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少年成长之路
2016-10-18史记
史记
摘 要:国民性的塑造一直是现当代作家不可推卸的责任,绝大多数作家一直以批判为主,很少关注到在少年成长的过程中对其思想的启迪和引领,本文从爱情的萌发、人生意义的探索和永恒的理想三个方面探讨曹文轩对探寻少年成长之路的努力和贡献。
关键词:成长;探索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26-0-02
可以说《根鸟》这部作品就是一个梦,一个朦胧的唯美的可望不可即的梦,这也是一位少年的成长之路,一条永远都到不了目的地的路,整部作品象征意味极其浓厚。一看到文章的标题,我们就禁不住产生联想,根和鸟的组合,这本来就是两个很具有象征意味的字,“根”是少年成长的环境之根,是探究古典文化之根,是塑造健康坚韧的民族之根,这根是基础是土壤,是千年万年永不改变的,是永恒立在那里的;而“鸟”是飞翔的、驰骋的,让我不禁想到《庄子》里面提到的大鹏,这种鸟不会随便停息,也没有什么可以阻止他前行,一心为自己心中的理想前行,读完文章后我们的根鸟确实在途中受到了阻碍和诱惑,但是最后他终究没有放弃,依然在路上。
但是作品又不是一味的说理,而是用优美的语言、柔和的意象营造一种氛围,充满哲学启示和宗教情怀,让人情不自禁的进入这个亦真亦幻的世界,曹文轩一直致力于探索少年成长之路,同时又很重视语言美的重要作用,文字所表达出的含义要是深邃的给人以美感的,但是文字语言本身也给人美的以熏陶。“美的力量大于思想的力量;再深刻的思想都会过时或成为常识,唯独美是永远的。”诚如曹文轩自己所说:“文字不仅是用来叙事和说理的,还被用来营造氛围。”季红真这样评论曹文轩的小说:“在一个很喧嚣的时代,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很温馨的、很优美的、很抒情的、一种田园的、一种精神的东西,一种风格,或者说一种情调。”
作品的情调和氛围在作品当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行云流水的字里行间,无时无刻不灌注着作者的情、作者的爱、作者的希望。在曹文轩的笔下,在那些善良的,纯净的,优雅的,感伤的人物形象面前,我们似乎也在静静地做着梦,在梦里我们静静的改变着自己,陶冶着自己,从而使得自己成长为一个单纯而富有情调的人。可以说曹文轩作品的创作过程就是探讨少年成长的过程,这个过程很美,像金色的茅草房,海浪吹打的碧滩,像自由翱翔的海鸟,这个过程很忧伤,每个人成长中都有不可避免的痛苦甚至苦难,苦难是一定会出现的,对于个体生命来讲无关大小,我们不是要将孩子保护得好好的,而是让他们了解苦难,尊重苦难,又对抗和与苦难为伍的勇气。氛围的营造与成长之路的探索可以说是相辅相成的。
一、爱情的萌发
根鸟踏上这一条不知名的救人之路,只因为他打下一只白鹰和做了一场不可思议的梦,为了这梦他茶饭不思、他牵肠挂肚、他甚至顾不得父亲想离家出走,处于少年时代的他,其实是萌发着人类最原始也最美好的情感——爱情。现在社会中依然对小孩子谈爱色变,其实我们这里面理解的爱情,不应该是肉欲的爱情、而是一种理想的萌发,根鸟被这谜一样的布条和虚幻的梦吸引了,连自己都不知道为何会如此着魔。为这一切在这少年成长之路中就这样萌发了。曹文轩在创作中是偏爱女孩的。他在小说中塑造了一系列这样的女性形象:纸月、梅纹、红藕、采芹、艾绒、葵花……她们之中虽有的已为人妇,但在本质上她们是纯净的、一尘不染的。无论是《青铜葵花》中的葵花,《草房子》里的纸月,《根鸟》中的紫烟,《细米》里的梅纹,无一不是相貌出众,气质脱俗,个性温柔,她们都是爱与美的化身,承载着作者的文学理想。这在探究少年成长之路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没有这些女孩子,就好像走在茫茫大漠中,没有尽头、没有希望,其实理想就是一个美好的愿望,最美好的事情就是在路上。如果说紫烟是理想层面的爱情追求,那么在实际生活中,根鸟也萌发了现实的爱情,对秋蔓的感情是根鸟在追求理想之路遇到的实际的情感,她是实实在在的一个女孩子,并且不能称其为诱惑,其实每个人所走的、所选择的路,路的长度和远度是不同的,很多人并不知道能走多远,往往走走便也就停住了,作者并没有止笔,而是借助其他人的启示,最终根鸟依然前行着,这也是成长之路的探索,诱惑也许不是金银珠宝、酒色财气,而可能就是一段平凡的小幸福。
