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水利经济的良性发展循环机制

2016-10-19丁靖琼程国锋

水能经济 2016年9期
关键词:循环良性

丁靖琼 程国锋

【摘要】本文在解释了水利经济、水利經济良性循环发展的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现阶段我国水利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良性循环机制的必要性,最后从市场、价格、体系和企业自身四个角度,提出了推动水利经济良性循环发展的措施建议。

【关键词】水利经济;良性;循环

1、水利经济与循环经济概念

1.1 水利经济的概念、特点

水利经济其实质是一种经济系统,是人类利用水资源禀赋,在不同区域建立起来的经济系统。

由于水利经济是依赖于水这一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它有着自身的特点。一是系统性,即水利经济和其他经济系统系统一样,建立于经济学的供给和需求理论、市场和政府关系理论的基础上,还涉及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二是稀缺性。这是有水资源的稀缺性所决定的,水资源的季节、地域分布存在较大差别,我国还存在着人均水资源占有量远地域世界平均水平的问题,供给和需求的矛盾在我国是一个突出问题。三是平衡性。水利经济包含了社会、经济、自然的各种属性,作为市场经济需要鼓励高效有序的市场竞争,但却不可以突破一个系统、一个流域的综合承载力,这是一个综合各因素取得平衡的过程。四是公共性。水资源的公共特性使得水利经济也区别于其他经济系统,政府在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2 水利经济良性循环

循环经济基于既定资源存量约束,通过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提高自然资源生产率,来获得经济发展的一种发展方式。水利经济良性循环,是循环经济的一种。

水利经济的良性循环,就要解决如下的问题:一是单项水利工程、设施、项目的良性循环问题,二是水利经济与社会环境和谐发展问题,三是水利经济与国民经济的协调问题。它是要实现水利经济与社会、环境、自然的和谐共处,实现更高的发展质量。

2、水利经济发展现状与问题分析

2.1 是水利经济的政策扶持力度不足

例如,水利事业收费机制的公正性和合理性不足,水费的收费标准不够合理,水费收取在执行上存在难度,水利企业、部门的对社会的公益支出部分补偿机制尚不健全,水利企业管理体制中面对洪涝等自然灾害的预防与应对措施不完善等,这些都导致水利企业、部门的支出过大,难以承受水利经济改革和发展的压力。又如,水利工程、水利事业在地方政府层面,受限于地方财政的紧张、困难局面,建设的推进、建好后的维护工作都进展缓慢。对于一些中小型、乡镇水电企业,还存在着管理体制落后、设施陈旧的问题。

2.2 是水利经济资金筹措面临困境

水利经济的公共属性较为突出,在资金筹措上的特点包括资金流量大、投资回收期长、投资回报相对较少,这导致融资服务机构在水利经济项目上积极性不足,水利经济特别是水利设施建设存在较大额融资困境。

2.3 是水利经济的软硬件资源缺乏

从软件来说,先进的科学技术、优秀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都是水利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当前在水利经济领域,相对于水利设施和工程建设方面的经验丰富的人才,拥有先进管理理念的管理型人才更显缺乏。而从硬件来讲,工程设施的先进性对各种水利经济产品、服务的科学技术水平也有较大影响。目前工程设施建设也比较滞后。

3、水利经济建立良性发展循环机制的必要性

水利经济建立良性发展循环机制的必要性,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看:

3.1 水利经济的良性发展循环机智是水利经济发展的必然方向

水是人来赖以生存的公共资源,水利经济是基础设施的一部分,也是经济发展的一部分。以三峡工程、南水北调工程为代表的水利工程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这些水利工程项目的循环机制却并没有跟上。以供水为例,供水更多作为一种免费商品或价格低廉的产品向公民提供。但是在现代经济发展中,供水的价格收费体系也要充分体现市场调节和资源配置作用,跟上整个国家市场发展的步伐。

3.2 水利经济的良性循环发展机制于国家经济发展有益

水利工程的建设作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打开筹资渠道,重视与民生和谐共处,对国家经济发展都有重要意义。这是因为,水利经济是整个国民经济的重要领域,它的健康发展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的发展。

3.3 水利经济的良性发展循环机制能够帮助水利工程正常运行

水利经济的建设,存在着投入产出不平衡,建设管理不衔接的问题。水利经济在建设阶段的高投入在进入运行阶段后在产生社会效益的同时却没有产生相应的经济效益。这给水利事业带来了支出负荷过大的问题,这些问题包括资产流失、效率低下、管理匮乏、工程老化失修、职工生活贫困等,阻碍着水利的发展。因此,对于从事水利经济的各个企业、部门来讲,建立良性发展循环机制也是它们加强自身输血造血能力,顺应改革发展潮流的需要。

4、建立水利经济良性发展循环机制的路径

4.1 推进水利经济市场机制建设

长久以来水利产品的收费体系不合理,这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和配置的低效,阻碍了水利市场的发展。因此,要建立起水利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就必须以水利市场机制的建设为前提,这一方面顺应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也有利于纠正水利工程过去的不规范做法,推动水利经济走上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4.2 推动水利工程商品化以及水资源资产化进程

一方面,积极推进水价改革,推动计价方式和比价关系的合理化,优化水资源配置。水价改革工作要注意根据水利工程建设成本、进度情况进行调整,也要推进阶梯式计价办法,同时完善水价的管理制度。另一方面,水资源和水设施服务资产要逐步实现有偿化。水利设施要加强资产管理,层层落实管理责任制,减少年久失修的情况的出现,务求资产的保值增值,促进在运营中的良性循环。

4.3 推动水利经济发展体系的建设

包括:(1)水力资源投资体系,明确投资主体,规范水利投资市场;(2)运营和监管体系,从物态管理向价值管理转变;(3)水价收费体系,确保水价的收费合理;(4)水利经济政策管理体系,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5)水资源服务体系,包括设施的完善和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刘轩昂.论新时期水利经济如何建立良性循环机制[J].财经界学术版,2016.

[2]潘姜楠.刍议新时期加强水利经济科学发展的有效对策[J].经济视野,2014.

[3]郭萌.对发展水利经济的几点思考[J].水利水电工程,2015.

[4]程国强.水利经济良性循环发展机制的构建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15.

猜你喜欢

循环良性
小剂量左甲状腺素对良性甲状腺结节的治疗效果及促甲状腺激素水平分析
眩晕宁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80例临床研究
The arrow that saved my life救命之箭
P2P良性退出大考 何以实现全额兑付
良性甲状腺结节需要治疗吗?
基于省级精品教材多元自主学习平台的螺旋上升学习研究
PDCA循环在持续改进领导教育质量中的应用
浅析英语词汇记忆策略
分层、过滤、循环教学法初探*
物质能量循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