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刚性兑付”的市场更健康
2016-10-18
眼下债券市场最热的话题恐怕就是东北特钢债务违约是否能击穿国内债市长期隐形存在的所谓“刚性兑付”。
据媒体公开报道,3月28日以来,辽宁省属国企东北特钢陆续已有7只公开或非公开发行的债务工具违约,涉及金额至少39亿元,为中国今年迄今违约次数最多的债券发行人。虽然多次召开债券持有人大会,债权人、东北特钢、辽宁省国资委及主承销商至今未就偿债或债务重组方案达成共识,“刚性兑付”期望渺茫。
最令人瞠目的是,有消息爆出,投资人“要求交易商协会全面暂停辽宁省企业发行债务融资工具,并公开谴责东北特钢;提请证监会、银监会、发改委暂停辽宁省政府及企业融资,还倡议所有金融机构全面停止购买辽宁省政府及辽宁地区债券”。虽然目前尚无机构承认这一消息,但不可否认的是,曾经被视为“金边债券”一般的大国企债券,在市场经济的正常逻辑之下,离开了“政府妈妈的怀抱”,与任何一种违约的债券没有什么分别。
与之类似的是,监管层对欣泰电气的“一退到底”则颇有些出人意料。长期以来,A股市场一直期待监管机构能对各种舞弊行为的劣币痛下杀手。然而过去20多年实际运行的情况往往是“大棒高高举起轻轻落下”,就算当下的严格监管氛围之下,所谓的顶格处罚最高也不过60万元罚款,这种严重背离中国经济基本面的处罚金额和处罚措施,恰恰是A股市场舞弊现象丛生的制度温床。但愿欣泰电气的强制退市能够真正让市场回到一个风险与收益相对平衡的正常状态。
而过往的印象中上市公司更是一个“不死鸟”,重组来重组去的目前国内2800家左右的上市公司中,能够长期持续为股东创造价值的优质上市公司行列中几乎没有重组股的影子。因此,打破上市公司难以退市的“刚性兑付”同样也是让这个市场重新恢复活力的重要举措。
随着中国经济增速步入下行通道,民间投资增速正在呈现前所未有的低迷局面,刨去市场萧条的因素,国有经济成分长时间远远偏离市场常态的所有制红利(尤其在市场进入和融资便利方面),在当下对于私营部门投资的挤出效应日益突出。在这样的背景下,东北特钢的债务违约,等于是发出了终结国企所有制红利的先声。从十八大以后的制度建设来看,所有经济成分公平、公正、公开地在市场中合规运营,已经是全体市场参与者和利益相关者的最大共识。
从这个意义上说,在金融市场上尽快消除所有制歧视不亚于是一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样的思想解放运动。这对于恢复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以及加速挤出落后的国企产能,均有着直接的推动作用。
毕竟,只有在公平规则下运行的市场,才是一个正经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