-1698.

[4] 宋桂芹,何银凤,董可辉,等.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狭窄的超声研究[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9(3):169-172.

[5] Maiti R, Agrawal NK. Atherosclerosis in diabetes mellitus: role of inflammation[J]. Indian J Med Sci, 2007,61(5):292-306.

[6] Ray A, Huisman MV, Tamsma JT, et al. The role of inflammation on atherosclerosis, intermediate and clinical cardiovascular endpoints in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J]. Eur J Intern Med, 2009,20(3):253-260.

[7] Nishimura H. Diabetes mellitus and atherosclerosis[J]. Nihon rinsho. Japa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 2011,69(1):131-137.

[8] 王国萍,杜群.糖尿病肾病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相关性研究[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09,25(7):172-173.

[9] Agarwal AK, Singh M, Arya V, et al. Prevalence of peripheral arterial disease in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and its correlation with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and its risk factors[J]. J Assoc Physicians India, 2012(60):28-32.

[10] Murdolo G, Smith U. The dysregulated adipose tissue: a connecting link between insulin resistance,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and atherosclerosis[J]. Nutr Metab Cardiovasc Dis, 2006,16(1):S35-S38.

(收稿日期:2016-02-14)

猜你喜欢

蛋白尿微量多普勒
TIR与糖尿病蛋白尿相关性的临床观察
刘光珍治疗肾性蛋白尿临床经验
付滨治疗肾性蛋白尿经验及验案举隅
微量注射泵应用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六味地黄汤加减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258例
基于多普勒效应的车随人动系统
基于多普勒的车辆测速仪
早期微量肠内喂养对极低出生体质量儿预后的影响
分析仪预处理器在微量氧检测中的改进应用
一种改进的多普勒雷达跟踪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