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州关帝庙

2016-10-17淮琳张兵

文史月刊 2016年10期
关键词:关帝庙关羽

淮琳 张兵

解州关帝庙位于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西南20公里的解州镇解州村,创建于隋开皇九年(589年),是我国现存数万关帝庙中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宫殿式建筑群,1957年被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首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008年6月,关公信俗被列入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2012年11月,解州关帝庙与常平关帝祖祠组成的关圣文化建筑群,被国家文物局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关帝庙供奉三国时期蜀国名将关羽。关羽,字云长,河东郡解县(今山西运城)人,三教共奉,历朝加封,至清代被奉为“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关圣大帝”,崇为“武圣”,与“文圣” 孔子齐名。一幅楹联“儒称圣,释称佛,道称天尊,三教尽皈依,式詹庙貌长新,无人不肃然起敬;汉封侯,宋封王,明封大帝,矧是神功卓著,真所谓荡乎难名。”概括了关羽在我国传统社会中的历史文化地位和巨大影响。

关羽画像

关帝庙,又称武庙,是关公信俗和关圣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县县有文庙,村村有武庙”,这是中国历史晚期社会各界普遍祭拜孔子和关公的真实反映。关公文化和关公信仰深植华人内心,甚至随着华人漂洋过海,影响至新加坡、泰国、越南、日本、韩国、美国等国家。据有关资料记载,在宋元明清时期,人们对“武圣人”关公的崇拜,甚至超过了“文圣人”孔子。目前,关帝庙遍布华夏大地,北至黑龙江虎林镇,南到香港、台湾,均建有壮观、气派的关帝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三座:一是河南洛阳厚葬关羽首级处,称为“关林”;一是湖北当阳城厚葬关羽身躯处,称为“关陵”;另外一处就是山西运城解州的关羽故里衣冠冢,称为“关庙”,因此有关羽“头在洛阳,身在当阳,魂在故里”的说法。据统计,山西省境内现存大小关帝庙寺1000余座,仅《山西省志·古建筑志》记载的就有329处,其中70%以上为县(市、区)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并有解州关帝庙、林里关王庙(阳泉市郊区·宋)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大同关帝庙(大同市城区·元)、泉掌关帝庙(运城市新绛县·明)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0处。而解州关帝庙在海内外众多关帝庙中以规模浩大、气势恢宏而独占鳌头,被誉为“武庙之祖”。

总体布局

解州关帝庙始建于隋代,至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据庙内碑石档案记载,其主体建筑在宋、明、清各代多次修葺、扩建和重建。现存建筑大部分为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关帝庙被大火焚毁后,历时十一年,于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重新修建的,主体结构为清代建筑,由结义园、正庙、东宫、西宫四部分组成,占地面积达22万平方米。庙区周围以宫墙垛堞围护,形成一座封闭式城堡,颇具皇宫建筑规制和帝王气魄。

结义园木牌坊

结义园位居正庙南,由牌坊、君子亭、结义亭、莲池等组成;中部为正庙,在中轴线上依次排列有影壁、端门、雉门、午门、御书楼、崇宁殿和春秋楼,两侧配以崇圣祠、部将祠、追风伯祠、胡公祠、文经门、武纬门、碑亭、钟亭、刀楼、印楼、钟楼、鼓楼、东华门、西华门、厚载门、官厅、官库、牌坊等,共有回廊199间;正庙东、西两侧分别为东宫和西宫。四部分建筑群构成一个和谐而统一的整体,平面与空间布局主从有致,疏密相间,高下叠置,参差错落。其空间结构中部高而两翼低,中轴线上的建筑物由南向北、自外及里逐级向上布置,至主体建筑崇宁殿臻于高潮,形成起伏变化、拱卫主体之势。平面设置上,在影壁与端门之间安排一个小型空间作为引子,在端门与雉门之间设置横向展开的狭长空间,入雉门后则是纵向展开的大面积空间,分别以午门、御书楼、崇宁殿三座大型建筑将空间分隔为既彼此独立又相互联结的三进院落,两翼点缀亭、坊等建筑,四周环廓,左右对称,主次分明,沿袭“前朝后寝”“前殿后舍”的惯例,与皇家宫殿格局别无二致。中轴线对称,午门、华表、丹墀的设置,更体现出皇宫规制。

