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初中田径教学中合作学习的策略探讨

2016-10-14曾锦联

当代体育科技 2016年4期
关键词:田径教学特点合作学习

曾锦联

DOI:10.16655/j.cnki.2095-2813.2016.04.034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中学学校的体育课程逐渐受到重视,作为中学体育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田径教学的质量问题,不仅影响着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而且影响着学生的身体健康,因此,提高田径教学的有效性,增强学生的体质,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成为初中田径教学的教学任务。该文通过分析初中田径教学内容的特点,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合作学习的具体实施策略,以期为提高初中田径教学的质量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初中 田径教学 合作学习 特点 问题 策略

中图分类号:G80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6)02(a)-0034-02

初中生处于青春叛逆期,生理和心理发展还不成熟,由于其特殊性,大力开展田径教学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充分体会田径学习的乐趣,提高体育锻炼的能力和素质,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田径训练习惯,是初中体育教师所关注的问题,但是,由于受到传统的重教不重学的体育教学模式影响,学生的性格特点没有体现出来,降低了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不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被引入到初中体育教学中来,它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利用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以提高初中体育教学的效果,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1]。

1 初中田径教学内容的特点

1.1 田径教学内容的可接受性

在设计上,传统的田径教学内容仅仅考虑教学内容体系的完整性,忽视了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发展,没有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得传统中学的田径教学内容与教学实踐相背离。而新课标要求多种多样的田径教学内容,不仅能够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而且可以丰富学生的体育知识,锻炼学生的运动技能。因此,在田径教学中,淡化竞技技术体系,提高教学内容的可接受性,合理开发和利用教学内容,可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1.2 田径教学内容的可拓展性

许多教师和学生没有认同传统的田径教学内容的原因是其太多、太死,没有处理好灵活性与统一性的关系,而且,田径教学内容过于单一,很少涉及田径文化、心理健康的内容,远远脱离了学生的实际生活,在新课改的背景下,田径教学内容综合考虑了学生的兴趣、需要,切实做到生活化、实用化,极大地拓展了教学内容,为学生的长期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

1.3 田径教学内容的可迁移性

田径运动能够全面有效地锻炼人的综合素质,提高人的整体水平,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促使学生养成终身体育的意识,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例如,在训练学生的速度与灵敏度时,体育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充分挖掘学生的运动潜能,以提高学生的体育能力,增强学生的体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 初中田径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 初中田径教学的教学观念落后

受到竞技体育的影响,许多学校的体育田径教学以学生运动成绩的高低作为评价学校体育教学的依据,只注重培养少数田径运动尖子,同时,再加上中考的影响,很多学校的体育课把考试项目作为田径教学的内容,不利于培养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3]。

2.2 初中田径教学的教学内容狭窄

在初中毕业时,许多学校都需要进行体育中考,受到经济条件、场地器材设备、师资队伍等的影响,一些学校的体育田径教学不能满足学生的年龄、性别、身心发展和兴趣的需求,并且把教授技术动作作为田径教学的内容,没有传授田径知识和健身方法,忽视了锻炼学生的体质,不利于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和体育能力。

2.3 初中田径教学的教学方式不合理

在开展田径教学活动中,许多体育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单一,教学内容枯燥乏味,降低了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同时,很多体育教师采用分组轮换、行政班教学的组织形式,一味地强调组织纪律,抑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使得学生产生厌恶甚至抵触的情绪,不利于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4 初中田径教学的教学评价不科学

目前,虽然体育教学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比较健全,但是,最终的评价效果较差,许多体育教师没有正确认识新课标的要求,一些老教师长期受到传统教育的影响,对新课标的教学评价存在着偏见,随意提高田径教学的评价标准,致使学生的体质没有得到全面锻炼,进而阻碍了学生体育能力的提高。

3 初中田径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具体实施策略

3.1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在开展田径教学活动时,初中体育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学习,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合作精神,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例如,体育教师可以通过4×400接力跑,锻炼学生的体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同时,体育教师可以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接力赛技能之后,安排一些针对性较强的教学比赛,利用学生的好胜心,激发学生的热情,增强学生的集体感和荣誉感。另外,在田径教学中,体育教师可以适当评价学生的速度、爆发力、耐力等状况,与学生交流自己的训练感受和经验,营造互帮互助的学习氛围,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例如,在训练铅球时,学生之间可以互相评价对方的姿势、动作,以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体育能力[4]。

3.2 合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学习的发动者,而教师则占据着主导的作用,因此,体育教师应该合理发挥自己的指导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体育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帮助学生制定合适的学习计划,指导学生采用正确的学习方法,安排学习进度,确保学生能够有效地执行学习计划。例如,针对初一的女学生,体育教师可以建议她尝试训练800 m或者1 500 m,确保计划的可行性,以锻炼其体质,增强该女生的综合素质。同时,在制订好学习计划后,体育教师应该合理监督学生的执行情况,培养学生的控制能力,及时帮助学生解决执行中遇到的问题,以提高学生的自控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3.3 采用科学的教学评价方式,培养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

教学评价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到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引导学生及时地改正错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体育教师应该采用科学的教学评价方式,帮助学生树立起学习体育的信心,培养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进行教学评价时,体育教师可以通过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分析学生的学习计划执行情况,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以确保合作学习的顺利开展[5]。

4 结语

总而言之,田径教学是初中体育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有着相当重要的影响,因此,在提倡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初中体育教师应该树立全新的教学观念,采用先进的教学方式,利用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结精神,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牛文博.初中田径教学中合作学习的策略探讨[J].考试周刊,2015(87):127.

[2] 周亚飞.新课程标准下北京市海淀区重点初中田径教学的现状调查与分析[D].北京体育大学,2012.

[3] 王福军.浅谈田径教学中合作学习的重要性[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1(4):121-122.

猜你喜欢

田径教学特点合作学习
高职院校田径教学面临的困境与对策探讨
普通高校田径教学质量提升策略研究
亳州市城区中学田径教学的现状和策略研究
微信辅助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研究
从语用学角度看英语口语交际活动的特点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推进合作学习激活中职英语教学研究
合作学习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