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专语文阅读教学方法研究

2016-10-15邵婕

大观 2016年8期
关键词:中专语文教育阅读

邵婕

摘要:提高语文素养是进行素质教育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其核心在于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听、说、读、写,读是第一位的。但就目前语文教学的现状来看,满堂灌的现象仍颇有市场,这种教法使学生处在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学生成了知识的“奴隶”。为改变这一现状,笔者针对中专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对策谈谈自己的认识"

关键词:中专;语文教育;阅读

一、贴近专业,激发中专生的阅读兴趣

目前中专生阅读量小,除外在因素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内在因素便是兴趣,很多学生对阅读不感兴趣,其原因一是不会阅读,读一篇文章不知从何下手;二是学习的篇目学生不感兴趣,远离学生的生活或超越学生的理解程度;三是没有良好的读书心理,读书时间一长,便坚持不下去,缺乏专一性或持久性。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明确的阅读教学计划,做到师生心中有数,克服阅读教学上的盲目性和随意性。要根据学生实际开出选读篇目,供学生选择,篇目中要有与其专业对口的文章,学生热点话题的文章,适当删减与专业联系不够紧密的篇章。在阅读教学中,要调控好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阅读;教学中要目标明确,任务突出,一课一得,不搞大杂烩和多而全;课堂上要舍得花时间给学生自我阅读,互相讨论,甚至争论;让学生在课堂上养成读书的好习惯,如圈点勾画,做读书笔记等,并让其慢慢延伸到课外;要在教学中让学生明白:阅读能力包括认读能力,理解能力,评价能力,创造能力。马克思说:“阅读与写作一样重要,因此,读者有够资格和不够资格的称号也是必要的”。阅读能力的高下,决定一个人的发展潜力的大小。让学生在学习中明确阅读的目的,只有具备了正确的动机才能具有良好的兴趣,并激发积极的行为。

二、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

在阅读教学中,最重要的是教学生“会读”。在读的过程中应该读什么、怎么读,实际上是一个思维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对学生在情感认知上培养自我驾驭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教给学生多种阅读方法可默读、朗读,也可精读和泛读,其中默读是自我体验生成的最好方式,默读可以边读边思考甚至忘了自我,完全融入文本世界。在读的过程中联想到与自己相似的情感、熟悉的生活、所处的时代进而与作者产生心灵的共鸣。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提问学生回答一直是阅读教学的主要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理解问题的能力,教师可指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而后在其阅读过程中,随着对文章的理解不断加深,达到解决问题、理解文章的内涵,体验文章的精髓。在学生不能回答一些问题时,尤其是那些基础较差的学生,教师要告诉学生应阅读相关的内容。只读一次是不能回答问题的。如:毛泽东《沁园春·长沙》要读懂体验毛泽东这首词的情境,就必须了解一些有关毛泽东青年时代的战斗历程,以及当时中国革命的形势,才能真正理解文章的内涵。

三、在阅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研究性阅读是让学生在阅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深入领会文章的含义。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这是研究性阅读的开始,实际上是明确了研究探讨的对象。发现问题是研究性阅读的关键。研究性阅读首先要有问题意识,有了问题意识,学习才有研究的对象。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而当前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提问似乎很少,学生是不是没有问题呢?提不出问题其实就是问题很多。学生慢慢地丧失了发现问题的本能,慢慢地变成了洗耳恭听的听众,不再是研究问题的参予者。教师成了问题的设计者,整堂课自始至终是老师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一篇课文设计了一连串的问题,整堂课成了“满堂问”,教师和学生成了问答式的对垒,从而剥夺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权利,慢慢地学生变成了思考问题的机器,而不是创造问题的机器,因此,研究性阅读的前提是发现问题,再去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注重的是学习过程。因此,教师应当引导和鼓励学生去发现问题。开始时可以由教师提问,由学生阅读、研究和解决问题。

四、开放型语文阅读教学的实践

(一)克服保守的“圈养式”的阅读教学,培养开明的“放养式”的阅读教学,努力拓展阅读教学基地

传统的、保守的阅读教学的特点是“圈养式”,教学内容控制在极其有限的篇目里,学生视野狭窄。尽管有课外的语文读本,但是认真阅读的学生并小多,这样很难提高阅读鉴赏能力。我们的阅读教学应该实行“放养式”。教学要在课本和语文读本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利用图书、刊物、报纸来增加阅读量,帮助学生提高阅读分析能力。“放养式”阅读教学法应成为一种发展的趋势。

(二)克服机械的“知识型”阅读教学,开创互动的“智能型”阅读教学,切实提高学生鉴赏能力

传统的阅读教学普遍注重“知识型”的教学方式。这种方式是机械的,教师设法把课文的知识系统交给学生。其实,素质教育要求我们培养的对象具有创新性。开放型的阅读教学方式正是为了培养创新型的人才。阅读教学必须巧妙地组织学生展开讨论、思辩、质疑,鼓励学生大胆假设、多向分析、放心解答,充分肯定学生的活动过程。这样,学生阅读的能动性才能充分发挥,鉴赏能力才能得到真正的训练和提高。

(三)克服抽象的“理论性”的阅读教学,开创具体的“实践性”的阅读教学,充分挖掘语文学习潜能

语言文字文学的分析设及到很多理论性的东西。因此,传统的阅读教学强调理论系统的介绍。教师在学生脑袋里塞进系统的理论知识。殊小知,考试时,学生却小能灵活运用,教和学都是事倍功半。我们应该着手开创一种新的方法,追求“实践性”的阅读过程。以教者创设问题和学生发现问题相结介为前提,以学生在阅读中寻答案、在答案中求理论、在理论中见能力中心,生动活泼的组织教学。

总之,在中专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从教材中发现问题,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观察与思考,还要不断探索教学方法,促进学生阅读水平的提高,从而达到我们的教学目标,使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更加浓厚 。

猜你喜欢

中专语文教育阅读
语文教育教学要做到“文道美统一”
试论中专语文教学中的写作教学
浅析中专体育教学的现状及改善措施
穷其本然,化为践履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
中等专业学校音乐欣赏教学研究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翻转模式在“液压与气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骑驴”出发在思辨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