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不同时期下记者角色认知的变迁
2016-10-17李萌李新爽
李萌+李新爽
摘 要:新媒体的出现改变了以往的媒体环境,记者不再作为一种“神圣的职业”而存在,反而更多地回归到它原本的职能。随着外部环境的改变与时代的变迁,记者——这一作为新闻生产过程中的关键性角色,对自身角色的认知发生的变化,以及在新媒体带来的一系列的变革中,面临的迷茫和困惑,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加以关注。本文主要以时代的发展为依托,从不同时期的不同角度入手,对记者角色认知的变迁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并提出了一些意见与建议。
关键词:时代变迁;网络;记者;角色认知
中图分类号:G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6)08-0063-02
一、记者角色认知的概述
近年来媒体人“出走”的现象亦频频见诸报端,自2014年起,柴静、张泉灵、赵普等央视媒体人相继选择辞职,他们的“离开”势必会在社会上引起对记者角色变迁的新一轮探讨和热议。记者作为一种职业,是社会角色中的一种,不论是外界还是记者自身,对其角色认知并不是十分的明确,而在“人人都是记者”与“人人都能发布新闻”的互联网时代,记者这一角色也变得更加的复杂化、多元化和多重化。一方面,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型媒体迅速改变传播的生态,传统的媒介格局面临变革与重构[1];另一方面,传统媒体向数字化转换过程中所涌现出的新型业态也使先前存在已久的传播渠道和传递方式面临着巨大变革,加之伴随着媒体融合上升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不断融合所带来的新型传播理念亦深刻颠覆着旧有的新闻生产过程。故而当记者在面对这些复杂的社会现实和媒介环境时,其角色认知发生偏差与失衡也就成了在所难免的事。在西方,对媒介角色的认知由最初的观察者角色和参与者角色发展到后来的三个层面:信息发布角色、信息解释角色、对立角色。在中国,结合我国的新闻体制和本土化的发展特点,20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来的调查数据表明,在中国记者心目中,信息发布角色和解释角色以及舆论监督角色正日渐重要,虽然喉舌角色仍被视为相当重要,但另外两项传统角色(即:教育和教化角色)的重要性却不断下降[1]。
二、我国社会转型早期的记者角色认知
改革开放带来经济的大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新闻生产方式的变化,在这之前,记者是党的宣传工作者,而不是一种社会职业[2]。改革开放以后,人们对记者的看法有了很大的改观,萧乾在《老报人随笔》中写道:“新闻记者同坐在沙发上沉思的政治家或历史学家毕竟不一样,他是个哨兵,甚至是个侦察兵,他要耳聪目明,机警灵活,随时搜求最新变动的事实”[3]。人们对记者这一角色的认知随着时代的变迁有了新的看法,这也意味着记者这一角色的重新回归。
九十年代,大学的“精英教育”还没有向“大众教育”转变,当时的中国处处孕育着理想主义的沃土,加之在我国传统知识分子提倡“文以载道”办报理念的影响下,记者们往往赋予自身极高的历史使命感,因此那些刚走出校门的毕业生普遍怀有理想主义情怀,渴望在社会变革的大潮中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1998年《南方周末》在新年献词中写道:“让悲观者前行,让无力者有力”。那个年代投身于媒体界的人士都有“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情怀,对记者角色有着崇高的认知。时代变迁所带来的经济大发展必然会导致诸如贪污腐败、道德下滑、环境污染等一系列社会问题,这使记者不仅履行着最基本的职能——传递信息,而且也开始起到舆论监督的作用。正如上文所说,在九十年代,记者的舆论监督角色日渐变得重要,他们在社会转型的早期发挥着重要的“导向”作用,结果便是在记者在掌握着舆论监督权力的同时被赋予了公权力之外的“第四权力”,这一角色的转变固然值得庆幸,但这也在无形之中增添了记者的自我膨胀与在诱惑面前迷失自己的危险性,最终导致角色认知的错位和冲突。
三、重大新闻事件中的记者角色认知
新世纪的来临为新闻事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在这一时期,中国记者体现出了一种强烈的介入者色彩,作为一名记者,最重要的使命是真实、准确、客观、中立地向大众传递信息,而对于是不是应该把自己的情感融入在新闻报道中,一直以来备受争议。如2008年央视主持人赵普在播报汶川地震新闻时黯然落泪,在给全国电视观众留下深刻印象的同时,再次引发了业界与坊间对新闻专业主义的思考,记者的感情出现在新闻节目中是否合适?是否会影响新闻的客观与中立?除此之外,由新闻舆论引起的“媒介审判”也在一定程度上干扰了正常的司法判断,记者利用手中的“权力”帮助社会上的弱势群体“惩恶扬善”已经超越出了记者作为“记录者”这一角色的基本认知范围。新闻媒体虽然不能决定人们怎么想,但可以影响人们想什么。通常来讲,新闻媒体越突出报道某一事件,公众就对这一事件保持越高的关注度,新闻媒体以这种方式把握社会舆论走向,影响着受众对事件重要性的判断。面对新闻媒体有组织、有计划的传播,受众缺乏独立思考与理性质疑的固有缺陷暴露无遗。因此媒体在进行议程设置的过程中,应做到公允、审慎、客观,不能让激进的情绪取代理智的判断。
