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教学运用于职前教师培训中的问题及改革路径
2016-10-18李超丰
李超丰
摘 要:长期以来,师资培育面临教师培训者无法协助职前教师顺利进入教学现场进行有效教学的困境。案例教学法的运用很大程度解决了这一问题,但在进行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案例教学法的运用又面临着新的挑战。本文通过叙述案例教学法在职前教师培训中运用的优越性,发现其中的问题,并给出建议。
关键词:案例教学;教师培训者;职前教师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6)08C-0015-02
一、 案例教学的优越性
相较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法,案例教学的优越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案例教学有利于理论与实践的整合
传统的教学模式以理论知识的教授为主体,然而理论与实际的脱节,使学术理论在教学中遭遇束之高阁的命运。案例教学则是理论与实践间的桥梁,即教师培训者利用案例作为讲课的题材。以案例教材的具体事实与经验作为讨论的依据,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加深对理论原则的理解,让职前教师进行理论与实务的辩证。
(二)案例教学培养职前教师的创新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案例教学强调职前教师主动积极参与学习过程,教师培训者仅扮演引导的角色,通过对案例的探讨,利用课程对理论知识、概念、技巧的联结,使他们迸发思想火花,引发职前教师提出不同的观点和看法,激发职前教师的创新思维。
就像美国学者格柯在他的一篇文章中提到的,案例之所以在教学中运用,是因为:“聪明不是经由别人告诉而得来的。”由此可知,面对复杂多变的教学情境,只是通过固定不变的规律和真理去解决就显得力有未逮。只有掌握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并学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才能应对无法预期或快速变化的教学事件。案例教学就做到了这一点。通过对一个个真实案例的讲解,职前教师不仅可以从中总结出面对此类事件如何处理最为恰当,还为他们提供了教学经验,增强其处理棘手问题的自信心。
(三)案例教学能增强职前教师从替代性的经验中学习的能力
教学专业技能中包含着许多在教学情境中积累习得的经验,许多优秀教师通过教学活动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的各种经验。而案例教学可以提供许多具体案例的替代性经验,使许多职前教师在进入教学情境之前就获得了教学专业的知能,使他们逐渐适应教学实践中的不确定性及不可预期性。
(四)案例教学实现集思广益,教学相长
案例教学的整个过程中教师培训者和职前教师都在进行双向的交流。教师培训者为职前教师提供丰富的实践经验,而职前教师面对同样的教学情境也会提出自己的看法。职前教师之间相互学习、交流、讨论,教师培训者通过启发、引导和总结,汇集大家的智慧,总结集体的经验,对于教师分析能力和业务水平的提高是很有帮助的。
二、 案例教学实践中的问题
(一)案例素材不完备,质量不高
案例教学是以案例的分析讨论为重点,因此案例的选择显得尤为重要。案例教学最早起源于美国,20世纪80年代我国在引进MBA教育模式的时候,才把这一教学方式带入中国课堂。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案例大多是从国外的课本翻译和引进的。加之国内的案例教学发展较慢,案例所需的素材供不应求。许多国外案例的引用,由于不切合中国的实际情况,让学生很难体会到其中的真谛。同时,对于自编的本土案例,使用者普遍反映质量不高。大多数案例缺乏新意,与实际应用脱离。除此之外,由于案例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共享机制的不健全,一些高校编写的案例也无法被推广。
(二)案例教学的讨论缺乏有效性
案例教学以职前教师的积极讨论为前提,以教师培训者的有效组织为保证,以蕴含着能说明一些原理、理论和问题的案例为材料。做到这三者的有机结合往往很困难。有时会出现耗时过长而收效甚微的现象。特别是当职前教师的专业、能力、经历各不相同时,各自解决问题的出发点不同,经常会出现争论不休、各执己见的场景,这样的讨论就会变得没有意义,很难得出结论。在实际教学中,如果教师培训者综合素质不高,没有经过严格的案例教学训练,会使理论和实践形成“两张皮”,要么陷入狭隘经验主义,就案例谈案例,上升不到理论层次;要么牵强附会成为理论注释,只不过起到活跃课堂气氛的效果,必然会影响到预期教学效果的实现。