结义园

结义园占地约2万平方米,始建于明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由当时解州知府张起龙主持修建。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解州知州言如泗主持进行了大规模修建,并题“结义园”,由牌坊、君子亭、结义亭、假山等建筑组成。结义园牌坊高大雄伟,四柱三楼,坊内门庑一厦,单檐棚歇山顶,坊上雕刻精致,是关帝祖庙最为壮观的木结构牌坊。结义亭,为园内主体建筑,亭前有古松两棵,枝干遒劲,苍翠挺拔,亭进深5间,面阔5间,单檐卷棚歇山顶,四周有围廊,内有一通石碑,宽2米,高1米,上面线刻图画着刘备、关羽、张飞桃园三结义的故事,古树蟠虬,竹枝扶疏,桃花吐艳,仿佛当年之景色。在园内中心,有一座砖影壁,正中镶嵌“三分砥柱”四个大字,字下竖立着一块古迹斑斑又很特别的石头,石高2.4米,据说是块陨石。关于此石民间有两种传说:一说这块陨石是关羽的化身,关羽当年是蜀汉政权的中流砥柱,他虽身死当阳但灵魂却化为天石,继续辅佐蜀汉江山;另一说东汉末年,刘、曹、孙三家连年争战,四地荒芜,民不聊生,苍生为了平息干戈,遂天降此陨石,扶助刘备建立蜀汉政权,形成历史上三国鼎立的局面。虽是传说,但这块陨石的确饱经风雨磨蚀,让人感到有一种历史的沧桑感。

端 门

端门位居庙区前沿,是一座造型古朴厚重,中高左右略低的砖结构建筑,单檐歇山顶,五彩斗拱。门洞外上方有砖雕横匾三方,上书“大义参天”“精忠贯日”“扶汉人物”。檐下是仿木砖雕额枋斗拱。门前横卧琉璃影壁一座,上有盘龙人物、 狮麟神兽、日月星辰、山石树木、牡丹花卉等,做工精细,活灵活现,造型手法保留着明代风格。影壁与端门之间,三根铁柱交叉而立,俗称“挡众”,用以提示所有来此庙朝拜的人,不论地位高低都得下马落轿,不得擅入,充分显示出祖庙的尊威。门前左右两隅分立一尊高大的铸铁狮子,明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铸造。连接宫门的围墙高约数米,雉堞高耸,垛口如云,犹如紫禁城。入宫门,是一条东西宽约70米宽的甬道,两边钟鼓二楼遥相对峙,酷似两尊雄赳赳、气昂昂的武士,守卫着禁城的门户。两楼前又分别竖有雕刻精致的木、石牌坊,形成祖庙前部特有的庄重气势。

解州关帝庙端门

雉 门

雉门是庙区第二道门,面阔三间,单檐歇山式,中柱上安板门一道,前后廊柱础石上雕石狮数只,生动逼真。上部梁架规整,转角处各悬垂莲一支。屋顶骑兽玲珑剔透,是庙内建筑工艺最精细之处。雉门除门的作用外,它还是一座“过路戏台”,平时,大门洞开,可供人上下出入,每逢庙会唱戏时,则关闭大门及门后的一排格扇(门),背后就形成一座完整的古式戏台。戏台面阔3间,进深2间,卷棚式屋顶,两侧各有八字形琉璃影壁一堵。在雉门台阶两侧的石槽上搭上木板,就可供演员唱戏,左右木栅栏围成乐池,台中的隔扇门又可代替守旧(即帷幕)。雉门两隅,有文经门和武纬门各一座,是古代文武官吏分别朝拜的通道。门两侧有崇圣祠、部将祠、追风伯祠、胡公祠等,都是为纪念与关羽有关的人物而建造的。

午 门

午门居雉门以北,为庙内第三重门。午门一般是帝王宫殿中的正门,普通的庙宇不设午门,因明代神宗皇帝封关羽为“协天大帝” ,因此增建此门。清光绪年间,解州关帝庙午门曾毁于火灾,民国九年(1920年)原址重建,面阔5间,进深3间,单檐庑殿顶。午门的前檐踏道,铺设有团龙云路,四周石雕勾栏围护,栏板上雕有花卉、盘龙、人物、狮麟等图案,总体形状尚存明代旧貌。

御书楼

御书楼在午门前隅,原名八卦楼,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为纪念康熙皇帝来庙谒拜而建。清乾隆二十年(1762年),康熙御书“义炳乾坤”匾额于此,故改称御书楼。楼高17.04米,二层三檐歇山式屋顶,外形整洁劲健,秀丽壮观。底层前檐当中凸出龟须座一间,上筑牌坊式屋顶,后部凸出有抱厦三间,卷棚式屋顶,这种前抱后厦的风格在清代建筑中实属特例。台基边沿处凿有石槽,木柱上留有孔洞,遇有佳期庙会,用木板铺垫,可作为酬神演戏的乐楼。二层楼身四周,围廊环绕,可供游人登临远眺时凭依。楼当中辟透空八角井口,周沿有木勾栏遮护,制成八角形藻井,又名八卦攒顶,井底透雕二龙戏珠,盘曲蠕动,生动自然。步入楼内,自底层穿过楼板中央的八角形井口,可以直接望见楼上木结构藻井的八卦形图案,精巧深邃。二层檐上,四条垂兽各为一条烧制而成的行龙,作法与洪洞广胜寺明嘉靖年间修建的飞虹塔上的垂兽如出一师之手,别致有趣。楼下台基四周,石雕勾栏,由30根望柱和28块栏板组成。望柱高1米,柱头上镌刻着神态活现的狮、猴、鹤、童子等圆雕。栏板浮雕112方,有荷花、牡丹、山水、流云、龙凤、狮麟等。御书楼二层檐下有匾一方,上书“御书楼”三字,是清乾隆年间更名时的原物。