二、意义的探索
《根鸟》试图通过少年寻梦的历程来表现一个近乎寓言的主题:如何超越自我去追寻梦想。作者使小说中的每一个情节、每一个人物甚至每一个地点都充满了象征意味,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多个意义的存在。从“鬼谷”的磨难到“米溪”的温柔再到“莺店”的沉沦,少年根鸟所经历的一切无不充满了暗示。牵引少年不断流浪的力量不是来自人物本身,而是来自一个梦境。这正如作者在《根鸟》自序中所写的:“用高雅、神圣的笔调去写,使这本书能有一种几乎接近于宗教经典的感召力。”在这里有对人生意义的探求,虽然开始只看到一个结果,但是在追求的过程中可以说根鸟是历尽艰辛的,这里面有诱惑、有欺骗、有忍饥挨饿、有对生活的绝望,而这些都构成了少年对人生意义的探索,所以这不是一部单单讲述故事的作品,它背后蕴含着亘古不变的永恒的真理。作品的文字表达不同、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特点不同,但是只有描写千百年不变的主题,这文学作品才得以保存永生、对我们人生才有巨大的意义和价值。此外,还有生命存在价值的探索,我们一直都太关注外部世界了,往往忘记了作为个体生命的我们所想追求的东西,就像文中父亲对根鸟说的:“你这孩子呀,最容易相信一件东西,也最容易忘记一件东西。你这一辈子大概都会是这样的……”在父亲不经意的话中却道出永恒的真理,轻信与忘却。
三、永恒的理想
根鸟有一种预感:“她马上就要消失。”根鸟想要走上去,却十分吃力,甚至丝毫也不能走近,他永远也不能走近他,根鸟的大峡谷“是一个根本无法摆脱的大峡谷——一个无法与外面世界联系的大峡谷,一个纯粹的大峡谷。它是一个独立的世界。”因此根鸟的梦境是一个永远无法抵达的彼岸。根鸟的梦境蕴含着飘渺的诗意,与其说这诗意充盈着中国古典文学的阴柔之美,不如说它更接近日本传统的审美意识。梦境中的紫烟显得柔弱,眼睛里含着淡淡的哀愁。而大野哲在《日语的年轮》一书中说,日语中的“美”时含有“爱怜”的意思。因此,出自对微妙,瞬间之物的无限怜爱的那种爱的情思,便是日本传统审美意识的一个类型。中国传统的审美标准中并不过强调这种“消极之美”。根鸟在到达终点的同时又回到起点,预示着人生是个周而复始的圆,没有终点也没有起点,我们永远只能在路上。“根鸟”这个名字才可以这样被猜想:现代的中国人,只有寻觅到了血管里的根性的古典之源,才可以重新化作现代天空中的白得耀眼的大鸟。这样,根鸟西行之路注定了要遭遇种种磨难,也注定了会走出磨难。因为曹文轩认定:在一切皆荒谬的现代人观念里,追寻古典的理想与追寻宗教的信仰一样艰难;但在一切皆虚无的现代空间里,必定还存在着与宗教一样永恒的信念流淌在人们心间。 曹文轩曾在《混乱时代的文学选择》一文中写道:当一群人向前突奔的时候,必须要有一个人坚守在原来的阵地上。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学不是向前走的问题,而是向后撤的问题,撤到文学的基本面上。那么,文学的基本面显然与我们本文一直在论述的诗性有关。它意味着向上,飞翔,远离垃圾,适度忧伤,不虚情假意,不瞪眼珠子,不挥老拳,怜悯天下等等。简言之,它意味着一种对童年,对梦幻的坚守,意味着本文一再提到的“秋千上的梦”。
参考文献:
[1]曹文轩:《小说门》,作家出版社,2003年版.
[2]曹文轩:《因水而生》,曹文轩.曹文轩小说阅读与鉴赏.北京:北京少儿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