(三)部分学校对案例教学不重视
虽然案例教学的运用会增强职前教师的职业认同感,但是教师培训者在备课过程中对案例的搜集、选择、准备的过程是极其烦琐的。加之学校倾向于采用传统教学方式进行教学,认为案例教学在课堂上可有可无,许多学校不愿意在案例教学方面进行投资,更不会因为教师培训者采用案例教学法进行教学而增加其报酬。这种做法严重扼杀了教师培训者对案例教学的积极性,让他们认为采用案例教学法进行教学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在这种负面效应的影响下,案例教学的推广举步维艰。
(四)职前教师的综合素质有待提升
能够将案例教学在课堂上运用并呈现良好的效果,对教师的能力是一种巨大的考验。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许多职前教师在求学期间并没有进行过系统的训练,或者对案例教学只是有一些初步的认识。这些认知并不能让他们在进入教学情境中时,将案例教学很好地运用到课堂中。同时,职前教师不仅要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诱导他们积极地参与到讨论中去,而且案例教学在知识结构、教学能力、气度涵养等方面对职前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令人惋惜的是,许多职前教师并不能满足以上要求。
三、案例教学的改革路径
(一)建设案例库,提高案例质量
案例库的建设和完善需要依靠教师平日的案例积累和在实际教学活动中获得的经验。教师可以通过研读国内外各种有关案例教学的书籍,从中筛选出与国内实际经济生活相近的案例,帮助职前教师对这些案例产生共鸣。同时,筛选出的案例必须具有相关性、可信性、典型性、启发性。案例库的建设还需要新老教师留心并记录自己在教学情境中遇到的教学困境,这些都可以作为案例库的素材。
案例库中案例的质量尤为重要。要想提高案例的质量,必须做到案例素材的“本土化”。我们不能一味引用、依赖国外的案例。只有立足于民族、国家、学生的接受程度编写案例,才能容易被学生接受。
(二)明确核心问题,引导讨论过程
为避免职前教师在讨论过程中出现争论不休、无疾而终的情形,教师培训者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必须扮演好组织者、引导者的角色。
1.提出核心问题。只要职前教师能够把握住核心命脉,他们就会将各自独特的理解角度转换到同一个视角,注意到那些更关键的问题,而不会出现拘泥于枝节问题的情况。
2.要有时间观念。小组讨论时经常会出现小组成员在遇到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时就会变得滔滔不绝的情况,往往这些问题并不是这节课讨论的重点,这时就需要教师培训者及时制止,并将他们从这个问题漩涡中引导出来,依案例的复杂程度施予时间的分配。
3.使讨论井然有序。在讨论进行之前,必须明确各自的观点,避免在讨论过程中出现前后不一致、逻辑混乱的情况。
(三)建立鼓励机制,提高案例教学地位
发展案例需要有鼓励机制,将案例发展视为学术研究。同时教师培训者应让学校意识到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案例教学运用到课堂中的教学成果更加显著。也要让学校领导了解案例的开发及教学的准备耗费过大。“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为了获得更好的教学成果,为了职前教师在求职过程中有更强的竞争性,为了学校更好的发展,学校必须给予进行案例教学研究的工作人员一些人力、时间及经费等方面的支持。只有教师培训者在案例教学中所付出的工作量与所得薪酬相称,教师培训中才会愿意投入更多的精力。
(四)实践案例教学法,提高职前教师综合素质
要想使案例教学取得良好的成果,就必须抓住案例选择、案例准备、案例实施、教学实践、教学总结等几个关键环节。职前教师往往会在某些方面有所欠缺,这就需要教师培训者在培训期间提供机会让职前教师进行实践。通过自己的切身体验,职前教师不仅可以体会到案例教学法的魅力,而且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了解自己的缺陷。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就会注重在这些方面的训练和培养,长此以往,职前教师的综合素质才会有所提高。
参考文献:
钟波兰,崔志峰.走出案例教学的误区[J].职业教育研究,20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