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生才是可以让教师变美的“镜子”

2016-10-18贾宪章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16年10期
关键词:李德镜面张老师

贾宪章

开学了,张老师说:“我会平等地爱着班里的每位同学。”可是她讨厌坐在前排的李德惠,因为他邋遢,根本无法与同学玩到一起去,作业本上经常可以看到一个个红叉。不久,张老师看到了以前教师对李德惠的评语——“李德惠是个优秀的学生,但他很苦恼,因为妈妈的病已经到了晚期……”“母亲去世对李德惠是个沉重的打击,他很努力,但他父亲责任感不强……”“李德惠性格孤僻,对学习不感兴趣,他没有什么朋友……”此时,她才意识到问题的所在,并为自己的行为感到羞愧。教师节到了,其他学生的礼物是用彩纸包的,还扎着美丽的丝带,唯独李德惠的礼物是用牛皮纸包的,张老师费了很大劲才打开,那是一只水晶石手链,有颗水晶石已经丢了,还有一瓶只剩四分之一的花露水。一些学生开始发笑,张老师制止了他们,她大声夸赞这只手链漂亮,并把它戴在手上,还擦了花露水。放学后李德惠说:“张老师,你身上的味道就像我妈妈以前一样。”从那以后,张老师变得特别关注他,多接触他,多鼓励他,有意宠着他,学期末李德惠已经成为班上最聪明的孩子。毕业时他告诉张老师——“她是他遇到的最棒的老师”。六年后,李德慧高中毕业了,他在信中告诉张老师——“她仍是他遇到的最棒的老师”。多年后,李德慧拿到了博士学位,他在信中告诉张老师——“她仍是他遇到的最棒的老师”……

因为格外珍视“李德慧特殊的成长经历”这面镜子,张老师才变成了最棒的教师、最美的教师。其实,学生对于任何一位教师来说都是一面面无所不包的“镜子”,只有格外珍视,才会准确感受学生成长的脉搏,才会及时修正自己的参与轨迹,才会实现教育进程中的合拍、共鸣,不断呈现教学相长的美好景致。

常用学生这面“镜子”,可以让教师的“尊重线条”美得更吻合。一是可以有效调整“尊重趋向”。有效的“镜面反馈”可以让教师准确掌握不同学生的实际需求,选择出最合适的时机、最有效的渠道进行针对性施教行为,才有可能发挥尊重的最大教育价值。二是可以准确呈现“尊重姿态”。丰富的“镜面资源”可以帮助教师理性地分析学生各种实际状况,理性地创设施教情境、预设唤醒情节,最大限度呈现自己的“尊重姿态”;和其他教师即时分享到各种积极的“镜面信息”,一起合理地分配现有的育人资源,一起体验有效施教的快乐。

常看学生这面“镜子”,可以让教师的“激励动作”美得更适合。一是可以让激励拥有“快乐模样”。因为鲜活的“镜面变化”可以帮助教师及时获取信息,准确进行判断,让不同成长水平的学生充分享受到适合自己的进取目标和激励方式——优秀学生需要及时更新鞭策目标,避免滋生娇骄二气;普通学生必须及时确定出激励目标,引导他们学会见贤思齐;落后学生需要确定鼓励目标,淡化具体指标的同时不断尝试信心教育和习惯养成。二是可以让激励拥有“精彩空间”。即时的“镜面资料”可以让教师的激励方式具备成长特质,恰当地根据学生的即时状况区别对待,效果理想的应及时生成新的更高的引导目标进行激励;效果不佳的应及时降低要求,生成稍低的辅导目标和激励方式。珍视学生这面“镜子”,教师的施教活动才让学生们感到自由、亲切,他们才愿意敞开自己的心扉,教育过程才会变得精彩。

常照学生这面“镜子”,可以让教师的“沟通姿态”美得更契合。一是让沟通更个性。时刻关注学生这面“镜子”,可以准确获取各种施教活动的反馈信息,便于即时营造出富有感染力的鼓励情境,恰当施加有效引导,让教师可以在有限的施教空间里充分表达出自己对具体学生的好感、肯定、鼓励等内容,使其清晰感受到自己的美好和进步,可以学会珍视自己的闪光之处。二是让沟通更轻松。时刻关心学生这面“镜子”,可以即时捕捉有效信息,易于创设富有感染力的民主和创新环境,可以让学生们在完全被信任的状态下轻松参与、探索、展现。

学生才是可以让教师变美的“镜子”。每一位教师只有用心呵护,精心擦拭,才会在自己的育人实践中与学生们渐渐形成心灵之间的巨大共鸣,才会变得最棒、最美。

(作者单位:山东枣庄市市中区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李德镜面张老师
计算镜面时间“三法”
神奇的镜面成画
荡秋千
Mobility matrix of a weakly coupled parallel multi-DIM isolator based on axial force solution①
几何映射
生机盎然
A Research on Performance Management of Civil Servan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otivation
张老师喝茶
“晨”和“辰”
“漂”和“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