关于记者介入到新闻事件这一行为,学界称之为“角色越位”,指记者在采访报道中,其态度、言语、行为方式等超越了自己的身份和职责,以“当事人”与“干涉者”的身份直接介入新闻事件的发展过程,充当了不该充当的角色。新闻记者角色“越位”,具有一定的普遍性[4]。但不应忽视的是,记者在履行自己的职业使命时,首先是作为一个真实的人而存在的,在面对伤害、灾难与不公平的事件时,难免会流露出自己真实的情感。但是,当新闻专业主义与社会伦理相冲突时,作为记者是要坚持新闻专业主义?还是将新闻专业主义放之次要的位置?记者“角色越位”而引起的争议从未彻底解决,其所带来的困境更不可一概而论,面对如此困境所能够采取的措施也只能是在遵守基本原则这一大前提下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四、新媒体时代下的记者角色认知
2009年新浪微博开始在国内上线,而正是那一年,网络媒体开始迅速发展,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使我国的媒体进入到新的传播时代。传统的新闻生产方式是“自上而下”式的,主动权掌握在记者与编辑的手中,通过议程设置将新闻信息传递给受众。但由于网络的开放性和平等性,使得人人都可以参与到社会的议题设置中来,甚至受众也可通过手中的手机和摄像机在网络中发布信息。这种“自下而上”式的传播方式,不仅打破了传统媒体固有的信息传递模式,而且重新定义了用户的信息消费习惯与接收信息的行为,新闻机构和记者不再是新闻的控制者和发布者,在“人人都是记者”与“人人都是摄像师”的互联网时代,记者这一职业的“神圣感”有所下降,在互联网环境中,普通民众可以接触到甚至扮演记者的角色,体验记者所带来的社会效应,新闻记者的神秘性不复存在[5]。
造成的结果就是记者对自己职业的认知在互联网时代发生了很大的转变。深圳大学周裕琼教授在《互联网使用对中国记者媒介角色认知的影响》文章中提到,对全国16座城市56家媒体813名记者所进行的调查数据显示,中国记者的媒介角色认知正经历由传统(以宣传教化为主导)到现代(以信息监督为主导)的转变[6],互联网的发展和使用正是促成这一转变的催化剂。最直接的结果便是新闻记者在传播新闻上所固有的垄断权力被打破,其角色的专业性被日渐弱化。
因此,新闻记者如何在新媒体的语境下坚守新闻专业主义的理念,如何适应网络化的媒介生态环境,以及怎样重新定位与认知记者这一角色,是以互联网技术为依托的新媒体时代带给中国记者的一个全新命题。
五、结 语
我国媒体记者的角色认知经历了几个不同的时期,不管是九十年代、二十世纪初、还是时下的新媒体时代,可以肯定的是记者随着时代的变迁被赋予着不同的角色,作为时代的记录者,从他们身上我们可以寻找到时代的痕迹。相对于九十年代传统媒体记者的“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互联网时代的记者更多关注的是这个社会每天所发生的事情,他们更倾向做“时代的记录者”。正如《南方周末》前主编江艺平认为,“20世纪90年代的那批调查记者较之新生代从业者更具有家国情怀、悲悯精神,现在年轻的调查记者倒不一定很刻意地去张扬这种东西,他们做报道还原真相的时候心态会更平实一点”[7]。但另一方面,面对新媒体带来的一系列变化,新闻从业者也在不断地使自己适应网络化的发展需要。所以我们也不难理解对于文章开头提到的媒体人“出走”现象,或许他们真的不曾远离媒体。譬如柴静于2015年3月利用自媒体推出的自制短片——《穹顶之下》,短片播出之后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与对雾霾成因的深刻反思,不难看出,在网络化的社会中,媒体人依然会不断的鞭策与更新自我,重新定位以致形成新一层的角色认知,最终寻求一种全新的姿态积极地融入到时代的变迁之中。
参考文献:
[1] 周勇.转型期的困境和压力—对中国新闻工作者心理焦虑的实证分析[J].国际新闻界,2009(8):55-61.
[2] 周勇.转型期的困境和压力—对中国新闻工作者心理焦虑的实证分析[J].国际新闻界.2009 (8):55-61.
[3] 陈力丹,江凌.改革开放30 年来记者角色认知的变迁[J].当代传播,2008(6):4-6.
[4] 徐向明.中外新闻名家名言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45-46.
[5] 欧阳霞.新闻记者的社会角色定位及偏差分析[J].新闻记者,2011(8):45-47.
[6] 杨雄信.网络环境下新闻记者角色定位研究[D].广西大学,2013.
[7] 周裕琼.互联网使用对中国记者媒介角色认知的影响[J].新闻大9,2008(1):90-97.
[8] 江艺平,张志安.坚守内心忠诚,这是职业化的底色—深度报道精英访谈之五[J].青年记者,2008(1):36.
[责任编辑:东方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