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循序渐进,优化学生的英语语感

2016-10-18蔡璐

内蒙古教育·职教版 2016年8期
关键词:创设情景语感

蔡璐

摘 要:语感是什么?语感就是对语言的自我感受、领悟的能力。对语言的感受能力反映了使用者对语言的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 。孩子对外语的感知、认知是从无到有、从简到繁的,因此, 外语教学“听”“说”也应该从培养语感入手,以听说为主,培养他们的语言感受能力,使其大胆开口 ,能听、会说,排除学习外语的心理障碍。

关键词:语感;朗读与表演;输入与输出;创设情景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6)08C-0029-02

从教多年,笔者经常发现学生出现这种情况:在学习了“My parents like me very much”之后,学生会写出“We very like sports”这样的句子。这让笔者想起一句话:英语的语感就如音乐的乐感。笔者非常同意这一说法,它让人更直观地理解了英语语感这一抽象的东西:语感是什么?语感就是对语言的自我感受、领悟的能力。对语言的感受能力反映了使用者对语言的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 。孩子对外语的感知、认知从无到有、从简到繁,因此, 外语教学的“听”“说”也应该从培养语感入手,以听说为主,培养他们的语言感受能力。

一、立足教材,激励朗读与表演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它是指熟读了唐诗之后,把其中的优美词句运用在自己的文章之中。在沿海版课本中也有许多好的对话及文章,如第五册里有这样一首小诗:“Every morning at seven o'clock, you can hear the postman knock,up jump Mary to open the door, one letter, two letters, three letters,four.” 这首小诗朗朗上口,短短的几句话就把邮递员每天准时投递及Mary收信的热情描写得淋漓尽致。让学生熟读和背诵这些小诗,引导学生想象诗中描写的情景,有利于学生良好的语音语调的形成。课本里还有许多其他的故事性强的对话和故事、背诵甚至表演这些对话及故事,把英语的语音语调、语言习惯、语言顺序通过对句子及文章的背诵和表演后,可以让学生把自己对对话及文章的理解表现出来,从而在学生的脑海中留下较深刻的印象,当学生有表达同样或结构相近的句子时,就可以有参照性地表达出来,达到减少语序错误,正确表达思想的目的,有助于学生形成初步的语言感觉。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有意识地建立一种激励朗读与表演的措施,让学生把背诵与表演的负担变成一种向上的动力。笔者在教学中就采用了这一种方法:每一节课利用十分钟时间,通过抽签的办法,每位抽到签的学生就可以把自己在课余时间所背诵或表演的内容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演出来,让每一位学生参与对表演者的评价,作好记录,并把记录公示出来。让每一位学生可以看到自己的进步,体验自己的成功,从而达到良性循环的激励目的,让每一位学生都更快地形成英语的语感,让每一位学生都更喜欢学习英语。

二、向外拓展,激励大量输入

所谓向外拓展,其实就是课外阅读。只有大量的输入,才会有适量的输出。有效的课外阅读和课外视听可以使学生通过涉猎而获得更多的单词量,更多种多样,更符合外国语言习惯的表达方法,从而达到大量输入,正确输出的目的。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如果教师一味地要求学生去读、去看、去听,把这种课外阅读和课外视听当作是学习的硬性任务,只会让学生对学习英语逐渐失去兴趣,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

那么,如何激励学生去进行课外阅读和课外视听呢?笔者认为,首先要引导学生阅读和视听一些与学生的知识水平相近的作品,让学生认为英语的阅读和视听与中文的一样,并不难,也要让学生体会一定的成功感,为下一阶段的阅读和视听打好基础。接着,要树立榜样。教师可把一些表现突出的学生及其已阅读和视听后的内容与同学分享,并予以表扬,从而带动更多学生。最后,教师应根据本班不同学生的不同知识水平作不同的要求,使每一位学生都体会到英语课外阅读与视听的成功感,把课外阅读和课外视听当作一种兴趣作业,而不是学生的另一种负担,不依靠教师的威吓力量而让学生自觉进行课外学习,从而达到良性循环的目的,使学生的知识面越来越宽,学习兴趣越来越高,英语语感越来越强。

三、创设舞台,激励适量输出

英语是一种语言,是一种交际工具。只要学生能在口头与书面的表达中达到正确表达的水平,就说明学生已形成了一定的英语语感。如何让学生正确输入呢?当学生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后,让其有适量的正确输出,就要靠老师的引导和制造适合的输出机会。

(一)把握时机,激励口头输出

在教学中,笔者注重让学生先养成乐于开口说的习惯。在沿海版英语教材中每一课都有“Look and Say”这一部分,在这一部分中设置了每一课的主要语言知识,而且都是简单的一问一答,易于让学生掌握和理解,也是下一部分口头交际的基础。课堂上教师让学生先进行“pair work”,并以适当的奖励措施去激励学生去进行简单的看图交际,再进行课堂表演,让学生有机会把“pair work”中所进行的对话表演出来。这样的舞台可以让许多英语学得并不好的学生也有机会在大家面前表演,体会一下学习英语的成功感,也为其在进行下一部分的口头表达打好基础,让每一位学生都可以一步一步、踏踏实实地把语言知识掌握好。接着,教师可以利用每课书的“Practise in pairs”部分的内容对学生进行更深一层的口语表达训练,同样采用激励为主的办法,以点带面, 树立榜样,带动一片。最后,教师如何让学生把课内知识与课外知识都有适量的输出呢?这就要求教师们设置一个交际的主题,激励学生用所学的知识进行表达。例如:教师要求学生们在上课开始的两三分钟内把自己的家庭介绍一下,学生们会很踊跃地把自己家的全家福带到学校,运用课文内的语句进行介绍,成绩好的同学可能会运用课外的语句介绍,如我班的一个学生会用“My mother is good at singing”这样的语句,语法错误少,语言流畅,表达清晰。学生未进行语法知识的教学能有这样的成绩,其实就是英语语感增强了,英语表达等同于母语的表达,不再需要在脑海中组织中文,进行翻译,再表达出来。

(二)以说为本,激励笔头输出

当学生能够把课内外的知识在相应的语言环境中口头正确输出时,让学生进行笔头的输出,就要以“说”为本,即先说后写,把说好的内容整理为书面内容。这样能帮助学生进行书面的表达,降低书面表达的难度。此外,还可以在班内、级内甚至校内设置书面文章的展示点,让学生的处女作有出阁的机会,教师甚至可以选送一些比较好的文章到报刊上发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更加高涨。这样的笔头输出有助于学生课外知识的输入,形成良性循环,增强语感,使学生在良好语感的基础上学好英语的其他知识。

学生在打好了语音语调基础后,保持大量的语言输入,并在教师的适当引导下,进行循序渐进正确的语言输出,这样学生才会形成良好的英语语感。

参考文献:

[1]刘光泓.利用多媒体技术培养学生英语语感[J].学周刊,2016,(30).

[2]范先龙.浅议英语语感的培养[J].吉林教育, 2016,(18).

[3]章国蓉.智慧课堂:语感培养的艺术[J].新课程, 2016,(5).

猜你喜欢

创设情景语感
阅读教学中学生语感的培养
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感
“读”辟蹊径 助培语感——指向语感培养的朗读教学策略
刍议情感教育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在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提供语言交往平台,促进幼儿语言发展
论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语感的培养
从《香菱学诗》看作文语感的培养
浅析语文诵读语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