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声引导下局部化疗对晚期胰腺癌的应用价值

2016-10-19李婧陈娟樊建群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6年4期
关键词:胰腺癌生存率局部

李婧 陈娟 樊建群

超声引导下局部化疗对晚期胰腺癌的应用价值

李婧1陈娟2樊建群3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局部化疗对晚期胰腺癌的应用价值。方法收取于我院就诊的87例晚期胰腺癌的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接受超声引导下局部化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全身化疗。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肿瘤区域血流参数、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1年生存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缓解率为62.2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8.10%,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流分级、最大血流速度下降幅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89%,明显少于对照组76.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1年生存率为33.33%(15/45),对照组为23.81%(10/42),两组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对晚期胰腺癌患者进行超声引导下局部化疗,对于肿瘤体积临床疗效提高及症状缓解均具有积极意义,是一种较为有效的化疗方法。

超声引导;局部化疗;晚期胰腺癌;疗效;彩色多普勒超声

胰腺癌是一种恶性程度极高的消化道恶性肿瘤,近年来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其起病隐匿,早期缺乏特征性表现,因此诊断较为困难[1]。胰腺癌具有很强的侵袭性,患者确诊时多半已属于中晚期,出现胰腺外转移及其他组织器官侵犯[2]。目前,针对晚期胰腺癌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案。超声引导下局部化疗即在超声引导下将化疗药物直接注射到肿瘤病灶局部,使肿瘤药物有效浓度增加,也可减少化疗引起的毒性作用[3]。本研究对我院超声引导下局部化疗治疗的晚期胰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肿瘤相关影像学指标进行了考察,以期对该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5月至2014年5月在我院就诊的胰腺癌87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纳入标准如下:①符合胰腺癌综合诊治中国专家共识中关于晚期胰腺癌的诊断标准[4];②经过影像学检查及病理学检查明确诊断为晚期胰腺癌;③排除合并其他系统严重疾病的患者;④排除合并精神类疾病的患者;⑤排除有化疗药物使用禁忌症,无法配合化疗的患者。将收取的87例患者按照接受化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45例,男性32例,女性13例,年龄32~69岁,平均年龄(58.2±7.3)岁;对照组42例,男性30例,女性12例,年龄29~70岁,平均年龄(57.4±6.9)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理分型及分期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二、治疗方法

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下局部化疗,化疗方案选择吉西他滨单药化疗。在超声引导下对肿瘤病灶进行定位,在常规消毒与局部麻醉下,经超声引导将穿刺针穿刺入肿瘤中心并注入化疗药物,应用吉西他滨1 000mg/m2,6周进行治疗1次,共进行3次。穿刺时采用彩色多普勒进行观察,对肿瘤局部重要血管进行避让。注射15m in左右采用超声进行药物注入情况的观察,确定无误后进行局部加压包扎。对照组患者亦采用吉西他滨单药全身化疗,应用吉西他滨1 000mg/m2,使用0.9%生理盐水进行溶解,治疗周期中d1、d8及d15使用,21 d为1个周期,共治疗6个周期以上评价疗效。

表1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三、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肿瘤缩小率以及血流参数等进行评价。①治疗效果:根据WHO颁布的关于实体瘤的疗效评价标准,可将治疗效果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疾病稳定(SD)以及疾病进展(PD)四个类别,其中缓解率(RR)为完全缓解与部分缓解之总和;②血流参数:根据彩色多普勒超声结果对血流参数进行评价,主要内容包括血流分级(Ⅰ~Ⅳ级)、最大血流速度以及血流阻力指数(RI);③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主要包括血液系统症状、消化系统症状以及其他症状;④生存率:对患者治疗后1年生存率进行考察。

四、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形式表示,采用t检验。假设检验标准为α=0.05,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一、两组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缓解率为62.2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8.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两组治疗效果比较[n(%)]

二、两组彩色多普勒血流参数比较

治疗前,在彩色多普勒血流参数方面(血流分级、最大血流速度及血流指数等),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3。而治疗后两组血流分级、最大血流速度及血流阻力指数等均有所下降,其中观察组血流分级明显改善的患者多于对照组,最大血流速度下降幅度也超过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3不同治疗方案治疗前血流参数比较

表4不同治疗方案治疗后血流参数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89%,明显低于对照组76.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以血液系统及消化系统症状差异最为显著,见表5。

表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n(%)]

四、两组生存率比较

对两组患者治疗1年后生存率进行随访观察,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1年生存率为33.33%(15/45),对照组为23.81%(10/42),两组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χ2=0.962,P=0.327)。

