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客车企业为何成为 “骗补”重灾区?
2016-10-17周长贤
周长贤
在这次“骗补”事件中,新能源客车生产企业几乎全线沦陷。
财政部9月8日发布的一纸通报,让多家“骗补”的新能源车企浮出水面。
根据财政部发布的《关于地方预决算公开和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补助资金专项检查的通报》 (以下简称《通报》),有5家涉嫌骗取财政补贴的典型企业。
被曝光的5家企业中,“恶意骗补情节最严重”的是苏州吉姆西客车制造有限公司。《通报》指称,吉姆西虚假申报2015年销售新能源汽车1131辆,涉及中央财政补助资金26156万元。
曝光的其他4家车企的“骗补”方式则如出一辙:在车辆未完工的情况下,提前办理机动车行驶证,得以多申报中央财政资金补贴。
据披露,2015年苏州金龙、深圳五洲龙、奇瑞万达贵州客车、河南少林客车分别多申报中央财政补助资金51921万元、5574万元、9810万元、7560万元。
据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的刘金周粗略估算,吉姆西去年12月提交了2905个合格证,若其中1/3为虚假上传,1000个虚假合格证申请的补贴金额就超过亿元。
对于以上几家车企为何陷入“骗补”泥沼,有分析人士给出解释:根据以往市场走势,受补贴退坡等影响,新能源车企都会在年度结束前抢出部分订单,上述车企未完工即提前办理机动车行驶证的车辆,很有可能就来自年底虚增的订单。
但“骗补”的代价无疑是巨大的。9月8日,厦门金龙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苏州金龙将无法获取1683辆新能源汽车的中央财政补助资金51921万元,并将被按问题金额处以50%的罚款。经初步估计,将直接减少2016年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31542.01万元。公告一经发布,厦门金龙股价一路狂泻,截至收盘跌幅达7.5%。
以上几家公司受到的处罚不止于此。《通报》称,自2016年起,取消上述几家企业中央财政补贴资格。而且,工业和信息化部还会将其问题车型从《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应用工程推荐车型目录》予以剔除。
一个引人关注的事实是,在这次“骗补”事件中,新能源客车生产企业几乎全线沦陷。财政部曝光的5家车企均为客车生产企业。业内开始流传一份涉及93家企业的名单,其中大多也是客车生产企业。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客车生产企业成为“骗补”重灾区呢?
“现在国家出台的新能源汽车补贴结构很不合理,超过80%的补贴都给了客车,而且补贴额度远超乘用车。”上述汽车行业证券分析师认为,由于客车基本上都是B2B,监管难度大,且难以核查其是否空置,这给了新能源客车生产企业实施“骗补”行为以可乘之机。
由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等部门近日联合发布的2016年《新能源汽车蓝皮书》中称,“骗补”产生的原因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其一,部分企业受利益驱动蓄意“骗补”。由于从2016年起国家将提高新能源汽车补贴产品技术门槛,企业为赶上原有补贴政策末班车,加快生产销售,形成了2015年下半年的一轮爆发式增长。少数企业铤而走险,出现了虚假申报补贴产品“骗补”的情况。
其二,多级补贴导致补贴过度。部分地方按照国家补贴对购置车辆再给予1:1的补贴,而在应用环境建设等领域支持明显不足,导致部分新能源汽车(如6~8米客车)车型补贴总额接近甚至超过车型成本。
以长三角地区某轻型客车为例,企业采购合同单价为53.8万元,扣除国家补贴30万元,省补8.16万元,市级补贴12.24万元,若全部补贴到位,实际采购单价仅为2.4万元,远低于该车实际成本价值。
其三,有的地方政府监管力度不足,对企业的蓄意“骗补”存在监管失责,部分企业存在车辆未出厂就已获得车辆牌照的情况。
另外,现行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条件较为宽松,门槛较低,致使鱼龙混杂。
据刘金周介绍,现有准入规则是2009年制定的,当时制定的准入条件较为宽松,客观上为一批在品牌、技术、质量方面无突出业绩、社会责任意识淡薄的小企业进入新能源汽车生产领域提供了便利。为此,需要与时俱进进行修改完善。
一位证券分析师对《财经天下》周刊表示,“骗补”现象的暴露,其实对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是件好事。他认为目前产业和政策层面都在讨论补贴结构的合理性,将来的补贴政策一定会向乘用车倾斜,这也是欧美等国家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路径。
刘金周则认为,除严厉打击个别企业的“骗补”行为外,政府还应建立推荐车型目录动态调整新机制,集聚优势资源扶优扶强。同时,改变财政支持方式,由普惠制补贴向奖优罚劣转变,积极借鉴汽车下乡补贴政策,补贴对象转为消费者,防止群体“骗补”行为。
随着《通报》的公布,“骗补”名单和处罚结果均已公示,意味着这场为期8个月的调查暂时告一段落。然而,其影响并未就此停止。行业专家、相关企业纷纷发声,不少人更是直言关于新能源车的补贴政策需要重新考量。这场“骗补”风波,或将改变中国政府对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乃至产业发展的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