御书楼

崇宁殿

崇宁殿是关帝庙的主殿,因关羽被宋徽宗封为“崇宁真君”而得此殿名。殿前月台上置一铜鼎香炉和一长方形供案,是清人仿照古代式样铸造的。月台前阶石上,雕有卷草、流云和二龙戏珠图案,犹仿皇宫规制。大殿面宽7间,进深6间,重檐歇山顶。殿一周有26根巨大石雕龙柱。龙柱上有升龙、降龙、祥云等,雕刻粗犷有力,与柱头额枋上的精雕细刻,形成强烈对比,相互衬托,各具美韵,其数量之多,在国内庙宇宫殿中独一无二。正如庙内碑文所云:“殿阶石柱,雕龙飞腾,庙貌宏丽,甲于天下。”殿顶两层重檐,皆以黄绿色琉璃瓦铺盖,正脊上八仙峙立,为别处少见。两支雄健的盘龙鸱吻矗立在歇山之上更是壮观。殿内木雕神龛刻工精细,勾栏透空,廊柱盘龙,额枋圆雕凸起,是一座很精巧的清式小木作神龛。龛内塑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镇天尊关圣帝君坐像,头戴冕旒,身着龙袍,捧笏端立,神色凝重威严,呈现出沉着、勇猛、刚毅、凝练之气。龛上梁枋间,悬有康熙御书“义炳乾坤”横匾一块,雕工纤细,色彩醒目。廊下门楣上“万世人极”匾,由咸丰皇帝御笔亲书。前檐当中“神勇”横匾,是乾隆皇帝之作。殿前左右,碑亭钟亭对峙,高大的铸铁焚炉、铁狮、铁旗杆以及台基上的铜铸青龙偃月刀等,都充分显示了关羽的威武与祖庙的庄严。

春秋楼

春秋楼位于庙区后部,属寝宫主体,楼前以“气肃千秋”牌枋为中心,左右刀楼、印楼分两翼,成为关帝庙后部紧凑而又有序的一组建筑群。建筑气势巍峨,结构厅巧。当地民谣赞曰:“天下关庙数解州,解州庙数春秋楼”。

解州关帝庙主殿-崇宁殿

春秋楼,明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建,清同治九年(1870年)重建,楼面宽7间,进深6间,总高23.41米,四周环廊,二层三檐,九脊歇山式屋顶,是一座典型的清代楼阁式建筑。庙内有楹联赞春秋楼:“北半在当头,帘箔开时应挂斗;南山来对面,春秋阅罢且看山。”二层廊下设勾栏,下层石雕,上层木制,廊下栏额、雀替、拱头、昂嘴等构件上都雕刻着龙凤、人物、花卉、飞禽、走兽等,剔透玲珑,精巧之极。檐下斗拱,上檐三踩,单翘;下檐五踩,双下昂。斗面、拱面、耍头、昂嘴等构件上全有雕刻,这是我国明清建筑建造时,将斗拱由承重构件改为装饰部件的典型实例。楼顶五彩琉璃覆盖,吻兽脊刹俱全,造型生动,釉色斑驳,为我国琉璃制品中少见的杰作。 春秋楼一层当中,神龛木雕精工之极,内塑关羽的全身坐像,头束软巾,身着武装玉带,足蹬云头鞋,神姿英武,义勇劲健。从底层沿36级楼梯直上二层,二层四周有隔扇门108个,据说这36台级和108扇门代表当时山西所辖的36州府与108 县。楼上神龛两进,前室宽敞,周围木板墙上,刻有《春秋》全文,这是其他关帝庙所没有的。后室龛内设塌,案上置蜡烛灯,塑有关羽侧身夜读《春秋》的坐像,左手扶膝,右手捋髯,神态逼真,仿佛真人一般。 楼上藻井三眼,分别置于明间和两次间梁架上,当中一眼下部方形,上施抹角梁、斗拱、垂莲柱,叠构成八角形,井底雕二龙戏珠图案。两次间中置雷公柱一枚,下端雕饰花蕊,柱周插昂四射,由下向上逐渐加长,犹如一束怒放的花朵垂于梁架之间,精巧华丽,为别处所未。此楼最引人注目的是楼上26根“悬梁吊柱”,二层四周的廊柱承担檐头负荷,吊柱下端雕刻成莲瓣悬在半空,成为二层平座上的垂莲柱,它的负荷全部由下层大梁承受,结构之巧,当为名师之作。这种构造常见于小木作神龛,大型建筑实物中颇为罕见,在建筑科学和结构力学方面均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猜你喜欢

关帝庙关羽
临汾关帝庙沿革考证
华容道
关帝庙
我向关羽借勇气
承德关帝庙探析
城市化进程下的民间信仰与关帝庙文化
周口关帝庙建筑装饰艺术剖析
关羽大意失荆州
关羽是个“大路痴”
关羽收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