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糖尿病患者胆囊切除术的疗效观察

2016-10-19姜轶山

糖尿病新世界 2016年9期
关键词:胆囊切除术老年糖尿病并发症

姜轶山

[摘要] 目的 该文就不同胆囊切除术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方法 选择该院2013年11月—2015年10月期间所收治的48例胆结石合并糖尿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实验组(n=24)与参照组(n=24)。实验组患者给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参照组患者给予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围术期指标、血糖控制情况、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少于参照组,手术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参照组,实验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优于参照组,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合并糖尿病患者更具优势,可降低手术创伤性与并发症发生率,利于术后康复,具有较高的实践价值,可在临床中广泛推广。

[关键词] 老年糖尿病;胆囊切除术;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 R58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6)05(a)-0081-02

糖尿病是临床上极为常见的慢性疾病,糖尿病患者的胆结石发病率要高于非糖尿病者[1]。针对老年糖尿病胆结石患者而言,其机体免疫力会有所低下,因此患者的手术耐受性较差,在手术治疗时易出多种并发症,再加之血糖控制不佳,对患者的术后恢复带来不利影响,故选择合理有效的手术方法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对该院2013年11月—2015年10月期间所收治的患者给予两种不同的手术疗法,现将研究过程及结果做一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对象均为该院2013年11月—2015年10月期间所收治的48例老年胆结石合并糖尿病患者,均经CT、MRI、MRCP等影像学检查结果被确诊。所有患者均符合WHO糖尿病的相关诊断标准[2]。将48例胆结石合并糖尿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实验组(n=24)与参照组(n=24)。实验组中男性14例,女性10例;年龄均在60~76岁,平均年龄为(68.3±2.2)岁;糖尿病分型:1型糖尿病2例,2型糖尿病22例;糖尿病病程在2~10年之间不等,平均病程為(5.3±1.3)年。参照组中男性15例,女性9例;年龄均在60~78岁,平均年龄为(68.8±2.4)岁;1型糖尿病1例,2型糖尿病23例;糖尿病病程在2~13年之间不等,平均病程为(5.6±1.5)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临床对比。排除标准:将60岁以下患者、肝肾功能不全患者、精神疾病患者予以排除。两组患者及其家属对于此次研究具有知情权,均可积极配合治疗。

1.2 方法

实验组患者予以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术前30 min,取2 g头孢曲松钠予以患者静脉滴注,防止发生感染;之后对其实施气管插管全麻,形成气腹,在腹腔镜引导下将胆囊准确切除。

参照组患者予以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术前30 min,取2 g头孢曲松钠予以患者静脉滴注,防止发生感染。对患者实施持续硬膜外麻醉,之后在其右上腹取一经腹直肌切口,将胆总管、胆囊三角充分暴露,并将胆囊管与胆囊动脉分离结扎,对胆囊进行剥离,并将胆囊动脉与胆囊管仔细切断。两组患者在术后均给予常规抗感染治疗,并及时更换敷料。

血糖测量:在手术前3 d、术后后3 d,均需对患者进行血糖检测,并取平均值。在手术前,要对患者的血糖加以控制。手术结束后,在患者的进食期间需进行肠胃营养供应。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并将患者手术前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予以记录。并发症包括感染、胆瘘、术区脂肪液化、低血糖、代谢性酸中毒、酮血症等。

1.4 统计方法

此研究中,两组患者的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 17.0数据软件包进行数据整理,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均为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差(x±s)表示并进行t检验。并发症发生率为计数资料,采用(%)表示并进行χ2检验。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的围术期指标

经不同手术方法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少于参照组,手术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参照组,两组数据经统计学软件处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对比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

手术前,实验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与参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均有所升高,上升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餐后2 h血糖均有所提高,实验组的上升程度小于参照组,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数据见表2。

2.3 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

经不同手术方法治疗后,实验组患者中共有1例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4.17%(1/24);参照组患者中共有9例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37.50%(9/24);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经统计学分析,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数据见表3。

3 讨论

老年胆结石合并糖尿病患者,免疫力低下,身体器官功能逐渐减退,对疼痛或炎性刺激的敏感性较差[3]。病变胆囊多为慢性的炎性反应,糖尿病胆结石患者通常出现胆囊壁水肿情况,易使胆囊与其附近组织粘连,为手术治疗增加了难度[4]。因此在糖尿病胆结石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要加以重视。文中为寻求更为合理有效的手术方式,对于该院近期收治的患者给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与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开腹胆囊切除术在胆结石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较为常用,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逐渐引用腹腔镜胆囊切术,较易被患者接受。针对胆结石合并糖尿病患者,不管病情轻重,均需给予及时的手术治疗,如果患者在出现急性胆囊炎后,会严重影响其血糖控制效果,因此及早为患者实施腹腔镜手术治疗尤为必要[5-6]。腹腔镜属于微创技术,还可为手术提供更为清晰的视野,将病变组织准确切除,也能够确保手术顺利进行。传统手术具有较大的创伤性,可将患者交感神经激活,增加肾上腺激素分泌,加快糖原的分解代谢,致使患者血糖明显上升,引起多种并发症,在增加手术风险的同时,也不利患者的术后康复[7]。

此次研究中,实验组患者给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参照组患者给予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少于参照组,手术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参照组,实验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优于参照组,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经统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一研究结果充分说明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糖尿病胆结石患者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合并糖尿病患者更具优势,利于血糖控制,降低手术创伤性与风险,同时也可减少并发症,利于术后康复,具有较高的临床实践价值。

[参考文献]

[1] 袁文昌,李杰.糖尿病患者胆囊切除术的临床治疗探讨[J].糖尿病新世界,2014,34(10):42.

[2] 徐辉,王荣寅,沙元霞,等.胆囊疾病合并2型糖尿病、高血压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护理[J].淮海医药,2011,29(1):72-73.

[3] 刘绍琴.老年糖尿病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效果[J].糖尿病新世界,2015(14):136-138.

[4] 杜德晓,宫轲,张能维,等.老年急性胆囊炎合并基础疾病患者胆囊切除术手术时机的选择[J].山东医药,2011,51(10):76-77.

[5] 高志强,李建文,蔡宏俊,等.糖尿病患者行腹腔镜及开腹胆囊切除术81例报告[J].临床外科杂志,2011,19(12):815-817.

[6] 邓小军.糖尿病与非糖尿病患者两种不同胆囊切除术治疗效果的临床观察[J].糖尿病新世界,2015(11):102-103.

[7] 戴旭东,徐月华,徐大鹏,等.腹腔镜与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对糖尿病患者影响的对比研究[J].腹腔镜外科杂志,2011, 16(11):850-851.

(收稿日期:2016-01-29)

猜你喜欢

胆囊切除术老年糖尿病并发症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的应用
结合视嗅觉刺激的优质护理对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后康复的影响
浅析腹腔镜治疗用于小儿胆囊结石治疗的临床效果
经脐单孔腹腔镜与传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有效性及安全性比较的Meta分析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舒适护理模式对疼痛感的控制效果
膝关节镜联合透明质酸钠治疗老年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