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问《北青萝》
2016-10-18徐小茹
摘 要:李商隐的诗歌向来以“朦胧多义”见称于世,在解读其诗时,学界大多从“世界”的角度,联系其所处时代,定位其情感抒发。形成了这样的习惯后,很容易忽略李诗在用字与情感相融通方面的考究。从连贯性与句义上看,《北青萝》中“宁”应当读作níng;情节应当是寻僧未果后自己成为孤僧的心路过程;而如果按照纪昀先生的说法,将其中“吾”字正讹,不仅在用法上不太常见,而且也会破坏全诗的诗美,无法全面体会诗歌传达出的情感。
关键词:李商隐;北青萝;佛理;纪昀
作者简介:徐小茹(1993-),女,黑龙江佳木斯人,哈尔滨师范大学2015级中国古代文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唐宋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26-0-02
原诗:
残阳西入崦,茅屋访孤僧。落叶人何在?寒云路几层。
独敲初夜磬,闲倚一枝藤。世界微尘里,吾宁爱与憎。
“青萝”是一种攀生在石崖上的植物,“北青萝”其实是代指诗人访僧的山,亦即僧人所居之处。诗人早年曾在王屋山的分支玉阳山(今河南省济源市境内)中求仙学道,为自己的心灵觅一块清净之地,以求在牛、李党争中稍得喘息。《北青萝》即是诗人记录自己的一次访僧悟禅的“身路”与心路历程。
纵观多种唐诗选本和李商隐诗歌的选本注本(非《唐三百首》注本),《北青萝》的入选频率不是很高。究其原因,在李商隐的诗歌中,《北青萝》不符合其“朦胧多义”的特点,这是一首很容易明晰主旨的诗。也许正是因为《北青萝》主旨的明晰,让很多人忽略了它,忽略了其中的禅意,忽略了寻仙问道诗在整个唐诗史上的重要地位,也忽略了李商隐的寻仙问道诗独特的风格;而就《唐诗三百首》的诸多译本来看,主旨上的明晰更是造成了解读上的混乱:情节的逻辑顺序并没有被很好地梳理,在品读的韵味上也是稍显欠佳。
或许从作者——李商隐——的角度来讲,《北青萝》确实不具有代表性,但从“唐诗”的角度来看,《北青萝》中体现的诗人与僧人、诗人与禅理和诗人对宇宙的思考,具有着承前启后的佐证作用,也使得李商隐的形象更加完整。而单从文本内容的角度来讲,这首佛理诗也是值得深入挖掘、探究的。
问一:“宁”字读音?“宁”当何意?
“宁”字主要有两种读音:
1.níng。表示“宁静”、“安定”之意;
表示已嫁女子回家省亲、省视父母,如“归宁”,“宁亲”;
另外,守丧也称“宁”。
可见,除了“宁静”、“安定”外,níng音还与传统的行为礼节有关。
2.nìng。表示“情愿”之意,如“宁愿”,“宁缺毋滥”,“宁可”等,如: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从军行》)
表示反问,“难道”之意,如:
“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李延年歌》)
难道我不知道这个美人会亡城亡国吗?(知道却仍然追求她)实在是因为(江山易得)这样的美人再难见得了。
也有译本将例中之“宁”译为“宁可”、“情愿”(宁可装作不知道这个美人会亡国),做陈述句处理。我们还是持“难道”之说的观点,因为疑问、反问便于抬高情绪,更表现出一种难以放手的留恋与渴求,烘托出北方佳人的至美之貌。
又如: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诗经·郑风·子衿》)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史记》)
“宁可以急相弃耶?”(《世说新语》)
等等。
倪海权先生主编的《唐诗三百首译注》将之译为“何必”[1],另有李淼与李星先生主编的《唐诗三百首译析》译之为“为什么”[2],可见都是将之归为第二类,表反问。
如此有两点不妥:
一是“宁”字译为“何必”和“为什么”比较罕见。
在古诗文中,“宁”表疑问时,多当“难道”、“岂”来讲(如上述所举各例);而将“宁”译为“难道”或“岂”时,放在句子中又难以成句,句义不通。
所以我们可以设想,“宁”字所在句或为陈述之意。
可我们还应注意到的是,纵然罕见,将“宁”用作反问却不译成“难道”的,也并不是没有的,如李白的《把酒问月》中“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一句。所以我们更多的要从全诗之境来考量这个问题。
诗于此处是领悟,是觉悟,是通达。诗人不是因为感到自己的渺小而无奈、悲伤,而是感到万物之平等,之为“一”后的豁然。如前解析《李延年歌》时所说,疑问、反问等形式使情感变强,而诗行至此恰恰是抛弃俗情之处,是向内观照的、与宇宙通感的时刻,是“尘埃落定”的时刻,情感的变强会破坏这种境界。
这样联系诗境来看,更佐证了之前的猜想。
所以,此处持“níng”音的观点,即“平静”、“宁静”之意:领悟到世间万物不过是同样微小的尘埃,此时“我”的爱欲与憎欲(泛指情欲)瞬间宁静了下来。
问二:诗人见没见到“孤僧”?