讨论

胰腺癌占全部恶性肿瘤的1%~2%,恶性程度和死亡率极高。近年来胰腺癌在我国城市之中发病率呈大幅上升趋势,且患者逐渐呈年轻化发展[5]。胰腺癌发病原因尚未明了,目前的多种研究显示,该病可能与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或是胰腺慢性疾病发展而来,亦或是由于饮食因素或是遗传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发展而成[6]。胰腺癌具有位置隐蔽、早期缺乏典型症状,恶性程度高、转移扩散快,存活期短、病死率高等特点[7]。

针对晚期缺乏手术指征的胰腺癌,如何对其进行有效的化疗,对于患者生存率的提高及生活症状的改善具有非常关键的意义。目前常用的胰腺癌化疗方案仍然为吉西他滨为主的全身化疗,然而全身化疗往往具有较为严重的毒副反应,影响患者生存质量[8]。超声引导下局部化疗是一种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瘤腔内注射化疗药物的治疗手段。该方法结合二维超声与彩色多普勒,可正确显示病灶位置、大小与血流相关情况,可在人体表面寻找最安全的穿刺点进行穿刺,并且可通过实时超声监控调整穿刺部位,确保穿刺部位及方向安全,避开人体内重要器官及重要血管,大大降低了穿刺危险,避免了其他正常组织器官发生损伤[9]。且由于直接深入瘤腔内部,使得局部药物浓度得到保证,且有效减少全身静脉循环中的残留药物,对于减少全身副作用具有重要作用[10]。

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疗效优于对照组患者,证实高浓度药物在肿瘤腔内富集的确可以提高患者疗效,与文献报道类似[11]。在彩色多普勒相关血流参数评价中,可以看到观察组患者肿瘤局部血流级别、血流速度及血流阻力也均有改善,同样印证了局部腔内注射的良好疗效。在不良反应的比较当中,局部治疗患者毒副反应明显较少,可能是因为瘤腔内药物已被最大化程度吸收,因此进入体循环的药物浓度较低,因此引起全身毒副反应的可能性变小[12]。而在生存率方面,两组患者并未发现明显差异,这可能是受到本研究观察样本数量的限制,也可能是由于患者个体化差异造成。

综上所述,对晚期胰腺癌患者进行超声引导下局部化疗,对于肿瘤体积临床疗效提高及症状缓解均具有积极意义,是一种较为有效的化疗方法。

[1]Takakura K,Koido S.Direct therapeutic intervention for advanced pancreatic cancer[J].World JClin Oncol,2015,6(6):216-219.

[2]Reynolds RB,Folloder J.ClinicalM anagementof Pancreatic Cancer[J].JAdv PractOncol,2014,5(5):356-364.

[3]耿书军,刘建玲,高官聚,等.经支气管镜局部注射辅助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疗效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J].中国内镜杂志,2015,21(3):243-245.

[4]中国临床肿瘤学会胰腺癌专家委员会.胰腺癌综合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14年版)[J].临床肿瘤学杂志,2014,19(4):358-370.

[5]杨媚,艾尼瓦尔·艾木都拉,张月芬,等.8713例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统计分析[J].中国病案,2014,15(11):56-57,34.

[6]左艳芬.胰腺癌的病因分析及其预防方法[J].健康必读(中旬刊),2012,11(8):168.

[7]Tummala P,Junaidi O,Agarwal B.Imaging of pancreatic cancer: An overview[J].JGastrointestOncol,2011,2(3):168-174.

[8]王宝中,王丽萍,李越,等.双周超常规剂量吉西他滨治疗43例转移性胰腺癌的疗效观察[J].肿瘤研究与临床,2013,25(10):700-702.

[9]孙艳翠.超声引导介入治疗卵巢囊肿疗效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5,53(20):111-113,封3.

[10]陈吉东,岳林先,冯超,等.无水乙醇与聚桂醇注射液超声引导下硬化治疗甲状腺囊性病变疗效比较[J].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2015,12(9):734-738.

[11]杜义安,俞炎平,王实,等.内镜联合125I粒子植入在老年胰腺癌患者手术治疗中的应用[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3,32(4):390-392.

[12]彭秋生,王浩斌,肖渝清.106例胰腺癌患者临床特点分析[J].西部医学,2014,26(7):869-871.

2016-01-04)

(本文编辑:梁卫江)

10.3969/j.issn.1672-2159.2016.04.012

1 433000长江大学附属仙桃市第一人民医院;2 430000湖北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超声影像科;3 433000长江大学附属仙桃市第一人民医院超声影像科

猜你喜欢

胰腺癌生存率局部
胰腺癌治疗为什么这么难
局部分解 巧妙求值
非局部AB-NLS方程的双线性Bäcklund和Darboux变换与非线性波
“五年生存率”不等于只能活五年
人工智能助力卵巢癌生存率预测
“五年生存率”≠只能活五年
STAT1和MMP-2在胰腺癌中表达的意义
局部遮光器
吴观真漆画作品选
HER2 表达强度对三阴性乳腺癌无病生存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