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护理体会
2016-10-17王琳
王琳
"【摘要】 目的 探讨产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性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82例产妇, 按照随机抽签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41例。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预防性护理干预,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 对比两组产妇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以及产后心理状态。结果 观察组产妇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为7.3%, 远低于对照组的22.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产妇产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为(8.1±0.7)分, 对照组产后HAMD评分为(16.2±2.5)分, 两组产后HAMD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产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性护理干预效果确切, 可明显降低产妇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 并解除其抑郁情绪, 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 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性护理干预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24.169
本研究为明确产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性护理干预效果, 对82例产妇予以随机分组, 分别予以预防性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 现报告两组产妇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和产后抑郁程度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纳入本次研究的82例产妇均为本院2014年11月~2015年9月收治, 产妇或者产妇家属均在参与本次研究前签订了知情同意书。随机将产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41例。其中, 观察组产妇年龄19~37岁, 平均年龄(29.1±3.2)岁;体重51~70 kg, 平均体重是(61.5±3.2)kg;分娩方式:剖宫产23例, 自然分娩18例;对照组产妇年龄19~36岁, 平均年龄(29.2±3.0)岁;体重52~70 kg, 平均体重(61.6±3.1)kg;分娩方式:剖宫产24例, 自然分娩17例;两组产妇分娩方式、年龄、体重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护理方法 对照组产妇应用常规护理, 包括产前检查、产中陪护、产后健康指导、溶栓治疗以及病情监测等, 不强调特殊护理内容;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预防性护理干预, 其干预措施包括:①心理护理。产妇产后往往会产生抑郁情绪, 且无法快速转换母亲角色, 加上担忧并发产后疾病等, 容易产生抑郁、紧张等负面情绪。护理人员需寻找恰当时机同产妇交流, 了解其心理变化, 并鼓励其主诉, 予以针对性的情绪疏导与精神支持。同时, 护理人员需详细讲解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可能性、下肢肿胀、疼痛等现象产生原因以及治疗方法等, 使其对产后护理做好充分心理准备;②体位护理。护理人员需叮嘱其严格卧床休息, 适当抬高其患肢, 一般需抬高30 cm, 不可于膝下垫上枕头, 维持髂内静脉松弛, 以促进其静脉回流;③饮食、运动护理。叮嘱产妇饮食清淡, 多进食高纤维、高热量、高蛋白和低脂食物, 并摄入充足水分, 降低其血液粘稠度, 增加其血流速度;同时, 指导其进行适度运动, 但不可长期走动、站立, 预防便秘, 防止其因便秘而导致腹压上升, 影响产妇下肢回流;④患肢护理。观察产妇制动肢体皮肤颜色、温度和周径变化等, 一旦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则需增强对产妇下肢保护力度, 避免其受到挤压、碰撞;同时, 及时给与溶栓、抗凝治疗, 穿刺时尽可能应用静脉留置针, 减少其穿刺机会, 避免其反复穿刺增加痛苦;同时, 观察患者是否有皮下瘀血、尿血等现象, 保证其静脉通道通畅、溶栓剂静脉滴注顺利。
1. 3 观察指标 ①统计两组产妇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②使用HAMD[1]评估产妇产后心理状态, 其评分越高, 表示其抑郁程度越深, 反之则表示其抑郁程度越浅。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产妇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产妇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为7.3%, 远低于对照组的22.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产妇产后抑郁程度比较 观察组产后HAMD评分为(8.1±0.7)分, 对照组产后HAMD评分为(16.2±2.5)分, 两组产后HAMD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指的是血液以非正常形态凝结于人体下肢深静脉系统中, 堵塞管腔, 造成静脉回流障碍的一种疾病[2], 好发于术后长期卧床修养时期。而产科领域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主要包含两个因素:其一, 是妊娠子宫影响;其二, 是妊娠期女性机体血液保持高凝状态, 血液凝固性较高[3]。妊娠晚期、产褥早期, 大部分凝血因子和纤维蛋白原明显上升, 纤溶活性下降, 某些因素作用下可促使其产后下肢血栓形成[4]。因此, 在产妇产后予以适宜护理干预, 对于降低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而言意义重大。
预防性护理干预应用于产妇产后护理中, 要求护理人员针对产妇可能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因素, 采取预防性措施予以干预, 从而降低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及时控制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进展[5]。本研究中观察组即采取预防性护理干预, 通过心理护理可明显缓解其抑郁等情绪, 并增进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基本知识的了解, 从而增强对本病的警惕心, 改善其遵医行为;体位护理、饮食和运动护理则可进一步预防其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肢护理则可了解产妇下肢情况, 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产妇予以早期溶栓治疗, 促使其快速康复。本研究结果亦显示, 观察组产妇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为7.3%, 远低于对照组的22.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HAMD评分为(8.1±0.7)分, 对照组产后HAMD评分为(16.2±2.5)分, 两组产后HAMD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总之, 预防性护理干预在预防产妇产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改善产妇心理状态上具有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 刘中梅 . 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预防和护理体会. 健康必读(中旬刊), 2013, 12(4):407-408.
[2] 钟琴, 刘珍媚, 罗雪冰 . 护理干预对预防剖宫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有效性研究. 求医问药(学术版), 2013, 11(1):310-311.
[3] 李红梅 . 剖宫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原因及护理效果评价. 吉林医学, 2014, 35(1):206-207.
[4] 张红侠, 冯绵云, 梁洁 . 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3, 24(6):754-755.
[5] 王宝君, 张旱愉, 张韵 . 1例剖宫产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病人的护理. 全科护理, 2011, 9(7):655-656.
[收稿日期:2016-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