《唐诗三百首译注》中持“没见到”的观点,认为三、四句是想象孤僧平日闲静幽绝的情景。
另有译本认为,诗人“路几层”后见到了孤僧,三、四句是他们二人一起回到住处后的所见所感。[3]
此处同意《三百首译注》的观点,即“没有见到”。
第二种译本联结生硬,“路几层”后,如果找到了孤僧,会使得“人何在”三字毫无意义,无意义的重复会使得此诗显得不知所云,也使得孤僧失去了“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的那种神秘感与浩渺感。
但在小方向上,“三、四句是作者想象之语”的观点并不能站稳脚跟。
此处三、四句应为诗人寻僧终未得果,自己回到孤僧住处后的所为所感,即诗人自己所做之事。
诗人在孤僧住处并未见到他,因为自己心中苦闷的情绪需要——并且是急需——得到排遣,所以他向更深更寒处涉足,急切地寻找孤僧,但一无所获。
诗人在“残阳西入”之时来访,彼时天色已晚,于是诗人又回到了孤僧的住处。但需要注意的是,此刻诗人需要宣泄的情绪已经在寻找孤僧的途中透过身体发泄大半。无人、幽静的孤僧住处给予了诗人更多的个人空间与思考空间,微凉的天气让人头脑清静,诗人沉浸在被空间拖慢了的时间中,慢慢地思索,静心地去感悟。
在初夜来临之际,他带着更深层次的、宁静的探求,敲响了钟磬。“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这厚重温和的佛音像宇宙之外的大手,轻轻探下夜空,抚平了所有喧嚣,同样以她平等亦无等、博爱亦无爱的大慈大悲注视着同样注视着她的诗人。一瞬间,诗人心中原本缠绕的俗世苦恼被抹平,他感到前所未有的宁静,一种能与超验世界神交的、更高层次的平和感充盈了他。他停下脚步倚在一枝古藤上,回想自己得到的佛理:这大千世界全是微小的尘埃,在浩渺的宇宙中稚嫩的呼吸,从来没有什么事情发生,也没有什么不能被原谅,因为连“原谅”这种情感都是不存在的。就在这一刻,“我”的情欲都静了下去。
诗人一定是访不到孤僧的,且看孤僧的住所正倚着谁人静静冥想?诗人找不到孤僧,因为诗人就是孤僧。
问三:如何看待纪昀“末句‘吾字乃‘君字之讹” 的评价?
纪昀云:“三、四格高。末句‘吾字乃‘君字之讹。”(《李义山诗集辑评》引)
如果“吾”字真为“君”字之讹,将其换回“君”字,此处即为代称,是指“孤僧”或正在读诗的人。
在古诗词中,行为主体彼此寄语是很常见的,如“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处逢席上见赠》)、“君歌且休听我歌,我歌今与君殊科”(韩愈《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等等。但因为上一问已经探究了诗人并没有见到“孤僧”,所以可以排除“君”代指孤僧。
如果将“君”解释为“众君”,即诗人与读者交谈,分享自己的经验给读者,有“众君听我细细道来”之意,如“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范仲淹《江上渔者》)、“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李白《将进酒》)等。
这里我们可以窥见,当“君”句表示与诗词中另一主角相互寄语时(单人),多用在诗词偏末尾处(专指寄语,不包括如“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等句);而当“君”表示读诗人时(众人),多用在诗词的发端处。将“吾”改为“君”不具有说服力,其一也;
而单从诗境的角度讲,将“吾”改为“君”也是破坏诗境的“正讹”。
这是一个孤僧的形象,他从尘世中来,想寻得脱离尘世的法子。领悟到“大千世界,全在微尘”的大智慧后,他终究还要将自己归回到尘世中去。
诗人刚刚触得此玄妙佛理的法门,这是一种“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的欣喜,是“移花供在家”的小心呵护与“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反复思索。在没有将这佛理完全“吃透”之时,诗人不会贸然宣讲。
孙昌武先生在其著作中提到:“人的修证建立在‘自愿本力的基础上。就是说……决定的因素是自己的‘觉悟。”[4]
也正是因为诗人的“自觉”来自“自愿本力”,所以他深谙这个道理。佛陀不能直接拯救任何人,就好像诗人来找孤僧求得拯救,最后,直到他成为孤僧,当他自己领悟到其中佛理时,他才算真正得到了拯救。他了解这是个不能言说的过程,所以即使他已将这玄妙佛理融会贯通,也不会妄图说给“众君”去强求。
参考文献:
[1]倪海权 主编.唐诗三百首译注[M].黑龙江: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3.
[2]李淼、李星.唐诗三百首译析[M].吉林: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
[3]马玮 主编.中国古典诗词名家菁华赏析·李商隐[M].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2014.
[4]孙昌武.中国文学中的维摩与观音[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